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跨界的道觀——宮觀里花開得最紅艷的,天文台建得比中大的還早

從中山大學南門走到斜對面,穿過熙熙攘攘的布匹市場店鋪,會發現一個鬧中取靜的道觀。當下,它是當紅的旅遊景點,它的山門、文昌殿、後山等處,都有正值盛花期的鳳凰花。要觀賞鳳凰花的遊客,必會在觀花點名單中見到這個道觀的名字——純陽觀。一個道觀,能憑著花成為旅遊景點,某種程度上算是“跨界”。但是鳳凰花季過後呢?不談燒香祈願的因素,純陽觀還有什麼亮點值得遊人在非鳳凰花季造訪?

最跨界的道觀——宮觀裡花開得最紅豔的,天文臺建得比中大的還早

這個亮點,也可以和中大相比較。中大有兩個天文臺,一個在中大最老的文明路校區、現在的越秀中路125號;另一個在中大石牌校區、現在的華農校園內。其中,文明路校區的老天文臺始建於1927年2月,落成於1929年6月,是廣東最早的天文臺,也是僅次於上海徐家彙天文臺(建於清同治十一年,即1872年)的中國近現代時期的第二座天文臺。它曾是華南唯一自行設計建造的天文臺,也是國內唯一的專用於教育的天文臺。可是,和純陽觀裡那一座比起來,成了小字輩。純陽觀裡的,悠久歷史竟源於清道光九年(1829年)!比中大老天文臺要早了100年!它不叫天文臺,也不叫觀星臺,另有一個好名字——朝鬥臺。

最跨界的道觀——宮觀裡花開得最紅豔的,天文臺建得比中大的還早

最跨界的道觀——宮觀裡花開得最紅豔的,天文臺建得比中大的還早

朝鬥臺始建的1829年還沒到近代,那“創始人”是哪個古代天文學家?答案又出奇了——人家不是專職天文學家,主業是道士,天文學家只是“兼職”。他就是純陽觀的創始人,李明徹道長。純陽觀裡這個45度仰望天空的高人形象,就是他了。

最跨界的道觀——宮觀裡花開得最紅豔的,天文臺建得比中大的還早

來看看純陽觀創始人的各項“才藝”——會畫西洋油畫,曾攜帶油畫進京朝貢;著有《寰天圖說》三卷、續編兩卷,論述如何測定太陽系星球位置,探討日月蝕成因、晝夜節氣變化等自然現象。該書是廣東最早的天文學著作;爾後,受兩廣總督的邀請,主持編寫了廣東地理百科全書《廣東通志·輿地略》。他並沒有像古裝劇裡的臣子上朝時對君王故弄玄虛的“臣夜觀天象……”,而是紮紮實實地觀測星象,為人民服務。早在道光六年(1826年)春,南方出現彗星,李道長即推算可能迎來天旱,遂向兩廣總督建議大量進口洋米,供饑荒之時所用。當年秋天,果然出現了旱災,兩廣總督及時採納了道長的建議,沒有發生大米漲價和搶米風潮。在漱珠崗上建成的朝鬥臺成為海珠一帶的制高點,2011年,“漱珠朝鬥”入選海珠區十大文化名片,純陽觀也成為廣州最有名的道教宮觀。老話說:“北至三元宮,南去純陽觀。”

最跨界的道觀——宮觀裡花開得最紅豔的,天文臺建得比中大的還早

最跨界的道觀——宮觀裡花開得最紅豔的,天文臺建得比中大的還早

現在的朝鬥臺雖然沒有了愛好夜觀天象的道長,卻常有太極高人練拳修身,“跨界”本色不改。就算沒有紅豔豔的鳳凰花,你來到了純陽觀,捨得錯過廣東最有歷史的天文臺嗎?

最跨界的道觀——宮觀裡花開得最紅豔的,天文臺建得比中大的還早

圖片來自中國國家天文、晨沙、vickymama、墨斗k、廣州純陽觀、雷高承, 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