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和喜欢的人在一起,是一种人生常态

昨日,《后来的我们》上映,听说票房大卖,我没有去过。

说不清为什么,不太喜欢怀有一份特殊的仪式感,坐在电影院,感悟懵懂青春里的颠簸,成年人生里的错过,还有人散了、茶凉了的同感。

只是,听了关于《后来》的很多,也看了关于《后来》的预告,却没有那份冲动,去体会《后来》的悲苦酸甜、遗憾、与无奈。

唯一又火了的一首歌《爱了很久的朋友》,光听歌词就能想象剧中上演的难受:最后我们变成爱了很久的朋友,可笑在爱到血肉模糊时候,泪水能补救,可惜到伤疤结在心头。

爱情最心酸的状态,不是爱了很久很久突然放手,而是爱到最后,变成彼此爱了很久的朋友。

这样的感情呈现,是很多年后,那个曾经爱得死去活来的人,站在你眼前,你明白彼此不会再爱,甚至都明白,连因为不能再在一起的怨恨、心伤都不再有了。

变成这样的一种状态:不会再有刻意的交集,遇见顺其自然,简单寒暄,对过往闭口不谈;转身默默遗憾,却不再深深怀念。

慢慢大家也都会明白,不能跟喜欢的人在一起,不是一种例外,而是人生的常态,适应没有对方的生活,就渐渐真的有了自己的人生。

想想也挺难过的,大多数人遇到真正令自己心动的人,都是在青春懵懂时期,而那时的感情,又很难走到最后,所以,这真的是一种常态了。

就好像是,人这一辈子,总是有得不到的东西,也总在失去些东西,但还是在既定的轨迹里,挥手过去,微笑向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