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業復甦勢頭延續 業內:應保持謹慎樂觀

羊城晚報訊 記者馬化展報道:7月10日,據克拉克森截至7月6日的統計數據,2018年1月至6月全球新接訂單3509萬DWT(載重噸),同比增長17%。造船業復甦勢頭總體得到延續。有業內人士認為,對此應持謹慎樂觀態度,有回暖徵兆,但也不可希望太高。

船舶業市場活躍度有所改善

在這之中,今年6月中國新接訂單佔比提升到52%,截至7月6日,中國的新接訂單、手持訂單和完工量均高於日韓兩國,居世界第一。

上月,廣州的黃埔文衝獲得嘉吉公司中船租賃4+2艘120000載重噸迷你好望角型散貨船訂單,將在2020年交付,有消息人士表示總價超過2.1億美元。最新消息還顯示,黃埔文衝日前成功中標廣東海事局萬噸級海事巡邏船,中標價為6.76億人民幣。

根據6月底最新船廠訂單量排名,同屬於中船集團的黃埔文沖和廣船國際南沙船廠,都位居前10,分別排名第8位和第4位,載重噸分別為1216403DWT和3812093DWT。

另有中國船舶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 2018年1月到5月,我國新接船舶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繼續增長,造船完工量降幅收窄。

勢頭有望相對延續

對於上半年造船業的回暖狀況,廣東省船舶工業協會秘書長陳建榕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還是應謹慎樂觀地看待。

“目前造船業全球產能還是過剩的,也依舊是買方市場,有些船東趁機抄底,船價相對偏低。”不過陳建榕也表示,雖然說恢復到前幾年的狀況並不現實,但是確實有復甦徵兆。“我國造船業通過供給側改革,有的企業已經退出競爭行列,有些大企業的訂單量則在增多。

東吳證券也在研報中指出,對於船舶製造企業而言,行業產能仍高度過剩,船價水平繼續低位徘徊,船舶製造企業的利潤空間仍舊有限。

對於接下來的走勢,陳建榕認為,這種復甦的“慣性”預計還將持續,雖然不會馬上帶來跳躍性增長,但相信會繼續好轉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