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鶴壁:500多年的石橋用鐵燕尾焊接,一個八字形鐵燕尾重9斤


河南鶴壁市新區淇河岸邊有個高村,帝辛時期,這裡是古朝歌頭道城北城牆與東城墻的交匯點。

高村是從東面、北面進入都城的重要關卡,所以稱淇水關。

高村出東門150米即淇河,河面有一平板古石橋即高村平板古石橋。此橋原名太平橋。

由明朝兵部尚書王越奉旨修建於明成化十三年,由東西兩橋組成,全長360米,寬5.15米。

東橋16孔,孔高1.5米、寬1.5米;西橋27孔,孔高1.75米、寬1.5米,全部由青石建成。

橋面上的青石大都呈長方體,長1.75米、寬50公分、厚30公分。

青石與青石之間分佈著長22公分、寬10公分的鐵燕尾,把橋面上的青石連成一體,遇到洪水也不易沖垮。

村中老人講,橋面鋪成後,石匠們在相鄰的青石上以縫隙為中線,先鑿成一個橫“8”字形。

然後在裡面澆上熔化的鐵水,每個鐵燕尾需要澆鑄鐵水4.5公斤左右。

這樣青石與青石就被焊接在一塊,渾然一體,牢不可摧。

此橋在1955年時由國家撥款修繕。如今,這座橋成為淇河上唯一保存下的古石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