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预警!掀开药品招标价格举报大战的内幕

高能预警!掀开药品招标价格举报大战的内幕

于无声处听惊雷。六月天,药企间举报大战开始上演。

6月11日,陕西省招办官网发布了一则《关于2017年陕西省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价格信息二次公示》,《公示》内容主要是:按照《2017年陕西省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文件》要求,对申报人在我省采购平台提交的全国最低三省中标(入围或挂网)价格进行了核对, 现进行第二次价格信息公示。

《公示》一出,药招界群情激昂、精神振奋,为了举报他人,为了不被他人举报,无数投标君化通过数据比对、竞品分析,沿图索骥,展开了血雨腥风的大战,激发了招标君学习朝阳群众的火热情怀。

为什么普普通通山西的《公示》,药招界这样“激动”呢?原来是官方文件对价格公示作出了严格限定:2017年11月20日,在《2017年陕西省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公告》所发布的《2017年陕西省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文件》中明确要求:对再次公示或正式挂网后仍存在虚报、瞒报价格的产品,取消该产品挂网资格,有3个及3个以上产品虚报、瞒报价格的,取消该企业所有产品的挂网资格,并列入不良记录。

于是,一时间,药招界像炸了锅一样:

——我们的竞品价格竟然取一个全国中位价?必须投诉他们!

——这个产品的价格一看就是错报嘛,不投诉怎么行!

——这些价格明显不真实,明明有更低的价格,他们却不报,必须上平台举报他们,干他们!

在药招界的朝阳群众眼里,此时此刻,已经杀红了眼,一封封申投诉的信函上传于平台,一场场赤膊上阵的大戏开始上演。而药价,则在悄无声息处,下降,下降,再下降……

一位效力华北药企投标部的小C告诉笔者,他等了这么多天,就是等陕西的第二轮价格公示,因为虽然上轮公示的时候某些企业的申报价格有问题,但之所以没有举报对方是因为真正的大招在“第二轮公示”,在这一轮举报对方才能真正“打蛇打到七寸”。小C说,从目前全国各地的价格公示来看,虚报的价格还是有很多的。当然,其中是有无意错报的,但这其中,一定是有有意虚报的。

笔者反问小C:为什么明知道瞒报、虚报容易被查实,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企业敢冒风险?小C意味深长地在电话那端笑了起来:那是因为以前尝过甜头了,觉得如果能够瞒报成功,就赚大了。其实大家可以仔细分析一下,尤其是某些独家的临床用药品种,“瞎报”的时候还是有的,至于有竞争对手的品种,相关企业由于有对手盯着,还不敢太猖狂。小C说到最后无奈的叹了口气:现在流行的这种企业互相举报模式有好有坏:对于至少有三家以上竞争充分的品种,价格相对是问题不大,某种程度上也减少了招办审核的工作压力,但是对于竞争不充分的品种……言语至此,小C又轻轻笑出了声。

“举报”的盛行,缘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分崩离析后,各地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为彰显阳光、透明、公平、公开,实施的改革。但无论是限价公示,产品入围公示,还是价格动态调整,许多省市均不约而同的打出诚意“公告”:阳光公示、公平公开!若有异议,欢迎申诉!

总体来看,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各地的药品集中采购开展这么多年以来,药价形成的机制错综复杂,药品价格虚高虚低的原因,一方面是药品集采规制低效导致药企“铤而走险”,另一方面,也与公立医疗机构补偿机制迟迟得不到完善有很大的关系。“各层级的规制目标和规制结构是否失当,规制行动是否偏离了规制目标?”这应当成为药品集采政策制定者必须充分考虑清楚的问题。而对于药企来说,一方面应该做好全方位的价格体系维护方案,在药品出厂、流通、销售各环节做到全国一盘棋。另一方面,还是要杜绝道德风险产生,扎扎实实地把“产品价值”这一“核心卖点”锻造好,只有以价值取胜,以产品取胜,方是正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