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人生愛爲橋——張玖玲《盲女》

第24期(2018年5月)在場微散文優秀獎

冷暖人生愛為橋——張玖玲《盲女》

授獎辭:張玖玲的《盲女》,角度新穎,構思奇巧,通過盲女與養母、姥姥和世人的生命糾結,呈現了人性的冷暖與愛的偉大。

冷暖人生愛為橋——張玖玲《盲女》

盲 女

文/張玖玲 朗誦/海之魂

有風暖暖地吹過來,像孃的手。

盲女站在床邊,按摩著孃的身體,她終於摸出了孃的模樣:孃的身材矮小,頭髮稀疏;手背粗糙,手指的骨節突著。頸椎明顯凸起,背脊重度彎曲,她的心瞬間縮緊。

別人都喊她盲女,只有娘甜甜地喚她“燕兒”,可她再聽不到了。幾天前,娘去菜市場打工,人和車翻到路旁的溝裡,醒來就不認得她了。

同事建議她把娘送到敬老院,騰出功夫,能多掙錢。老闆幫她把娘送過去,安頓好後剛出房門,同屋的老太太扯著嗓子罵:你個傻子,閨女還是個瞎子……盲女的心像三十年前一樣,針扎的疼,她迴轉身又把娘接回了家。

爹去世後,娘抱著她回了孃家,全家人都嫌惡她,不肯跟她說話,還聽到姥姥反覆罵:多累贅,撿個瞎子,她親孃都不要她,你講啥良心啊。

當晚,娘包好了衣服,天不亮就抱她出了門,走了很遠,把她放在路邊,囑咐她別動,等會兒來接她。

聽著腳步聲漸漸遠了,她突然怕得要命,心針扎一樣疼,她哭著喊娘。路人圍過來,見她是個瞎子,都嘆息著走開了。

有人喊來了光棍三兒,要抱她離開,突然,娘不知從哪裡鑽了出來,哭著奪過盲女再不肯鬆手。

從此,娘沒離開過她半步,打工供她上學,讓她學會了推拿按摩。娘從不肯讓盲女按摩身體,總說自己不累。

今天她終於摸到了娘,矮矮的身材,粗大的手掌,佝僂的背脊……

窗外又吹來一陣暖暖的風,盲女覺得眼前的一切驟然明亮起來。

(責任編輯:劉小四 終校:袁志英 製作:四季芳 550字)

冷暖人生愛為橋——張玖玲《盲女》

獲獎感言:今天再次獲獎,心裡感慨萬千。

一年前作家曾棠老師介紹我認識“在場”,加入“在場”,又喜歡上“在場”,也是我寫作的真正開始。

在場團隊的文友老師們,給了我很多關愛和鼓勵,不離不棄,一次次指導,一句句鼓勵,我的進步得益於老師們的質樸師心,曉來老師知心,雪夫老師嚴謹,郭連瑩老師敏銳,圓圓老師熱情智慧,暮狼姐姐深厚雅緻,還有雅歌,錢俊義老師,向永明,李韌老師……衷心感謝你們!

學然後知不足,我是在場的學生,是在場給了我學習寫作的機緣,在場一年,苦辣酸甜,諸多滋味在內心翻卷,捲起千堆雪,捲來萬里雲。

曾經興奮昂揚,埋頭進取;更多的是自知之明,知道自己遠遠不夠,只有好好努力,我鞭策自己。

真的喜歡文字,崇拜文字!我提醒自己。

可我不夠努力,我反思自己。

感謝在場,祝福在場!

在場微散文作者參賽主題:如寄

《古詩十九首·驅車上東門》有句:“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三國時期的曹丕在《善哉行·其一》中也說:“人生如寄,多憂何為?今我不樂,歲月如馳。”意思是人生如寄存於世間,多愁何用?讓我無法快樂的,是時光過於迅疾。而與老子同時代的另一位思想家老萊子,則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生天地之間,寄也。寄者,同歸也。古者謂死人為歸人,其生也存,其死也亡,人生也少矣,而歲往之亦速矣。”這是道家的看法,認為人生是暫時的,就像一個旅人最終得返回故鄉。

的確,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因為短暫而更值得珍惜。莎士比亞說:生命苦短,只是美德能將它傳到遙遠的後世。愛因斯坦也說:只有獻身社會,才能找出那實際上最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這是對生命的意義的積極闡釋,如是,則可以賦予生命的崇高與永恆。

請用你的筆,發現和尋找你所看見的有意義的生命。

冷暖人生愛為橋——張玖玲《盲女》

作者簡介:張玖玲,山東聊城莘縣人,中學語文教師,喜愛文字。

冷暖人生愛為橋——張玖玲《盲女》

主播簡介:海之魂,本名韓雪敏,朗誦組組長。河北省邯鄲市人,從事過播音主持,編輯、記者等工作。

冷暖人生愛為橋——張玖玲《盲女》

冷暖人生愛為橋——張玖玲《盲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