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學習」青銅器辨僞的具體方法

「鑑寶學習」青銅器辨偽的具體方法

一、形制辨偽

一個鑑別者的頭腦裡,儲存了眾多的不同時代的不同銅器的圖像。當鑑別某一件銅器時,自然而然首先將它與儲存庫的圖像進行對照,看它與哪件銅器圖像相近似。這時就可能產生兩種情形:一是找不到與之相應的儲存庫的圖像。換言之,這種形制的器物從來沒見過。二是與儲存庫的某一圖像接近。

第一種情況包括兩種可能。或者是發現了以前所沒有發現的新的形制的銅器,那是值得慶賀的。例如早先認為附耳鼎出現在西周中期,當西周早期墓葬出土附耳鼎時,不免讓人又驚又喜。或者是一件拼湊起來的偽器,作偽者用幾件舊銅器中的殘片按自己的想象拼成一件新器,或者將真器的某一部分改造,或者乾脆另起爐灶,製作一件從未有過的形狀奇特的銅器。對於內行來說,很容易看出破綻,而一般的收藏者則容易上當。他們對每一類青銅器在各個時代的特徵不清楚,或不太清楚,誤以為是某某時代的器物而加以收購。或者以為自己發現了一件稀有的器物,產生新奇感,不再仔細觀察。物以稀為貴,作偽者以形制奇異而吸引人,來迎合收藏者的心理。

《西清古鑑》載有蟠夔鼎,它是將顱的上半截甑添加三足而成。獸耳尊則是在倒置的車鑾之柄上加兩耳及口沿。或者將鋅於倒置,據掉虎紐,加上兩耳,既可以偽作壺,也可以偽作尊。由於是拼湊或改造的,鋅於無論如何變化,其腔體與尊和壺還是有較大區別。同時添加的部分如三足、兩耳,它的成分含量不可能與原器一致,因此反映出來的地子、鏽色也不相同。

「鑑寶學習」青銅器辨偽的具體方法

商代晚期獸面紋觶

我們知道觶的特點是像酒杯,口沿是圓形的,不像爵有流口,形體不大,稍修長。用手直接持執,而沒有鋈。但故宮藏的一件商代父乙觶卻有流口有鑿,顯然不對頭。再仔細看,原來是將爵的流口和鏨安在觶上的。一般的觶可能賣不出好價。作偽者於是將其改頭換面,以新奇來招徠顧客。有的用古壺蓋作肚,用舊鼎耳作耳,用碎器片焊足,作成鼎。也有在學的口部另安一個流,冒充新器。明明是方內戈,卻又加了一個曲內,令人啼笑皆非。不少是用銅鏡來改作成商周器物。銅鏡好找且便宜,改制後的銅器價格要翻十幾倍以上。有將銅鏡鋸開,拼湊成方鼎的腹腔部分,方斗的四壁及底,或者是戈之類的兵器。由於是拼湊起來的,接痕明顯,不難分辨出來。

第二種情形是有原器或圖錄可供摹仿,偽造出來的器物與我們所見的某一件真器相似。其中有些仿器水平較高,尺寸大小及細部都與真器相差無幾,因此鑑別時要特別小心。可以掂掂分量。一般來說仿器比真器重,有壓手感。據報道故宮藏有兩件形制與尺寸大小相近的西周銅簋,一件是真器,一件是仿器,仿器高15.4釐米,寬26.7釐米,真器高15.8釐米,寬27.7釐米。仿器雖小於真器,但比真器還重420克。上海博物館藏的兩件西周銅器師兌簋,真器高22.5釐米,腹徑23.4釐米,假器高22.3釐米,腹徑24釐米,真器與偽器大小十分接近,但偽器比真器重260克。

「鑑寶學習」青銅器辨偽的具體方法

元年師兌簋

有些仿器並不完全按照原器模樣製作。作偽者為了經濟利益,加添上銘文。或者由於作偽者水平不高,或者只見到圖錄、未看到實物,在每一部分的尺寸大小與形狀上與原器有差別。我們只要細心觀察比較,可以發現破綻。

現代,尤其是近十幾年來,由於旅遊與博物館事業的發展,青銅器複製品充斥公私經營部門。其中不少青銅器從形制來看與真器惟妙惟肖,如出一轍。原因也很簡單:它們往往是在真器上直接複製的。筆者看過一些複製品展覽,其中部分作品確實很能迷惑人,如果沒有更多地看到真器的話。但是看得多了,還是能分辨出來。即使是一些較好的複製品,從整體上來看,缺乏一種生氣,顯得比較呆板。尤其在轉角處、頸腹的曲線上,或者圓轉移,或者缺乏內力。這與銅器複製者的工藝熟練程度有關,恐怕更深刻的原因是注重了形的特點,而於神韻的把握不夠。怎樣使內在的神情、韻味通過外形展露出來,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如果把一件銅器簡單地理解為不同線條組成的“器物”,那麼即便在原器上翻模,也難以達到亂真的程度。

「鑑寶學習」青銅器辨偽的具體方法

二、紋飾辨偽

不同時代的人們所穿的衣服的質地與顏色是不同的,同一時代男女老少的衣服花色也不一樣。青銅器也是如此。首先看一看器物上的紋飾與器形的時代風格是否一致。如果在商代晚期銅器上裝飾著重環紋,戰國銅器上裝飾著饕餮紋,西周早期銅器上鑲嵌金銀絲、綠松石,而商代早期銅器上佈滿三層花紋,那必定是偽器無疑。

「鑑寶學習」青銅器辨偽的具體方法

商代晚期與西周早期青銅器中,有不少造型精美、紋飾富麗者。它們往往是作偽者的對象。為了使偽作接近真器,作偽者常採取整器作偽方式,即器形、花紋均是偽造的。過去這方面作偽較佳者是北京、蘇州兩地。由於器形仿造得像,紋飾製作精細,主紋突出,地紋清晰,滿器花紋,很有迷惑力。細加分析還是能看出毛病:紋筆較死板,紋飾呆滯缺乏變化。筆者曾看到一件西周中期的牛尊的仿製品,滿器花紋。粗看尚可,但仔細觀察,紋飾線條交代不清,有些地方相當模糊,看不出究竟是什麼紋飾;紋筆柔軟乏力,缺少韻味與生氣。凡是這些斟青銅器精品為仿造偽造對象的,只要多看原器,掌握它的神韻,不難識破。尤其是紋飾,要達到原器精美傳神、令人心震的藝術境界,是很不容易的。而這正是我們辨偽的有利條件。

「鑑寶學習」青銅器辨偽的具體方法

沒有紋飾的銅器價格較低,於是作偽者便在其上加刻花紋。由於器物是真的,從形制上很容易使人上當。加上紋飾鑿刻精細,幾乎可以亂真。辨別時須注意幾點:一是看紋裡有無鏽跡。添刻的花紋,其紋裡沒有鏽。即便作上假鏽,與器物其他地方的鏽色也不一樣,而且這假鏽用指甲一摳就會脫落,露銅的本質來。二是既然用刀鏨刻,則必然留下刀痕,能看出走刀之處,紋筆決不像鑄出來的那樣渾圓,而顯出毛邊來。

一般來說,器物上紋飾越多、越複雜,價值越高。有些器物上紋飾比較簡單,作偽者選擇合適的部位加刻紋飾。據報道,故宮藏一件戰國銅盤,盤內底刻有六條魚環繞一週,其中有三條魚是後來加刻的。偽刻的魚紋筆相連無間斷,不如原刻自然,當然地子、鏽色也不對。不過作偽水平還是很高。如果沒有相當經驗,很難分清真偽。除了刀法熟練外,一個原因是偽刻的三條魚穿插在原刻的三條魚中間,圖形走向自然,佈局也說得過去。而有些增刻的紋飾則容易露出破綻。筆者曾見到一件春秋銅鼎,腹部飾兩道弦紋。這是當時鼎上常見的紋飾,很簡單。作偽者在兩道弦紋中間加刻西周中期流行的呈帶狀分佈的分尾鳥紋,與器形的特徵發生了矛盾。同時增刻的紋飾刻掉了器物原來的層面,其槽裡必無原來的氧化層,色澤自然就不同,即便作上綠鏽,也與原器不一致。

「鑑寶學習」青銅器辨偽的具體方法

戰國時期,某些青銅器上鑲嵌金、銀、綠松石以及其他物質,組成富於變幻的絢麗圖案,深受收藏、研究者的喜愛。作偽者投其所好,在器物原來的花紋上再加嵌金、銀、綠松石。有的是在商代西周銅器的紋飾上加嵌這些物質,與器物的時代特徵不符合。有的是在戰國青銅器上鑲嵌,一是留下刀痕,二是鑲嵌的水平差,沒有真器那樣鑲嵌緊密,天衣無縫。

對於飾有二層花紋的青銅器,辨偽時特別要注意地紋。商與西周真器上的地紋,如雲雷紋,鑄造得十分灑脫,自然,轉折處很圓潤。而且往往有些線條似斷非斷,似隱似現,恰恰體現了自身狀態的合理性。而偽刻的地紋,要麼是糊塗一片,要麼線條整齊、勻稱,轉折生硬。地紋偽作比較難,容易露出破綻。

「鑑寶學習」青銅器辨偽的具體方法

三、銘文辨偽

我們在前兩章談到中國青銅器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有銘文,而銘文的歷史價值很高。歷來研究、收藏青銅器者大多是王親。國戚、文人學士,其中不少是精通曆史文獻與古代文字的行家裡手,他們尤其重視銘文的研究。自宋代以來,青銅器的收藏與研究者就有一種習慣,即嗜好有文字的青銅器,更青睞有長篇銘文的青銅器。於是作偽者便迎合這種心理,大量偽造有文字的青銅器。

對銘文進行鑑別與辨認器形、紋飾一樣,必須對各個時代的不同書體風格與具體字形筆劃有全面的認識。怎樣的銘文稱得上佳作?這或許還容易道出原委。而怎樣的運筆才算得上自然不做作,就不容易體會其中奧秘。如果說對形制與紋飾的體會較多地藉助於繪畫藝術的話,對銘文的理解則需要一定的書法藝術修養。學上半年繪畫,作品能參加小型展覽會。而練上半年大字,習作不一定拿得出手。同樣,半年學習,可以掌握重要青銅器的基本形狀、紋飾,而很難在銘文方面取得相同的效果。一次文物系統一位朋友持一有銘銅爵來詢問,我們一看銘文就指出此乃複製品。不過銘文是從原器上翻的,製作得不錯。來人說他曾拿給幾位同行看,都因為銘文字體尚好而以為是真器。銘文辨偽可以說容易,也可以說不容易。說它容易鑑別是因為銘文偽作困難,不像形制與紋飾那樣可以遮醜,也就是說它極易露出馬腳來。說它不容易鑑別是因為它的特點與神韻不容易掌握。好與壞,自然與不自然的分界很難用語言準確地表達出來。說它玄,就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只有多看多琢磨,、才能辨別其中的細微差別。

「鑑寶學習」青銅器辨偽的具體方法

偽刻銘文的情況比較複雜。一種是連器帶銘文皆偽。最著名者為晉侯盤。盤內底刻銘文550字。文詞仿《尚書》、《左傳》,粗粗讀來尚稱典雅。字體仿《散盤》,又參以石鼓文。偽作水平不低,若不是書法拙劣,不失為上乘偽作。故宮所藏偽陳侯鼎,銘文作偽水平極高。粗看與真銘極相似,偽作連原銘的斷筆處也一一仿出。如果不是與原銘核對,很難判定真偽。當然字體較原銘呆板也是破綻之一。

有的則是在真器上加刻銘文。真器本無銘文,加刻銘文以牟取暴利。有些作偽者不懂得同一時代的銅器形制、紋飾、銘文之間的關係,不同時代有不同的風格,將西周時期的長篇銘文鏨刻在商代或者春秋戰國的銅器上。這樣的漏洞容易發覺。即使鏨刻的銘文與真器形制、紋飾沒有矛盾,但器表有鏽而字口無鏽,仍能看出破綻。如果字口有假鏽,則與器表的鏽色不同。同時鏨刻的字口面寬底窄,留下鏨痕,字體也由於著意摹仿而顯得過分均勻、呆板、不自然。

「鑑寶學習」青銅器辨偽的具體方法

有些兵器由於破損,只剩下有銘文的部分。作偽者便將這銘文部分鑲在偽器上。人們在鑑定時,往往注意力集中於銘文部位。當發現銘文是真的時,又忽視其他部位的辨識,極易上當。這時就要注意銘文與器形有矛盾否,兩部分的地子、鏽色是否一致。

我們曾談到清代道光時葉志洗收藏的遂啟棋鼎。原來銘文只有二行,二十四字。後來古董商為了牟利,在原銘下加刻了一百二十四字。葉志詵和當時的金石收藏家如陳慶鏞、張廷濟、許瀚等都認為是真銘,唱和以示慶祝。這就是在真銘後增刻偽銘。遂啟祺鼎是補刻偽銘較長的一件青銅器。一般情況下,由於作偽者功力所限,或者原銘文部位空隙小,補銘都不長,有幾字或十多字。還有的器底有銘而蓋已失,則根據器蓋同銘原理,在偽作的蓋內,仿器底銘文補刻之。一般來說補銘與真銘總有一段差距,細加辨識,不難分清。同時加刻的銘文的地子、鏽色也與原銘不同。

以上幾種作偽方式都是用刀刻銘文,儘管刀具鋒利,但一刀下去,就會留下用刀的痕跡。況且一道筆劃不可能只用一刀刻成,第一刀與第二刀也絕不會完全重合。這樣刀與刀的交合處也會產生比較明顯的刀痕。而商代與西周的青銅器絕大部分是用陶範鑄成的,與刻款迥然不同。即便是春秋戰國時的刻款,由於青銅器長期埋在土裡,器物表面包括字口裡形成一層氧化層,這與後世偽刻的銘文字口不同。如果在原銘之後加刻銘文,勢必破壞這一氧化層,露出銅的本色來,這與原刻字口為氧化層覆蓋是不一樣的。即便作偽者往後刻字口裡作假鏽,也與其他地方的地子與鏽色不同。

以上所說的辨偽方法是從銘文的外部形狀進行觀察。進行外部觀察的同時還要分析銘文的內在因素,比如對各時代銘文的風格、用語特點等等要有了解。去年曾有人持一西周銘文拓片來,說是器物已失,只存拓片。粗粗瀏覽,拓片上文字不很清楚。文字書體還算可以,但有些地方讀不通,頓生疑竇。忽然想起它的銘辭與《宴簋》(《三代》八、三十六、三)相仿。《宴簋》的!銘文是:“唯正月初吉庚寅,宴從碩父東,多易(錫),宴用作朕文考曰已寶毀,子子孫孫永寶用。”而此拓片文字則是“圍困園口口從碩父,作朕,多易,宴用朕文考口客寶鼎。”作偽者不懂原銘意思,將銘首時序胡亂改動,在碩父與多易之間又加“作朕”二字,文又不通。而且諸如“從”、“碩”、。朕。等字雖仿照宴簋,但仿得不像。從整體來看,全篇銘文五行共21字,其中有些字轉折時圓潤,與宴簋銘文書體相近;而有些字的轉角為方折,轉折生硬。相互矛盾,格調不統一。

容庚在《商周彝器通考》中談到,凡增減改易宋代著錄之銘辭者皆偽。如《周公鼎》銘雲:“周公作文王尊彝”,改作“公作文尊彝”、“白作文尊彝”、“周公作鼎”、“白作文王尊彝”、“公作文”。凡文句不合於銘辭體例者皆偽。如“子子孫孫永寶用”,“永”或作“作”。如《白和父鼎》,於“伯和父若曰”之下割去命詞一段,直接“乃頤首敢對揚皇君休”。又如《即月尊》,銘雲:“隹王令元年正初吉門月,作用子子孫孫永。”文義亦不通。要對銘文內容、格式進行鑑別,需要有一定的古漢語、古文字基礎。

「鑑寶學習」青銅器辨偽的具體方法

四、鑄造辨偽

我們談到中國青銅器鑄造工藝方面的一個特點是用陶範法鑄器。採用失蠟法是春秋中期以後的事情了,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絕大部分是用陶範法鑄成的。後代盛行用失蠟法,而不懂得陶範法,作偽者也用失蠟法鑄器。由於這兩種鑄造工藝過程及其效果完全不同,因此據以辨別真偽銅器很有利。在相當漫長的時間裡,人們不瞭解古代的鑄造工藝,只好憑形制、紋飾、銘文來鑑別真假。前幾節我們已經談到高明的作偽者能製作出形態逼真的青銅器來。儘管我們總結出了一套方法,但由於絕大部分青銅器面貌不盡相同,情況複雜,加上真的青銅器未必製作得好,形制粗陋、紋飾不清、銘文草率者也不少,魚目混珠,單憑形制、紋飾、銘文來鑑別還不夠。尤其是一些既沒有銘文,也沒有紋飾者,僅僅靠形制一項來判定,不能說有十分把握。而這時鑄造方面的特徵可以幫我們的忙。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幾十年來我們總結出一套鑄造辨偽的方法。這樣我們就比前人多了一項辨偽手段。這也是半個世紀以來,中國青銅器鑑定水平提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鑑寶學習」青銅器辨偽的具體方法

所謂陶範法,鑄造工藝的大概過程是:第一步按照要鑄的青銅器形制,先塑一個實心的泥模,在這上面將主幹紋飾雕刻出來。第二步在泥模上塗泥,並根據需要切成若干塊。這就是外範的分割。形制與主幹紋飾就留在外範上。分範時還要做好子母口榫卯,範上要留出澆口,留出銘文範的位置。同時底紋之類的細花紋在外範上雕刻。第三步是製作內範。因為外範是在泥模上翻出的,它們相互的間距是一致的,因此只要將泥模的表面颳去一層,這層空隙等於要鑄的銅器的厚度,問題就解決了。第四步是將內外範合在一起,從澆口將銅液灌入。銅液冷卻後,打碎外範,掏出內範,青銅器的毛坯就製成了。最後再進行磨礪加工。

從上述鑄造工藝過程可以看出:第一,外範是分割成幾塊的,因此器物鑄成後,範與範的接合處不免留下痕跡,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鑄痕。第二,有時銅液從接合處擠出來,冷卻後形成範痕。第三,有時銅液會在器物表面留下塊狀痕跡,即鑄瘤、鑄疣。這些痕跡在器物的耳、足、鑿、底或腹下更容易看到,因為這些地方隱蔽、窄小,即便想打磨掉也難。

而用蠟模法制造的青銅器則是另一副模樣。同樣它要先塑模,然後將蠟片貼在模上,它的厚度等於未來的青銅器的厚度。在蠟上雕刻花紋。蠟片不完全合縫或錯位,鑄成後會留下類似範痕的遺蹟。但這種痕跡與範痕不一樣,它是凹陷的,而陶範法鑄成的則是凸起的。同時它的表面光滑,沒有範鑄法出現的鑄痕。而作偽者往往不懂其中原由,總是把器表修飾得十分子整光潔,恰恰露出了作偽的痕跡。同時用失蠟法鑄造的銅器,由於是整模鑄造,蠟胎形成一個封閉體系,沒有出氣孔,因此銅液在灌注過程中,就有達不到的部位,儘管面積很小,但必然在表面形成細小空隙,冷卻後即形成大小不等的沙眼。翻砂鑄造的偽器,其表面也會產生沙眼。而範鑄法則極少出現這種現象。

「鑑寶學習」青銅器辨偽的具體方法

用陶範法鑄造銅器,內外範之間須有銅片支撐,尤其像器足、耳的內範幾乎被銅液包圍,在與外範之間,必須有支撐點,將內範托起,這就需要墊上銅片或銅棍。這種襯墊物往往有規律地分佈在器內,避開花紋與銘文部分。而作偽者不瞭解原理,有時把字刻在墊片上。不少偽器是用焊接法制成的,作偽者在焊接處做上假鏽,或者是先將器足的底部空出,使內、外範結合起來,而不用墊片支撐,最後再封口。這都是偽器的特徵。

如上所說,足、耳、柱、鑿裡往往殘存著陶範。由於空隙小,又在隱蔽處,一般不再將其掏出。這種範土通常是紅色和灰色,經過焙燒,很堅硬。如果我們發現器耳、足、柱或鋈內的土不堅硬,用指甲一摳就掉,就知道這是作偽者添加的泥土而不是原來鑄造時留存下來的範土。有時會看到黑色的土,與範土不同。那是作偽者在翻砂過程中加入了適量的石墨和有機物形成的。為我們辨偽提供了線索。

附帶說一點,鏽色的鑑別在當今青銅器辨偽工作中具有重要意義。有些偽造、仿造者手段高明,不僅形制、紋飾、銘文仿得像,而且範痕、鑄痕也能仿出來。這時我們就要借重於鏽色辨偽了。真器上的鏽色是經過長期在土裡埋藏而自然生成的,是一點一點、一層一層長出來的,因此它有三個特點:一是堅硬,不易剝落;二是鏽厚;三是層次複雜。比如有不少真器附著四層銅鏽;第一層是黑鏽,第二層為棗紅色鏽,第三層為綠鏽,表面一層是土與鏽結合的硬塊。而一般來說,偽器上的鏽由於生長時間短,鏽較薄,像是用顏料塗抹了一層,且比較鬆軟,容易被摳掉,層次也不復雜。有些假鏽作得比較好,鏽較厚,有層次,但分佈不自然,或者過分均勻,或者過分集中於某一部分。這都是可疑點。

總而言之,鑑別、辨偽是一項十分複雜的工作,必須綜合形制、紋飾、銘文、鑄造工藝、鏽色等各方面的特點,全面考察。尤其要多看、多比較,找出差異,總結規律,不偏頗,不武斷,謹慎從事,方能有所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