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華僑城打造後的黃龍溪,還是大家熟識的黃龍溪嗎?

這幾天陪同遠方的親戚到成都附近遊玩,自然,黃龍溪是個不錯的選擇。相距不遠,離市區僅五十餘公里;門票沒有,少了些煩瑣和程序;古風古貌,彷彿回到唐宋盛世。

經華僑城打造後的黃龍溪,還是大家熟識的黃龍溪嗎?

和往常一樣,黃龍溪渾身依然散發出青春活力,遊人如織,接踵摩肩。大人小孩盡情在水中玩耍嬉戲,相互潑水,遊人悠閒在古街選購貨物,品嚐美食,或駐足觀看“網紅一根面”,川戲表演,或河邊品上一杯香茗,談古論今,不一而足,盡顯慢生活。

經華僑城打造後的黃龍溪,還是大家熟識的黃龍溪嗎?

繁華之下,對住在城區附近的人來說,卻有不大好消息傳來。據傳,成都市雙流區人民政府與成都華僑城黃龍溪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共同助創建黃龍溪 “國家5A級旅遊風景區”。

經華僑城打造後的黃龍溪,還是大家熟識的黃龍溪嗎?

公開的報道顯示:成都華僑城黃龍溪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首期投資11億元對黃龍溪古鎮實行保護性景觀風貌提升及配套完善、古鎮商業業態重構及文化復興,還原塵封於千年歲月中的碼頭貿易,再現歷經時代更替卻質樸依舊的市井生態,將黃龍溪所積澱的文化資源徹底轉變為文化產業、文化創造。

經華僑城打造後的黃龍溪,還是大家熟識的黃龍溪嗎?

事倒是好事,不過,聽周邊的住戶和商販講;經華僑城打造的5A級黃龍溪,再也不能來去自如,必須得買上七八十一張的門票。姑且不論其中傳聞真假,但是,好好的旅遊景點,經這麼一折騰,從都江堰到青城山,從劉氏莊園再到黃龍溪,如此這些景點,非得要跟錢沾邊掛鉤,跟成都包容性強,和慢節奏慢生活相比,豈不大煞風景?

經華僑城打造後的黃龍溪,還是大家熟識的黃龍溪嗎?

前有鳳凰古城收門票以致風光不再,後有張北草原天路成收費公路的鬧劇……如此案例,比比皆是。這其中不乏投資方跑馬圈地,把稀缺的風景名勝收入囊中,當成自己的後花園。商人逐利是本性,但把好端端的免費景區,再經人為的打造整理,最後還要憑票進入。如此以往,若干年後,我們還能再去哪兒暢遊?還有哪塊淨土屬於我們?

沾了銅臭之氣的黃龍溪還是原來的黃龍溪嗎?相對而言,我更喜歡如今眼目下的黃龍溪,既接地氣,又夠閒適。不可否認,當黃龍溪開始收費之日,就是我們說“再見”之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