鏟車司機甄金強搖身一變 成木雕藝人

剷車司機甄金強搖身一變 成木雕藝人

剷車司機甄金強搖身一變 成木雕藝人

一個樹根,在他的手中能化腐朽為神奇;一根木頭,在他手中能變成藝術品。他當了20多年的剷車司機,2012年他賣掉一年帶給他十幾萬收入的剷車,從頭開始學起木雕來。6年後的今天,他成了木雕藝人,一件作品能賣到幾千元,這遠不及他之前開剷車的收入,但他依然捨不得木雕這個愛好,因為從中他能獲得成就感。

他叫甄金強,今年49歲。“當了20多年的剷車司機,從沒想過有一天會轉行做木雕。”走進甄金強的工作室,百餘平方米的空間裡,瀰漫著鋸末兒的芳香,刀、鑿、斧、鋸等工具在一旁放置著,甄金強正在專注地雕刻。

一場大雪後他與木雕結緣

說起與木雕結緣,甄金強說,小時候,他就特別喜歡美術,村裡家家戶戶的圍牆及房前屋後,幾乎都有過他的“畫作”。“那時就用粉筆、磚頭畫一些花鳥魚蟲。”甄金強說,後來,一直忙於生計,他成了一名剷車司機,自己的“藝術夢”只得放下。

“2012年冬天,那年的雪格外頻繁,孩子嚷著讓我堆個雪人,我想了想就堆了一些獅子、老虎、蛇等動物。堆完後,這些動物成了社區一景,不僅吸引了十里八鄉的村民去看,還引起了媒體關注。”說起這件事,甄金強還是滿滿自豪感。

也正是這些用雪堆起的動物,一下子激發了甄金強的藝術靈感。溫度高了,雪就化了,如何才能讓作品保存得更長久,甄金強想到了木雕。

最初對木雕一無所知手 每天都是黑的腫的

甄金強說幹就幹,但起初,他對木雕一無所知,更沒有專業工具,全憑自己摸索。這個木匠送來一把刀,那個鐵匠幫著打個鑿,朋友再給個木頭墩子,甄金強用兩個多月時間,靠著這些簡單的工具,雕刻出了一件“龍鳳呈祥”的茶臺作品。“最開始不知道木雕都是用木錘,他都是用鐵錘,剛開始準頭不夠,手被砸是常有的事兒,經常是舊傷沒好,又添新傷,手每天都是黑的腫的。”甄金強的妻子劉豔吉說。

但當這件作品出現在朋友面前時,立刻引來嘖嘖稱讚,這讓甄金強信心倍增。從那以後,甄金強不僅對自家的剷車漸漸“疏遠”,還在妻子的陪伴下,專程到浙江、廣西、福建等地學習木雕技藝。再後來,甄金強幹脆把剷車售賣,成為一名“專職”的木雕藝人。

痴迷木雕只為藝術傳承

“木雕技藝講究刀法的嫻熟和線條的流暢,打牢基本功很重要。”自潛心木雕技藝開始,甄金強每天都要雕刻重複的題材,並不斷尋找木雕原料。只要在路邊看到被人遺棄的、形態較好的木頭或樹根,甄金強都會帶回家中,琢磨著雕刻成什麼樣的作品。在日復一日的練習中,甄金強的基本功越來越紮實。

“因為木雕是減法的形式,割下來、雕下來木頭就對接不上了,‘十拿九穩’才敢動刀。”甄金強告訴記者,木雕作品是在木頭裡面藏著的,看不見,也沒法畫,必須深思熟慮,每一刀都得非常有數。有時候,抱著一塊木頭看幾個月才敢動刀,一件作品短則數天,長則數月才能完成。《達摩悟道》《昭君出塞》《三打白骨精》等擺件,都是甄金強的得意作品,也獲得了多個省市獎項。

6年來,甄金強雕刻了百十件木雕,每件都傾注了自己的心血。今後,他表示要多雕刻一些精品,把這門民間藝術更好地傳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