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人遇難令人痛心!而在當地的這些華人令人感動!

45人遇难令人痛心!而在当地的这些华人令人感动!

巴西華人網

走進巴西,從此開始!

兩艘載有122名中國遊客的遊船5日在普吉島海域傾覆,造成慘重傷亡。目前確認遇難人數上升至45人,仍有2人生死不明。遇難者及失聯者均為中國遊客。在泰國的中國遊客、泰華社會及中資機構人員聞訊紛紛自發行動起來,各盡所能投入救助工作。

45人遇难令人痛心!而在当地的这些华人令人感动!

事故救援現場

9日和10日,普吉出現大雨和強風天氣,泰國海軍第三艦隊總指揮頌訥表示搜救工作不會停止,泰國政府多個部門以及當地民眾都在直接或間接參與搜救工作。將被“鳳凰”號船體壓住的一具遺體移出、打撈“鳳凰”號船體等工作仍有待天氣好轉後,經中泰救援力量共同評估後才能進行。

泰國陸軍方面則表示,已出動人力對普吉、甲米、攀牙三府的海岸進行搜索。泰國第8區警察總指揮素拉沙說,目前對於事故的追責仍在進行中,警方已對事故相關責任人進行起訴和逮捕。

45人遇难令人痛心!而在当地的这些华人令人感动!

事故發生前,中國遊客手機拍攝的事發海域視頻截圖。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而在事故救援中,也有這樣的感動——

“這個時候,自己作為一名中國人、一名醫生,必須要盡一份力。而且,在異國他鄉,這些家屬、這些遇難者,他們肯定也需要同胞的關懷。”

陳志霖、周茜、房含嶧、江可馨(泰籍)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的在讀研究生,本計劃在泰國旅遊,聽聞翻船事故後改變行程,7日改飛普吉,下飛機後直奔哇集拉醫院。

她們加入當地志願者團隊,想為悲痛中的家屬做“一些應該做的事”。

8日下午,記者在普吉府哇集拉醫院遇到這4位姑娘。當時她們正在做遇難者家屬的安撫工作。

“我們本計劃去芭提雅。事故後,聽說醫生多數不懂中文,醫療術語溝通不便,缺志願者,我們就過來了。”

她們說,由於傷患都送往住院部救治,自己接觸到的多是遇難者家屬,主要安撫他們情緒,“精神創痛也會引起生理上的不適,這些家屬需要照顧”。

45人遇难令人痛心!而在当地的这些华人令人感动!

嚴謹起見,她們會先將家屬的話翻譯英文,再由泰國籍同學江可馨同泰方醫護人員溝通。

作為志願者,她們還會“勸他們(家屬)休息,勸他們吃東西,幫助他們去辨認(遇難者)照片”。

姑娘們說:“我們能做的,真的不多……”

因為是請假出行,她們將於10日返回中國,但仍掛心遇難者家屬的狀況,“我們只是盡一份力”。

對4位女生的暖心之舉,網友贊其“醫者仁心”,

45人遇难令人痛心!而在当地的这些华人令人感动!45人遇难令人痛心!而在当地的这些华人令人感动!

4位學生的老師,特別讚揚泰國籍的江可馨。

45人遇难令人痛心!而在当地的这些华人令人感动!

姑娘的善行也激勵其他人——

45人遇难令人痛心!而在当地的这些华人令人感动!
45人遇难令人痛心!而在当地的这些华人令人感动!

對此,她們反覆說,自己只是盡醫生應盡的職責,“相信很多人也會做同樣的選擇”。

她們說,許多遇難的同胞家屬仍處於巨大的悲痛之中,希望更多人能關注他們和一線的工作者——

“那些搜救人員、使領館人員和當地華人志願者,他們更值得尊重”。

記者看到,在普吉府哇集拉醫院有至少60至80名中文翻譯者,多是當地的華僑華人,也有來自中國的商人和遊客。目前,每戶遇難者家庭都有對應的中文志願者。

楊大威是普吉當地一名華裔,幾天來一直在哇集拉醫院從事志願者工作,為事故傷者及遇難者家屬提供翻譯服務。

“當得知遊船出事、許多遊客傷亡的消息時,我感到非常痛心和難過,就想著自己能幫助做點什麼。”楊大威告訴中新社記者,他會泰、中、英等幾種語言,於是主動來到醫院協助進行中泰文翻譯。

他說,由於語言不通,加上人地生疏,許多傷者和遇難者家屬與院方及有關方面溝通起來比較困難,處理事情十分不便。而自己可以提供這方面協助。

“他們也是我的親人。在這個傷痛的時刻,我希望能夠幫到他們。”楊大威說。

在哇集拉醫院,有很多像楊大威這樣的志願者做著各方面援助工作,其中包括當地一批華裔導遊。

“發生這樣的悲劇,我們都很震驚,很多人傷心流淚。”普吉泰籍華語導遊聯誼會負責人寸守財說,這幾天,我們很多人都不接團了,會里有上百名志願者在醫院、機場等處提供服務。

45人遇难令人痛心!而在当地的这些华人令人感动!

當地時間2018年7月7日,泰國吉島海域附近,潛水員檢查船上的氧氣罐,準備進行搜救工作。

記者看到,這些導遊志願者在哇集拉醫院門口設立服務檯,協助遇難者家屬進行身份登記、辦理遺體辨認手續以及提供通訊、送餐等各種幫助。

事故發生後,一批泰華社會的愛心人士建立起“普吉翻船事件志願者”微信群,加入的人員超過200人,其中許多人都參加過2015年曼谷四面佛爆炸案的救援工作。

該群組一名組織者說,很多志願者從泰國各地趕來施以援手,大家在群內互通信息,我們也通過微信群調度協調志願者工作,比如協助安排家屬住宿、交通、心理疏導等。

泰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總會副秘書長周昭耿6日就從曼谷飛到普吉,參與救助服務工作。他說,總會還專門成立了應急救助小組,組織人力、物力為需要從曼谷中轉的傷員或家屬提供便利與協助。

在普吉行政機構醫院,來自宋卡王子大學普吉孔子學院的一群教師志願者在這裡設立了服務站。現場負責人陳曉達告訴記者,他們在事發當天夜裡就趕來醫院,協助進行死傷人員核對統計、照顧傷者及安撫家屬等工作。

對於很多從中國趕來參與報道的媒體記者來說,這幾天最熟悉的志願者當屬中國電建旗下中國水電(泰國)有限公司的楊蜚霏。連日來,楊蜚霏和她的幾名同事一直在救援指揮中心從事翻譯工作,並主動在微信群裡向大家提供新聞信息和資料翻譯、活動安排等,大大方便了記者們的工作。

擔任該公司救援活動現場指揮的張莉說,中國電建亞太區域總部此次專門成立了由翻譯組、救援物資組、後勤接機組組成的志願者小組,全力投入相關工作。“我們都有共同的想法,要為更多人提供有效的幫助和服務。”

同樣也是中資企業的泰國廣墾橡膠(沙墩)有限公司生產技術部副經理陳歡告訴記者,他們公司總部這次從附近的董裡、沙墩等地分公司調派了9名志願者前來普吉,帶來幾輛車,在醫院、酒店等處接送遇難者家屬等。

“同胞有難,我們義不容辭。”陳歡說,雖然這幾天睡眠不足,但能為救助工作出點力,自己心裡也感到些許安慰。

還有更多當地華僑華人在行動——

——5日晚,當地華僑華人準備了100多個房間,提供給志願者和家屬,並聯合7家餐廳提供食物。

——志願者配合機場邊防設置快速通道,為家屬辦理簽證、登記資料並核對信息。

——60多名志願者7日起全天駐守在機場,安排接待,第一時間將家屬送往目的地。

——拉群建組,組織捐款,購買所需物資。

……

泰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總會副秘書長周昭耿說——

“我們會協助到底,做一些我們中國人應該做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