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帥張學良!功與過的分界線「西安事變」與「九一八」

“少帥”張學良,大名如雷貫耳,張學良這個人在歷史上的爭議很大,有人崇拜,但是也有人唾棄,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張學良。

少帥張學良!功與過的分界線“西安事變”與“九一八”

想來說說功績吧。張學良最主要的功績應該就是“西安事變”了也被稱作“雙十二事變”,在1936年的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為了達到勸誡的作用,在西安發動“兵諫”擒獲了當時國民政府最高領導者蔣介石,逼迫蔣介石簽訂條約通電全國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

少帥張學良!功與過的分界線“西安事變”與“九一八”

這是歷史的主線,但是真的是愛國主義思想感染到了張學良使他做出這些事情的嗎?細細分析的來可能是以下幾個原因。

1、張學良對於東北丟失一事耿耿於懷,在當時張學良丟失東北,等於是把他老爸留個他的產業揮霍了一空,在當時這件事情上張學良是承擔了很大壓力的,面對全國人民的罵聲,加上沒臉沒勇氣打回到東北去愧疚感使得張學良日子過得很煎熬,在這種情況下,張學良極力的想要做些什麼事情來平息民怨,減輕自己的負罪感。

2、老蔣對張學良逼迫的太緊,老蔣將張學良派往西北戰場開始剿共,本身就是容易引起民憤的事情,再加上連吃敗仗使得張學良根本就沒有精力再去折騰,使得張學良只能在西北出工不出力。可是沒想到的是老蔣竟然親自前往西北督戰,這可就把張學良給逼到牆角了,畢竟戰果出不來,老闆又親自督戰,搞不好到頭來死路一條,還不如跟共黨合作一下,說不定還能有條出路。

3、張學良在當時向外一直宣傳自己是愛國的,不管是真的還是假的反正看起來像真的,可能當時他是真的不想要在打內戰了,所以來了這麼一出。

少帥張學良!功與過的分界線“西安事變”與“九一八”

那麼張學良最主要的過錯就不用說了,就是“九.一八”了,在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悍然向東北的北大營發起進攻,北大營接到命令緊急撤退,整個過程中沒有放一槍一彈,據說是因為蔣介石下了不抵抗命令。

少帥張學良!功與過的分界線“西安事變”與“九一八”

但是後來根據張學良本人的回憶錄卻說蔣並沒有下不抵抗的命令,當時的命令是可以抵抗也可以不抵抗。但是張學良並沒有抵抗就跑了。那麼當時的張學良又是為什麼要跑呢?分析原因後也得到一下幾點。

1、當時的張學良並沒有適應這種國家之間的作戰,以前的經驗用不上,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張學良參加過的所有戰爭都是國內的戰爭,不管是誰贏了,都始終還是中國人,早晚有一天會打回來的,所以抱著這個想法張學良就下了撤退的命令。

2、張學良想要保存自己的實力,希望在以後還有自己生存的位子,這個又是什麼意思呢?在當時那個時代並不是政府說了算的,在當時是誰有槍誰有人才是誰說了算,張學良希望能夠以後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所以最大限度的保存自己的實力。畢竟在當時政局時常更換,說不定兵多以後還有希望當皇帝呢!可能還有就是不想把老爹留下的資產揮霍一空!

3、張學良是真的怕了,在當時日本人的戰鬥力是非常強悍的,日本人跟俄國人曾經開戰,爭奪東北鐵路管理使用權,後來俄國慘敗,日本人的戰力可想而知。可能當時的張是真的慫了了,所以也就跑了。

少帥張學良!功與過的分界線“西安事變”與“九一八”

以上從幾個方面剖析一下張學良,本來不管是功還是過都不該又我們來開棺定論的,但是正好這段時間寫到“少帥”張學良,所以便寫了出來,如果有不同看法完全可以寫下來,歡迎朋友們一起來研究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