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鳥與鈴鐺
放開三胎,你會再要一個嗎?反正我是不要。
我生於那不正常的年代,那是人們在鬥鬥鬥,爹媽沒事幹,生孩子就成為他們唯一的娛樂了。在我同院的一個公交司機家裡,一共生了7個女孩,直到最後生了個男孩才打住徹底不生。
但那時過得是什麼日子啊,由於口基數太大,導致資源貧瘠、拼搶激烈,貧困人口大大增加。實行控制生育後,再加上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增長迅速,這幾年日子越來越好。但是隨之而來,養孩子成本、生活成本都在增加,教育、住房、養老這三座大山壓得人們喘不過氣來。
放開二胎生育後,生育率比人們預想的減少很多,為什麼?我身邊的情況是,想要二胎的都年齡大了,生不動了;年輕點的感覺帶一個孩子都累,各種花銷也大,說什麼不願生了。
這是二胎,那麼生三胎的積極性還會高嗎?
鑑於這種情況,我估計,兩年內就會放開三胎生育。但是,生育三胎的除了一些私營企業主和自由職業者外,其他公司白領、企事業單位員工不會太多。因為什麼?還是那點,生存成本高壓力大,收入提高有限,未來教育培養充滿不確定性,都是原因。
我預言,未來5年內對生育放開限制,讓人們自由選擇,是完全有可能 的。
迷樓
我們國家的生育形勢非常嚴峻,2016年1月1日我們終止獨生子女政策後,放開二胎生育,出生率並沒有符合專家的預料。曾經有的專家預料,2018年生育人口會超過2000萬,回到90年代的高峰期。
實際上我們2016年出生人口1786萬。理論上的人口生育最高峰會在2017年出現,實際上2017年出生人口是1723萬,接著開始了下降趨勢。
專家預測的有一點相符,那就是我們二孩的出生數量,從2016年的721萬增加了162萬,到了883萬。
但是在專家的預測中,我們一孩的出生人口應該始終保持在900萬以上。而實際上2016到2017年,我們的一孩出生人口下降了249萬。我們的生育盛期女性人口下降了400多萬。
目前養孩子壓力大,女性追逐自我實現,都制約了孩子的出生。實際上我們的三孩及以上,還是出生了一百多萬的。
不過目前來看,生育了二孩的90%家庭都不會再要三孩,因為近兩年生育二胎的的主要力量,是我們以前壓制的生育慾望的35-40多歲的一批人,等他們恢復再想要3孩,可能性太小了。
因此我們即使放開三胎政策,對於人口的生育左右也不是很大。國家一方面為了保持政策的連續性,一方面又做統籌規劃,在未來3到5年內,放開三胎的可能性並不大。國家在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裡邊,國家提倡一對夫婦生育兩個孩子。如果變更應該怎麼表述呢?國家提倡夫婦多生孩子?
其實目前我們的計劃生育政策已經執行偏軟,以前的時候無法上戶口、無法上學、還有強制罰款,很多不便。目前很多地方,都已經放開了戶籍限制,如果不急著交社會撫養費,慢慢拖著,也沒有太大影響。
當絕大多數人覺得二孩已經足夠,甚至一行也沒有生育意願的時候,確實也就沒有必要改為三孩四孩政策了,做好目前政策的落實,鼓勵孩子夫婦們生育兩個孩子才是最關鍵的。
暖心人社
說實話,計劃生育現在已經沒有人再提了,而且很多地方都明確取消社會撫養費徵收,從一個側面來說,放不放開似乎已經不是太嚴格了。
計劃生育這個問題,一直都是被詬病的,現在尤其受到批評的多,其實印度一直沒有實行計劃生育,我們在實行的時候都預測印度人口會出現爆炸性的增長,現在看來,這些擁護計劃生育的專家現在不知道怎麼想的。
在中國西部有一個縣,(我忘了)作為實驗的沒有實行計劃生育,但是也很少有人生兩個以上的,平均下來沒有超過二胎的,所以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導致中國性別比例嚴重失調,應該說這個政策一開始就有問題。
所以完全放開生育,也不會導致大量孩子出生,從二胎放開以來,很多人預計出生率不升反降,已經給中國的人口問題敲響了警鐘,完全自主選擇生育應該不會太遠,鼓勵生育也應該會到來。
煮茶聞書香
計劃生育是一項國策。而有的人就那麼sb,夢想有一天放開三胎或全面放開計劃生育。
計劃生育放開是不可能的!就是現在,你沒按計生政策生二胎,依然要罰你,如果你沒錢,拆你家的門窗,直到你借錢交上罰款為止。
現在的情況是,雖然進入了二十一世紀,法盲文盲依然很多。很多的人混了箇中專、大專文憑,但依然認不了幾個字,根本不懂法律,這類人去學校也是混張文憑和談場不化錢的戀愛。
在這裡告訴大家,計生政策一直都在,只是現在沒那麼嚴格。那些夢想放開二胎三胎的,那些夢想生二胎國家發獎金的,你們的腦子進水了,敢緊去醫院作個人流!
戈爾巴僑夫
關於這個問題,2015年二胎全面開放之後,就一直有全面放開生育的消息傳出。
近日,全球知名通訊社彭博社近日指出了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可能即將被取消。
報道中,有多位匿名人士稱,政府正在考慮撤銷20世紀70年代起實施的計劃生育政策。並且預測中國政府內部最早可能會在 2018 年第四季度作出這一決定,但可能要在2019年才會對外公佈這一政策變動。
目前,中國勞動年齡人口開始減少,老齡化問題日趨突出,這一情況也對我國和世界產生廣泛影響。去年,國務院預測,到2030年,中國約四分之一的人口將達到60歲以上,而2010年的時候僅為13%。養老金和醫療保健費用將不斷增加,這一情況逐漸被政府重視。
有彭博社的消息人士表示,專家們在討論,用“自主生育”政策來代替人口控制政策,允許中國人決定生多少孩子。以藉此延緩中國面臨的老齡化問題。
然而高昂的撫養成本和生育觀念的轉變,開放生育不一定就能產生明顯效果
知食君根據路透社之前的報道瞭解到,2015年二胎政策開放後,2016 的出生人口的確比 2015 年多了 130 萬人,達到 1786 萬人。但 2017 年中國出生人口又下滑到了 1723 萬人,比上一年還少了 63 萬,而國家衛計委曾預測 2017 年出生人口最低為 2023.2 萬,兩個數字之間的差值達到了 300 萬,由此看來,“全面二孩”政策尚未能產生明顯效果。
全國婦聯在2016年12月發佈的調查報告顯示,所調查的家庭中,有生育二孩意願的為20.5%,不想生育二孩的為53.3%,不確定是否生育二孩的為26.2%。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之後,願意生育三個或更多孩子的家庭只佔很小一部分。
在知食君看來,這都是因為高昂的撫養成本,經濟發展後生育觀念轉變,限制了二孩政策的作用。 特別是撫養成本,許多父母擔心需要將更多的家庭資源和金錢投入到撫養孩子中去。以往,他們都已經習慣了將所有的資源投資到一個孩子身上。因此,就算取消了計劃生育政策,這一代的父母們也未必願意生育更多的孩子。
開放生育,奶粉行業、嬰幼兒用品行業或會迎來新的爆發期
採取“自主生育”政策,突然增長的嬰兒出生率也有可能帶來新的社會問題。不過,新政策對商業公司來說,或許是件好事,畢竟新生人口直接受惠對象便是雀巢、美贊臣、伊利、蒙牛等長期從事嬰幼兒配方食品領域的公司。
根據尼爾森控股公司11月發佈的年度報告,中國消費者在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間,購買了194億美元的嬰幼兒產品,增幅達到了11%。
所以,未來即便只是短暫的嬰兒潮,對於那些滿足世界上人口最多兒童需求的企業而言也是有利可圖的。
在知食君看來,我國政府是否會開放“自主生育”的政策,還是要根據每個階段人口的發展趨勢,綜合國情、社會因素等各個方面來進行科學研判。
我是知食君,海龜奶爸,對食品有嚴格要求的資深媒體人,歡迎關注我,瞭解更多兒童餵養、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識。
知食說
全面放開生育提法比較妥貼,要想放開生育,前提是在全國進行人囗普查時,要細化,不籠統,從一歲至十歲一個檔次,十一發至二十歲一個擋次,,,依次類推,這樣可詳盡的撐握各年齡段的人口情況,或五年後,十年後,乃至二十年後我國各年齡段的人口倒底能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根據預測情況,適時發佈放開生育的重大決策。這樣可做到心中有數,不會倒致人口結構上發生偏差。個人觀點,各杼己見,拜拜!
貽生
這個問題應該暫不確定,也難確定。這要看共和國中央政府決定我國人口在多少億的情況下,能國富民殷,社會和諧步史。例如:我國現有人口13.5億,這個人口數可不可以定為和諧步史的常居人口數?如果能定為,那麼就按這個格局制定計劃生育鋼要(即政策)。按13.5億來搞計生,總體是一對夫妻一對孩子即可。(非死亡率抵消非生肓率基本可消)但我國人口目前存在老齡群體過大,育齡女性偏少,這就保證不了13、5億的常態化。個人認為:僅僅放開二胎,就目前情況看是很難達到預期目的。建議鬆動三胎(不能放開,一放開人口就會超量)以保證13.5億常態化。當然具體是由國家計生機關來掌握情況隨時調整措施。……
司浩中13579
最近10多年生育都很低,長期徘徊在1.2-1.4之間。最近彭博社報道,可能2018年就取消生育限制:https://www.msn.com/en-us/finance/news/china-said-to-consider-ending-birth-limits-as-soon-as-2018/ar-AAxzUkL
從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來看,2017年出生人口比2016年少了63萬,遠遠少於與國家衛計委預計的出生人口,這可能會促使國家早日放開生育限制:
城市化觀察網
國家大事!很多崗位缺人!適齡青年極少!很多海島空置!西北人口稀少!合理安排移民城鎮化!成片土地可以機械化生產!這樣安排何必計劃生育呢?環境問題!造成不會生、不想生也太多了!生孩子不是你想生想生就能生!歷史看清一切!靠科技人工生育!身心健康嚴重傷害!鼓勵生育可能是一種新時代的趨勢!
振業3
1: 具體哪一年真的不好推斷,國家每一個政策的推行到最後落地實施都會有一定時間。
2: 放開三胎個人覺得會在近十年完成。但是全面放開的話估計不太可能,雖然中國地域遼闊,資源豐富,人越來越富裕,可是全面放開意味著人口會井噴增長,帶來的壓力也是顯而易見,每個家庭的生活教育成本也會增長,而且到時候不太好控制。
3: 現在中國大部分資產都投入在房地產市場,中國迫切需要資金的轉型轉行。而放開三胎就意味著刺激別的消費增長,增加內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