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風采丨內蒙古霍林河坑口發電公司投產發電10年回眸:成長的力量

一線風采丨內蒙古霍林河坑口發電公司投產發電10年回眸:成長的力量

2008年的7月18日和7月23日,是霍林河坑口發電公司每一位員工難以忘懷的時日,在兩個時間節點,該公司兩臺600MW發電機組分別通過168小時試運,投入商業化運營。投產發電10年來,該公司通過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提高了設備安全管理水平和經濟運營能力,連年實現盈利目標,創下了人均產值過百萬元的歷史紀錄,上繳稅費和社會貢獻率位居火電板塊同類機組之首,成為內蒙古公司電力板塊的標杆企業和利潤支撐中心。

示範引領,實現價值雙贏。 霍林河坑口電廠2×600MW機組項目是國家、內蒙古自治區循環經濟重點建設項目。

2003年5月25日至26日,原中電投東北分公司領導與中電投發展計劃部領導先期來到霍林河和白音華兩地,對建設霍林河坑口電廠的可行性論證與考察。同年8月,原中電投集團與通遼市政府和霍林河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簽署了《關於開發與建設通遼市有關煤電項目框架協議》、《關於合作開發煤電聯營項目的協議》,霍林河坑口電廠項目全面啟動。

8月22日,原中電投東北分公司與中國電力工程諮詢公司東北電力設計院簽訂《霍林河坑口電廠項目合作協議》,項目設計得到了落實。

2003年10月,霍林河發電廠籌備處正式成立,工程具體工作全面展開。

2003年10月16日,原中電投集團公司與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簽訂《合作開發內蒙古煤電項目協議書》,霍林河坑口電廠的建設納入了中電投集團和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的工作議事日程。

2003年12月15日,內蒙古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內發改基礎字〔2003〕616號文,《內蒙古發改委關於審批霍林河發電廠一期2×600MW機組項目建議書的請示》上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期間,原中電投集團、內蒙古國土資源廳、東北電網有限公司、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等對霍林河坑口電廠的建設下發了多項支持性文件.

2004年7月22日,國家發改委委託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組織專家對項目建議書進行評估。

2004年9月9日,原中電投集團與霍林河煤業集團公司進行資產重組,雙方確定共同出資建設霍林河坑口電廠。

2005年1月12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辦公廳以發改辦能源〔2005〕58號文發佈了《東北地區電力中長期發展規劃(2004-2010)》,《規劃》中將中電投霍林河2×600MW機組工程列為"十五期間開工","十一五"期間投產項目。

2005年1月23日,霍林河坑口電廠納入霍煤集團管理。3月3日,公司在霍林郭勒市完成註冊,通遼霍林河坑口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拉開工程項目建設序幕。

2008年7月18日和7月23日,兩臺發電機組分別通過168小時試運,正式進入商業運營。

2014年12月31日,霍林河坑口發電公司全部股權注入露天煤業,成為內蒙古公司露天煤業全資子公司。

兩臺600MW空冷發電機組投運以來,經歷了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的嬗變,經受了國家宏觀政策調整和市場變化、全球金融危機、經濟增速過緩帶來的檢驗和考驗,在國家電投及內蒙古公司系統內率先建立並完善了新體制下管控模式,發揮人員精幹、高效的管理優勢和技術優勢,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和義務,嚴格執行國家、行業及上級單位有關環保工作的政策、法規和標準,投入鉅額資金對設備進行環保改造,環保工作多次受到國家、內蒙古自治區及通遼市、霍林郭勒市環保部門肯定,併成為通遼市首家取得國家環保排放許可證的企業。

經過開展同業對標,全部對標指標達到國家電投和同行業先進標準,1號發電機組在2016年中電聯組織的600MW火電機組競賽中獲二等獎;2號發電機組在2017年度中電聯組織的全國火電機組能效對標中,獲600MW亞臨界空冷機組優勝機組5A級稱號,1號機組獲600MW亞臨界空冷機組優勝機組4A級稱號,實現了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雙贏的發展目標。

創新引領,管理精益高效。該公司投產發電以來,注重人才"管理、技術、技能"三支隊伍建設,調動全員生產積極性,發揮勞模創新工作室和黨員創新工作室的作用,每年採取揭榜攻關形式確定攻關課題,專業技術人員現場揭榜。定期組織召開科技攻關小組會議,開展專項課題研究、論文及科技創新項目評審,多項科技創新項目、多篇優秀科技論文在國家電投、行業協會和內蒙古公司獲獎。

為實現"精細化"管理目標,該公司遵循國家電投和內蒙古公司管理創新的總佈局,深化內控體系和制度建設,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創建工作通過中電聯"4A"級驗收確認,質量、職業健康安全、環境"三標一體"通過認證。結合"提質增效"工作開展,在內蒙古公司率先全面推行個人積分制綜合績效考評及生產管理部室綜合績效考評,"一對一"落實日、周、季、年定期任務。在運行操作和設備臨檢上,嚴格執行"兩票"和"四卡",嚴防誤操作。

工作中,深入貫徹落實"任何風險都可以控制、任何違章都可以預防、任何事故都可以避免"的安全工作理念,安全管理工作獲得國家電力安全生產標準化"二級企業"資質。截至2018年6月30日,實現累計安全生產3276天。

為實現機組經濟運行,落實精細化管理手段,挖掘和提升指標管理空間。煤耗指標、油耗、綜合廠用電率、發電水耗與投產初期相比大幅下降,煤耗指標由投產初期的 366.25 克/千瓦時,下降到現在的313.98 克/千瓦時,同比降低 52.27 克/千瓦時;油耗由54.84噸/億千瓦時,下降到現在的 1.876 噸/億千瓦時, 同比降低 52.964 噸/億千瓦時;綜合廠用電率由投產初期的 11.22 %,下降到現在的8.903 %;發電水耗由投產初期的0.524 千克 /千瓦時,下降到現在的 0.223千克/千瓦時。結合自主安全型班組建設,積極開展"互聯網+"建設,開發了班組建設手機APP軟件、 廠內"互聯網+安全生產規範管理、班組檔案管理、HSE工具智能管理、物資倉儲管理"系統和大黨建網,並運用安全隔離技術實現了廠內信息內網PC端與廠內信息外網移動終端有效鏈接和數據共享,深化了"安全、綠色、精益、創新"的班組建設內涵,推行7S精益管理,唱響綠色發展的主旋律,班組建設各項工作走在了內蒙古公司班組建設的前列。

思想引領,爭創一流企業。投產發電以來,該公司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各項路線、方針和政策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和領導核心作用。按照國家電投和內蒙古公司"大黨建、強體系、聚人心、創價值"的工作思路,積極構建"大黨建"工作格局。

該公司以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為統領,建立完善新形勢下的黨委工作制度,按照上級黨組織要求,完成黨組織進《章程》工作,發揮黨委會的決策前置作用,嚴格黨委會議事規則,嚴格黨組織學習制度和黨支部工作制度,做實做細黨支部"三會一課"和黨日活動,按照國家電投和內蒙古公司黨建工作行動項抓好落實。在黨員教育管理上突出"嚴"在創新上體現"細",在工作特點上表現"實",通過實實在在的行動,搭建黨員建功立業平臺。

群團工作以"暖心""聚心"為重點,落實廠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結合公司員工兩地分居的實際,堅持"以人為本",落實員工關懷制度。兩臺發電機組投產後,對工會工作制度進行了補充和完善,結合不同時期、不同特點,堅持"五必談五必訪"工作制度。公司黨委、工會開展"好電嫂"評比、"企業感恩電嫂情,牽手溫暖咱們家"員工家屬慰問、"感恩父母情,攜手暖咱家"70週歲以上員工父母慰問、青年職工結婚慰問、機組檢修慰問、組織探親員工家屬和子女參觀廠區、為全公司員工送生日蛋糕、員工子女升學慰問,員工直系親屬去世派人代表公司前去慰問等"暖心工程"。

工會建立了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制度,按照國家政策法規,明確員工基本權利的基礎上,開展員工健康療養、健康體檢、改善員工學習工作環境、建立職工書屋等好事實事,完善員工文體設施,定期開展各類文體活動,豐富員工業餘文化生活,激發青年員工積極投身企業建設發展的工作熱情。

霍林河坑口發電公司的發展是一部創業史、創新史、奮鬥史,每一個發展的足印都凝聚著無數坑口發電人的智慧和汗水。

春華秋實,該公司先後榮獲原蒙東能源集團公司"先進集體"、"安全生產先進集體"、"對標管理先進單位"、"環保先進集體"榮譽稱號;獲東北電力科學研究院"熱工技術監督工作先進單位",遼寧省電力技術監督檢測中心和東北電力科學研究院"發電企業絕緣技術監督先進單位"榮譽稱號;獲"通遼市節能工作先進單位"、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自治區節水型企業"榮譽稱號;獲原中電投"節能降耗先進企業"、"安全生產先進集體"、"文明單位"、"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和"五比五賽"專項競賽活動增收節支突出貢獻獎;獲中國電力設備管理協會"全國電力行業設備管理先進單位"、全國電力系統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獲國家電投環保先進單位、安全生產環境保護先進單位;內蒙古公司"先進基層黨組織"、"先進集體"、"安全生產先進集體";通遼市人民政府"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企業文化案例被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評為電力行業企業文化優秀案例一等獎。

站在新時代的歷史節點,霍林河坑口發電公司為實現資產優良、隊伍精幹、管理高效、指標先進、成本領先、效益顯著的優秀花園式企業的發展願景,實現安全、綠色、高效、智慧創一流火電企業的宏偉目標,為內蒙古公司"十年五跨越、奮鬥五十億"戰略目標的實現再立新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