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麥積黃堡村丨垮塌的房子在風雨中搖搖欲墜,但生活還得繼續


在秦嶺深山的農村徒步行走,每每看到一些土牆、老院,即使是一些斷壁殘亙,都會讓我駐足凝步,思緒萬千,感慨良多,它不僅勾起我一絲鄉愁,更重要的是讓我對一個時代的逝去唏噓不已。

沿著秦嶺西麓餘脈一直向西,來到一個叫黃堡村的高山村落,這裡土坯房還比較多,寬廣的打麥場還零星第堆放著一些麥朵,讓我想起了小時候農村打碾麥子的場景:父輩們揮汗如雨,不知疲倦的孩子們盡情地在麥朵上玩耍。

厚厚的土牆彰顯著古樸與蒼老,盡顯歲月滄桑,如同逝去的容顏,青春已不再。

土牆下面是水泥路,土與洋結合,新與舊交織。在淅淅瀝瀝的小雨中,聽自己在水泥路上踏出的腳步聲,很沉醉這種感覺。

村子雖然古舊,但現代化的東西也有,一做信號接收塔在高高的矗立著,像一個巨人。

一處紅瓦鋪蓋的古舊房子出現在腳下的山坳中,主人新撿拾的柴火碼放整齊,有序地堆在房子一邊。在濛濛煙雨中,紅瓦很是煞眼。周圍再也沒有其他人家,可能都搬遷到條件好的山下居住了,看來只剩為數不多的幾戶人了,略顯孤單。

走近往下一看,令我大吃一驚的景象出現了,房子的一邊已經坍塌了,我不由地倒吸一口涼氣。

由於房子是在路基下,我不便跳下去觀看,轉個方向,馬鞍狀的房子一邊已經完全垮塌,露出黑不溜秋的椽子,缺口像一隻張開大嘴的怪獸在吞食著附近的一切。這裡到底發生了什麼,房子垮塌時主人有沒有出事?我胡亂地思索著。

“咯咯咯”,幾聲雞叫聲把我從思緒中驚醒,一個簡易的柵欄做成的雞圈,裡面養著幾隻母雞。土牆、土房、雞圈、濛濛煙雨,這是很淳樸的一座農家小院,一切都渾然天成,卻又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前邊是村委會大院,門口掛著兩塊牌子,“黃堡村村民委員會,黃堡村支部委員會”的牌子格外醒目。喜歡秦嶺的朋友,請轉發、收藏、評論,歡迎點擊關注本頭條號“憶秦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