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援建「萬里黃河第一壩」 60載爭議不斷


黃河三門峽大壩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區東北部,北鄰山西省,西鄰陝西省,被人們稱為豫西“金三角”。

三門峽黃河大壩距市區不足20km,工程於1957年4月破土動工,僅用了約4年時間就使大壩主體工程基本竣工。

三門峽黃河大壩是我國在黃河干流興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三門峽黃河大壩被譽為“萬里黃河第一壩”。

黃河自古以來都被人們認為是一條狂暴的害河,水情複雜而又難以治理。其實在黃河的源頭是清澈見底的溪流,從源頭到寧夏回族自治區,黃河都是一條百利而無一害的好河,到了中游黃土高原地帶,黃河攜卷著大量的泥沙,奔騰而來,咆哮而去,形成了世界有名的“黃色河流”。

而到了下游,由於流速減緩,泥沙沉澱,導致河床逐年抬高,形成“懸河”奇觀,直接威脅黃河下游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因此,黃河的危害一直是歷代統治者的心腹之。

當年,全國各地的水利精英,為了把黃河的事情辦好,齊奔三門峽,修建了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這座新中國水利史上最值得紀念的大壩,這座當年蘇聯援建的156個重點項目中唯一的一個水利工程。工程於1957年4月13日開工,1961年建成,被譽為“萬里黃河第一壩”。大壩的建成結束了黃河三年兩決口的局面,使兩岸人民得以安居樂業。

新中國一成立,黨和國家領導人立即著手治理黃河。但因為三門峽大壩的原設計是蘇聯專家,而他們對黃河的泥沙問題又瞭解不多,所以在設計時只求壩高庫容大,忽視了泥沙淤積問題,致使5 年間泥沙淤積量達5041萬立方米。從1964年開始,對大壩工程多次進行改建,最終使庫區淤積大為減輕,進出庫泥沙基本平衡,實現了防洪、防凌、灌溉和發電、供水等綜合效益。僅發電一項,截止1986年已收回國家對這項工程的全部投資。

在隨後的許多年裡,三門峽工程的運用方式雖幾經調整,但三門峽工程對上游(主要是黃河最大的支流渭河)造成的危害卻仍在繼續、飽受爭議。三門峽水電站作為新中國第一項大型水利工程,雖有人說是一個“敗筆”,但作為新中國治理黃河的第一個大工程,其探索方法、積累經驗的作用是不可小看的,丹江口、小浪底、葛洲壩、三峽等大工程都從它那裡得到了極其寶貴的經驗教訓。但是,同樣我們不能因此就不進一步做深刻的反思、總結、探索。


三門峽大壩建成後,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6月庫區蓄水時,黃河便在三門峽谷形成了一個美麗的湖泊,面積約200平方公里。從三門峽大壩至山西芮城大禹渡120公里間,碧波粼粼,一望無際,似天池銀河。兩岸青山綠樹,綿延不斷,山光水色,相映如畫。春秋冬三季,野鴨成群,大雁結隊,珍貴的白天鵝飛翔在藍天碧水之間。而每年的6月至10月,大壩洩洪放水,怒濤翻卷,峽谷轟鳴,水花飛濺,彩虹凌空,蔚為壯觀。

中流砥柱,屹立在三門峽大壩下方激流之中。相傳這塊石頭是大禹治水時留下的鎮河石柱。古時的三門峽谷,石島、暗礁犬牙錯落;懸崖絕壁,森然聳立。過往的船工們要想將船順利撐過三門峽谷,必須要在船過三門時朝砥柱石直駛過去,在船與石几乎將要相撞的一剎那間,石前的回水就會將船輕輕撥劃,從而使船工們獲得九死一生的成功。中流砥柱石作為黃河上的一大奇觀,自古以來就被世人傳頌被譽為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精神的中流砥柱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