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知道的買保險「跳坑手冊」

你應該知道的買保險“跳坑手冊”

一,保障範圍要做到周全

先講一個發生在身邊的小故事吧。

2014年的年底,一個互聯網公司的朋友小A因為完成一個特別大的互聯網設計項目,連著加班了好幾天幾夜,在一個夜涼如水的夜晚,因為過勞而猝死。

人生在世,草木一秋。

或許是IT行業的猝死太多了,這位朋友很有先見之明的給自己買了一個100萬意外身故賠償責任金的人生意外險。

頂樑柱的老公一下子走了,背後柔弱的妻子一下子揹負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房貸,車貸,學費,生活開銷.......悲慘的畫面讓人扼腕嘆息……

幸好有保險。看到這裡,你是不是鬆了一口氣?但是想不到的是,保險公司給的結果是拒絕賠付,因為那款意外險裡面寫明瞭不保猝死,只保因純粹意外而導致的身故。

如果他買的是一份壽險,就可以百分百的獲得理賠。

可惜他只買了這一份意外險。

所以我們在配置保險時,儘可能做到最大限度覆蓋風險範圍,一個漏網之魚就可能讓我們的保費打了水漂。

你應該知道的買保險“跳坑手冊”

二,消費型/保障型保險優先配置

講第二個故事。

我們小區街坊的一位阿姨,大概50多歲,因為感覺老是喘不上氣斷斷續續咳嗽,胸口也疼的厲害,去醫院一檢查,中晚期肺癌。因為肺癌早期一般症狀不明顯,等身體明顯不適去醫院確診基本都是晚期。

“所幸的是我買了保險。”估計阿姨當時是這樣想的。後來才知道,買的全是儲蓄性的分紅險,而且還買了不少呢。有一款是捆綁式的重疾險,主險是壽險,每年要交好幾千,重疾額度卻只有3萬!

3萬的重疾險,簡直就是笑話……

結果,沒有結果了。

所以,大家買保險一定是先買保障類的保險(意外險,重疾險),畢竟,人命大過天,這是我們抵抗風險最基本的訴求,千萬不要本末倒置啊。

你應該知道的買保險“跳坑手冊”

三,仔細閱讀各項條款

買保險前請務必仔細閱讀條款。

在這裡著重強調一下:重疾險的條款是要格外注意的,裡面涉及到的行道很深。比如是否需要指定的手術才能核定,是否涉及到生存期的問題......剛開始看,可能會覺得摸不著頭緒,我告訴大家一個捷徑,就是直接看【保障責任】和【除外責任】,需要注意的是:保障責任這一塊,不同條款的描述會有差別,而且可能就是多了一句話或者少了一句話,就影響到保障利益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很多出國旅遊買過旅行險的人都知道,旅行險中有一項保障是“隨身物品遺失”,很多旅行險都除外了最容易丟的手機、平板的責任,但是有的旅行險就是保的;再比如航班延誤險,必須延誤多少個小時以上才賠,有的短,有的長。

在買保險之前,務必多研究保險的各項條款,只有這樣,才能少入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