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你的朋友圈在被社交電商入侵

以前我們想要購買一樣商品,就會有目標的選擇上電商平臺去搜索,而現在,越來越多的朋友圈種草,讓我們不需要上購物平臺搜索,就能購買到心儀產品

。這樣一個電商購物場景的變化、豐富,平等的社交,多對多的社交網絡,平權模式,是社交電商能迅速發展的基石。

把線下的、平等的人和人交互溝通行為搬到線上,同時實現購物和社交場景的結合,這是給社交電商帶來了驕人的成績,2018年將破3億用戶,成交額也超萬億,發展迅速的社交電商,正在我們朋友圈蔓延,鞏固和昇華著整個社交生態。

小心,你的朋友圈在被社交電商入侵

社交電商,更多依附在超級社交工具——微信上,微信正慢慢培養人使用微信支付功能,全網超過10億的龐大用戶,比淘寶觸及到的用戶翻一番,這是騰訊的底氣,更是給社交電商軟著陸的時機。社交電商正一點點培養用戶養成微信購物習慣,便於找到海量的推薦,形成用戶認知。

社交電商正一點一點在朋友圈蔓延,而社交電商的規模在無規則的生長,微信能提供給社交電商活動的位置,對於固定位置來說,微信還在探索一個更好的方式給社交電商著陸,讓社交電商變成一個足以抗衡淘寶的超級電商。

小心,你的朋友圈在被社交電商入侵

微信昨天上線兩個購物小程序[好友優選]和[稍後購買],放棄了開發電商平臺的企圖,通過小程序覆蓋到全網的微信用戶,提供商品的二次分發平臺,重新激發用戶購買。

一直以來,微信就存在商品的沉澱和難提煉的難點,商品信息一旦得不到處理,就會被埋沒、遺忘、散溢,在微信中,信息延時處理的可能性變得極低,而購買行為又幾乎是用戶達成難度最高的一種線上行為,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拼多多的模式得以在微信中大規模實現,因為用戶衝動消費往往發生在低價區間,這裡面用戶的決策週期短,體驗成本低。

社交電商規則還在不斷完善,微信商品針對用戶思考時間和決策週期,需要一個長時間的累積和口碑,才能在形成的購物觀念中拉出來,重新去適應社交電商帶來的變化。

小心,你的朋友圈在被社交電商入侵

微信電商的兩大場景和方式分別是社交與內容,它的流動性與豐富性相輔相成,電商又非常系統地調動著微信中的流量、用戶、內容、廣告以及供應鏈關係。在微信做社交電商,還有一條很長的路要走,這條路,會給用戶帶來更好體驗,還是會流失用戶,我們拭目以待。

我們的朋友圈,如果比作是咖啡館,那麼社交電商就像是在咖啡館叫賣的小販,我們是允許小販存在在我們身邊不斷吆喝,還是換另外一家咖啡館,享受生活的寧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