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鬧情緒時,千萬不要給孩子開玩笑,因爲孩子會當真

小梅有個女兒,在女兒一歲半的時候,公公突然中風了,為給公公治病,本來不富裕的家裡欠了好幾萬,家庭的重擔一下落在了老公一個人身上,小梅不得已給孩子斷奶了,外出上班掙錢,八個月裡,婆婆會定期給小梅發孩子的照片,視頻,每次看到這些,小梅都要哭很久,終於小梅忍不住了,

請假回家看孩子,女兒黑了,瘦了,長高了,頭髮變黃了,眼神不那麼活潑 了,看起來就像蔫了的茄子,小梅想去抱抱孩子,婆婆擋在了小梅面前,語重心長的說:“妮子,好不容易忘了你,你別抱她了,要沒別的事,看了孩子趕緊回去上班吧” 小梅忍著淚離開了家,回去的路上哭了一路

孩子鬧情緒時,千萬不要給孩子開玩笑,因為孩子會當真

圖片來自網絡

當小梅家裡的債務終於還清了,小梅想回家好好陪陪女兒,誰知道女兒見到小梅的第一反應,把門關上了,對婆婆大喊;“快來快來,有人要把我搶走” 好不容易,小梅進家了,女兒經常以各種理由對小梅大鬧脾氣,稍不稱心就抓臉,拽頭髮,拿東西砸她,小梅一直以為這是孩子的敏感期,耐心的和女兒溝通,慢慢的女兒的脾氣變小了,聽話了,有次臨睡前,女兒哭著要看下小梅的“包包” 看到女兒哭的那麼厲害,小梅就把衣服掀開了,女兒看到後,很興奮,用手摸了摸,接著一口咬上去了,當時太疼了,小梅隨手狠狠打了女兒的屁股,女兒鬆開口的那一刻,乳頭流血了,小梅正在消毒的時候,女兒不知道從哪裡拿一把美工刀,對著剛剛打她的那隻手用力劃了一道,血流了出來,女兒嚇得丟掉美工刀,婆婆被眼前的一幕嚇到了,女兒對著婆婆笑著說:“奶奶,我把媽媽的包包咬流血了,手也劃破了,寶寶好棒吧” 婆婆的臉一下子紅了

孩子鬧情緒時,千萬不要給孩子開玩笑,因為孩子會當真

(圖片來自網絡)

原來孩子哭鬧時,婆婆總會這樣說:“你媽不要你,奶奶要你,下次你媽回來咱不讓她進屋”“你媽不讓你吃“包包”,你把“包包”咬破”“你媽不陪你玩,咱們拿棍打她,拿刀劃她” 孩子聽完這些,奇蹟般的不哭鬧了,也會順著婆婆說,婆婆在和孩子開玩笑,孩子卻當真了,因為在孩子的世界裡,從來沒有“玩笑”

這是一個真實的事情,小梅是我的姐姐,當知道事情的經過時,我很想打我外甥女一頓,可她畢竟是個只有三歲的孩子,怪姐姐的婆婆嗎?既要照顧行動不便的老人,又要照看年幼的孩子,哄孩子時難免會說些氣話,除了包容還能怎麼做。

相信現在依然有很多家長,在孩子無理取鬧時,會忍不住說出這樣的話

“你太淘氣了,不要你了,你走吧

“你成績那麼差,怎麼不去XX”

“別再哭著找爸爸(媽媽)了,他(她)不要你了”

“你再不乖,別說你爸媽不要你,我也不要你了”

“你爸媽不疼你,見到他們狠狠的打他們”

、、、、、、

孩子鬧情緒時,千萬不要給孩子開玩笑,因為孩子會當真

圖片來自網絡

其實,孩子鬧情緒的時候,哄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種,等孩子發洩完自己的壞情緒,用心的聆聽孩子內心的想法,陪孩子一起做遊戲,找同齡的小朋友一起玩,如果太想念爸媽了,可以說“他們去給你買好看的玩具去了” “他們去找童話裡的城堡了”等等,雖然幼稚可笑,對於孩子來說,卻是最暖心的,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講這屬於大人的玩笑話,孩子真的會當真。

本文是我的原創文,歡迎評論、轉發註明出處、關注我的頭條號@周土豆(在今日頭條APP,搜索欄輸入”周土豆“,搜索後,點擊”關注“即可),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