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好大一個隱私鍋」 你背一下試試

很多消息爆炸性瘋傳後,真相的下場只有一個,被淹沒。

李彥宏:“好大一個隱私鍋” 你背一下試試

百度不是第一次被這種莫名其妙的輿論氛圍淹沒,百度也很無奈,估計其相關部門也很無奈,因為這事幾乎沒有滅火可能。事件發生後,也看到有很多人站出來為李彥宏叫屈、抱不平,說廠長也不過就是耿直了一下說了點兒實話。

李彥宏說了啥?

當你把不同領域的數據彙集到一起,力量就會變得更強大。但是我們也非常瞭解隱私問題,或者說數據保護,我認為在過去幾年裡,中國已經越來越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而且執法力度也加強了許多。但同時我也認為,中國人對隱私問題的態度更加開放,相對來說也沒那麼敏感。如果他們可以用隱私換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況下他們就願意這麼做。當然我們也要遵循一些原則,如果這個數據能讓用戶受益,他們又願意給我們用,我們才會去使用它。我想這就是我們能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的基本標準。

總體發言來看,李彥宏的表達算不上才華橫溢但也有別樣精彩,本質而言也算撈乾貨,為什麼就出了岔子?很令人費解。有關媒體把整段文字打散後提煉出"用隱私交換便捷性"核心機要,其實是尋章摘句惡意曲解李彥宏的整段發言。

並不是李彥宏給了猥瑣者機會,而是有關媒體過分追求眼球效應的結果。

李彥宏:“好大一個隱私鍋” 你背一下試試

大洋彼岸,Facebook的洩密門正在上演,扎克伯格的道歉至今還沒得到大多數媒體的原諒,而在國內,李彥宏恰恰在風口上談了隱私,這不是往槍口上送麼?

那麼,李彥宏應不應該談隱私?

和Facebook給人落下把柄有所不同的是,李彥宏只是發表了一下觀點,並沒有實質性侵犯用戶隱私行為。顯然,談隱私問題和對隱私的看法並無不妥,只是大多數老牌企業在涉及到這個問題時,往往就一語中的,沒有鋪墊,沒有轉折,不給猥瑣者留下任何編排的機會。

隱私、數據安全變得越來越敏感。以前上市公司諱談的話題第一是財務數據,以後可能要加上隱私這一條。企業不能公開談隱私以及表達對隱私的看法,很快將成為業內共識。

前不久,一個92年的女生在公眾號裡宣稱360的周鴻禕盯著她看,周鴻禕很快就關掉了水滴直播,有效控制了輿論的發酵。

周鴻禕,這個曾經在3Q大戰裡對騰訊宣戰的男人,在涉及隱私的問題上,也是無計可施,關掉水滴直播成了最直接有效的滅火動作。

李彥宏:“好大一個隱私鍋” 你背一下試試

企業應不應該在公眾場合談論隱私以及能不能公開表達對隱私的觀點呢?答案很顯然,能少談就少談,能不談就不談,至少不會有不利影響。

誰在施惡?

從一家媒體發佈出視頻到無數家媒體操刀做出評論,這波媒體消息來得很快,讓人有些猝不及防,短時間內就掀起了強大的聲討百度的聲勢,幹得夠狠夠漂亮。很多網友帶著情緒上來,不分青紅皂白破口大罵的架式,好像已經全面掌握了真相。

自古謠言止於智者,但是智者的規模有點兒太小了,以致於現在看起來很多媒體都把“李彥宏用隱私交換便捷性”當作標題時,並沒有人認為有什麼不妥。

李彥宏:“好大一個隱私鍋” 你背一下試試

真正的不妥就是,“百度為什麼還好好的?好像一點也沒受到什麼影響?”且不說該想法其心可誅,就是很多看上去貌似正義的言論的本後,都是對真相赤裸裸的忽視。

但凡有點兒理性的聲音出來,伴隨著的就是大量對“洗地”者的聲討。

雖然說現在是眼球經濟和碎片化時代的混雜期,一些媒體實在很久都搞不到讀者們的G點了,但這樣的標題黨操作是不是略顯大寫的LOW B?

人們為什麼易怒?

見過很多不好好說話的人,早期心理學上把這類人稱為“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滿足,上網上尋求滿足感”,但實際上並不是。人們只是易怒,很多事件發生後,其實是有一個所謂的“正義”使命支撐著他們的行為。

有時候“正義”並不是站在真相一邊,但是有些人真的很“易怒”,一副天生精幹好柴火的準備,時刻為網上的一點星星之火迅速點燃、爆炸。

很長時間了,百度一直處在道德的低谷叢林裡,“罵百度”一直被稱為是政治正確,簡直就是三十年互聯網奇怪現象之一。

李彥宏:“好大一個隱私鍋” 你背一下試試

從馬雲悔創阿里到劉強東的臉盲不知妻美,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家的身影背後都有明顯的“歪樓”和曲解,其本質上就是網民們對八卦或娛樂性的不捨追求,幾乎無可厚非。

多數事件都是“需要娛樂”情緒使然,只是,一旦這些事發生在百度身上,馬上就會畫風大變,成為立馬炸鍋的大事件或各種道德指戳。

已經轉型AI公司的百度,算法和數據顯然是不離終身的硬性要素,阿里可以不談隱私,談場景,因為他們不僅有商品也有支付。騰訊可以不談隱私談體驗,因為不但有社交他們有遊戲,京東也可以不談隱私,因為和阿里類似。百度這麼多數據,自然也不能談,談了以後別做AI了。

李彥宏:“好大一個隱私鍋” 你背一下試試

隱私這個鍋,誰背誰遭罪。就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