快看,事業單位改革將這樣推進!(信息量很大)

據2017年公開資料顯示,我國有126萬個事業單位,共計3000多萬正式職工。各地正在進行的事業單位改革,備受關注。

事業單位改革有哪些最新動向?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牛佔華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加快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對事業單位改革作了全面闡述。

快看,事业单位改革将这样推进!(信息量很大)

文章開篇論述了加快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必要性,指出,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戰,面對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我國公益服務發展仍然不平衡不充分,事業單位定位不準、職能不清、效率不高等問題依然存在。

因此,需要充分認識加快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三重意義:

加快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任務。


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推動公益事業平衡充分發展的迫切需要。


是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動力。

事業單位改革遵循四個基本要求:

切實加強黨對事業單位改革的領導,確保黨中央改革精神的貫徹落實。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在公益服務方面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持新發展理念,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堅持優化協同高效,增強事業單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快看,事业单位改革将这样推进!(信息量很大)

重點來了,這3類事業單位將成為改革主戰場!

(一)全面推進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改革

《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全面推進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改革,理順政事關係,實現政事分開,不再設立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

事業單位定位在公益服務,如果承擔行政職能,勢必成為“二政府”,造成政事職責邊界模糊、行政職能體外循環,降低行政效能,提高制度成本,加重企業和群眾負擔,與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要求不相符合。

按照《決定》,中央和地方各級所屬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改革都要納入機構改革,統籌推進、同步實施。

要堅持能轉職能的不轉機構,確需轉機構的要綜合設置,完善職能配置,提高行政效能。

(二)加大從事經營活動事業單位改革力度

《決定》提出,加大從事經營活動事業單位改革力度,推進事企分開。這些單位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建立起來的,大多是賓館、招待所、諮詢中心等競爭性領域的機構,戴著事業單位的“帽子”開展經營活動

它們普遍存在管理體制不順、競爭意識不強、運行機制不活、經濟效益不高的問題,要嚴格按照事企分開的原則,將其真正轉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平等競爭、自我發展的市場主體,激發內生髮展動力,增強市場競爭力,提高國有資本運營效率。同時,要堅持穩中求進,嚴格機構編制、財政管理等政策,依法依規依紀有序推進改革。

(三)區分情況實施公益類事業單位改革

公益類是事業單位的大頭

,是改革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這類事業單位情況比較複雜,需要區分情況、精準施策。

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主要定位在向社會公眾提供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公益服務,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技術性、服務性,但政事不分、管辦不分,體制不順、機制不活、效率不高問題突出。改革重點是創新體制機制,理順同主管部門的關係,強化公益屬性。

一是去行政化,逐步推進管辦分離。著力構建新型政事關係,將行業管理職責和事業單位舉辦職責相對分離,行業部門重在抓好規劃、政策和行業監管,減少對具體事業單位的微觀管理和不當干預,落實事業單位自主權;事業單位重在強化自身管理能力,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滿足人民群眾的服務需求。


二是去營利性,強化公益屬性。公益屬性是事業單位的本質屬性,公益服務是事業單位的主要任務,無論怎麼改都要回歸本位。除黨中央、國務院賦予特殊職能的以外,政府舉辦的公益性事業單位要

禁止投資辦企業,禁止開展競爭性經營活動,同時完善財政、人事、收入分配等各項政策,使其真正迴歸本業。

為機關提供支持保障的事業單位,主要承擔為黨和國家機構履行職責提供決策支持及技術性、輔助性的保障工作,與機關業務密不可分,但存在機構臃腫、定位不清、管理不規範、效率不高問題。

改革的重點是明確功能定位,逐步壓縮規模,實行嚴格管理。

要規範運行行為,明確與黨政機關的邊界,不得以機關名義面向社會實施公共事務管理


明確與市場的邊界,禁止開展經營活動和有償中介服務,不能以政府的影響力參與或干預市場競爭;


明確與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事業單位的邊界,只承擔為機關提供支持保障的職能。

通過改革逐步整合機構、精簡編制、形成精幹高效的隊伍,與機關統籌管理,實行更加嚴格的機構編制控制,嚴格規範職能,並逐步建立完善與其相適應的人事管理、財政支持等政策。

關於事業單位,近期還有這些好消息!

快看,事业单位改革将这样推进!(信息量很大)

機關事業單位基本工資標準調整機制

將完善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激勵廣大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意見》提出健全乾部待遇激勵保障制度體系,完善機關事業單位基本工資標準調整機制,實施地區附加津貼制度,完善公務員獎金制度。

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和津補貼制度將得到完善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未來將完善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和津補貼制度,向艱苦地區、特殊崗位傾斜。

小編梳理資料發現,不少地區正在積極落實報告中要求,未來事業單位職工將迎滿滿利好。

安徽:

近日,安徽省人社廳在新聞通氣會上介紹,今年安徽省將適時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同時,深化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做好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基本工資標準、實施地區附加津貼制度和公務員獎金制度、落實人民警察值勤津貼待遇等三項工作。

寧夏:

按照國家統一部署,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基本工資標準,實施地區附加津貼制度,推動企業建立以一線職工特別是技術職工為重點的工資增長機制,確保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

天津:

完善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分配製度,適應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要求,探索建立符合不同行業、不同職業特點的工資分配製度。落實機關事業單位基本工資標準定期調整機制。擴大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範圍。鼓勵事業單位實行高層次人才分配激勵政策,強化收入分配激勵作用。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

迎來一大波利好!

人社部近日出臺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多項舉措,為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保駕護航。

1、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選派專業技術人員到企業掛職或者參與項目合作

事業單位選派專業技術人員到企業掛職或者參與項目合作,應當根據實際情況,與專業技術人員變更聘用合同,約定崗位職責和考核、工資待遇等管理辦法。

2、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兼職創新或者在職創辦企業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在兼職單位的工作業績或者在職創辦企業取得的成績可以作為其職稱評審、崗位競聘、考核等的重要依據。

3、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離崗創新創業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離崗創業期間依法繼續在原單位參加社會保險,工資、醫療等待遇,由各地各部門根據國家和地方有關政策結合實際確定,達到國家規定退休條件的,應當及時辦理退休手續。

4、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設置創新型崗位

事業單位可根據創新工作需要設置開展科技項目開發、科技成果推廣和轉化、科研社會服務等工作的崗位(簡稱“創新崗位”),並按規定調整崗位設置方案。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

基本養老金水平提高

日前,人社部、財政部聯合下發《關於2018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明確從2018年1月1日起,為2017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調整水平為2017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左右。

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審查了國務院提出的《關於201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及201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同意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的審查結果報告。《報告》規定,2018年將進一步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監 審:肖澤偉

責 編:項鍇劍

郵箱:[email protected]

快看,事业单位改革将这样推进!(信息量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