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顏」 流行了十年:愛美不是任何錯誤,但是自欺欺人是

十年前,網吧低劣的攝像頭,見證無數少女在 QQ 空間上傳了第一張自拍。

調整角度、嘟嘴、眼神流露出一點刻意的憂鬱——咔嚓一聲,這一瞬間就被定格了下來。但這並不是一張自拍 “生產” 的最後一環。在上傳之前,少女們還會打開 “美圖秀秀”,給自己的照片加上一層昏暗的濾鏡。

類似的場景,已經成為大多數人模糊的回憶。但有些信息卻被準確地記錄了下來,比如,美圖秀秀這款圖像處理軟件誕生的時間是 2008 年。如今,這款十歲高齡的軟件依然活躍,只不平臺從 PC 轉移到了手機。

也就是說,“美顏” 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在少女們的傳承中,已經流行了十年。

“美顏” 流行了十年:愛美不是任何錯誤,但是自欺欺人是

▲ 蒙娜麗莎的自拍,圖片來自:網絡

這十年,被 “美顏” 改變的用戶和產品

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的這十年,用戶們興趣變幻的速度已經讓無數產品經理掉光了頭髮。喜新厭舊已經到了怎樣的程度呢?

還沒有嘗那家網紅店的麵包,它就已經不紅了。

但唯獨在美顏這這件事上,女生們的熱情十年如一日。這些年來,不論手裡拿的是國產山寨機,還是尊貴的 iPhone X,只要拍照,就沒有辦法不 “美顏” 一下

她們不但愛美顏,對美顏的標準也越來越高。幾年前,“磨皮 + 美白” 已經能滿足大部分需求,後來必須得有 “瘦臉 + 大眼”。而現在,女生們在談到美顏的時候,還會研究——

這個 app 拍出來的妝感怎麼樣?如何利用光影拍出有質感的自拍?天哪,這個 app 太 “吃色了”,卸載卸載;腿腿腿,別忘了瘦腿……

相信上面這段話對於大多數男生來說無異於天書。是的,女生們的美顏已經變成了一項極為複雜的手藝,p 得一手好照片的女生個個都身懷絕技。

“美顏” 流行了十年:愛美不是任何錯誤,但是自欺欺人是

▲ 正在自拍的女生,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她們知道,“消除黑眼圈” 功能還能用來提亮鼻樑和臉頰,讓面容看起來更加立體。瘦臉,早就不等於 “尖尖的假下巴” 了,拉長脖子曲線,整個人立馬顯得纖細起來。

還有最近不是流行 “混血風” 嗎,提高顴骨、加厚嘴唇、再加強下鼻頭上翹的弧度,誰還不是個混血美女咋地?

“美顏” 流行了十年:愛美不是任何錯誤,但是自欺欺人是

▲ 《再造淑女》劇照

在 “顏值” 的驅動下,移動互聯網上滋生出了 “美顏 app” 的熱潮。在各大主流應用商店內,美顏 app 一直佔有較大比例。不過,不同於用戶在其他類型應用上表現出的 “精力有限”——比如,社交領域有了微信、微博後,大部分用戶不會去經營更多的社交 app。

在 “美顏 app” 的選擇上,即使已經有了固定的頭部 app,用戶們依然會不斷嘗試新的選擇。

說起來女生們也真的很奇怪,她們看不出男朋友兩條牛仔褲到底有什麼區別,但市面上流行的美顏 app 那麼多,哪家的濾鏡最顯得人溫柔,哪家的磨皮最有質感,她們總能迅速且準確地摸得一清二楚。

不僅僅是移動應用,甚至硬件產品的設計邏輯也在被 “美顏” 所改變。

如今,世面上每推出一款新品手機,其拍照美顏效果的表現,已經成為消費者做出購買決策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圖秀秀為自拍推出的 “美圖手機” 也佔據了非常可觀的女性市場份額。

“美顏” 流行了十年:愛美不是任何錯誤,但是自欺欺人是

▲Anglababy 用美顏相機自拍

照片需要美顏、直播需要美顏,以數字形式出現在互聯網上的每一分鐘,都需要美顏。

“美顏” 雖好,但也請有點兒底線呀!

美顏無處不在,這原本是一件應該被理解的事情。前不久愛範兒大聲欄目分享過《Mashable》編輯 Rachel Thompson 的一些觀點:

(用自拍和影像)表達自己的慾望並不是千禧一代的專利。事實上,藝術史專家說,這個現象已經存在很多年了。

Rachel Thompson 認為,對 “自拍” 的熱愛並不是現代人的專利。只是在過去,只有大富人家才能請畫師畫肖像,但現在,科技卻讓自我表達變得平民化。

幾百年前,有錢的貴族們會要求畫師對肖像進行一定程度的 “美化”,這跟現在的小姑娘自拍加個 “美顏濾鏡” 沒什麼兩樣。說白了,也都是嚮往更高階層的野心。誰不想要更美好的生活?

對美的追求無可厚非。而我們現代人,又因為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通過數字完成溝通的佔比也越來越大。因此,花更多的時間去打理在社交媒體上的 “虛擬形象”,是一件應該被理解的事情。

但越來越多的 “美顏作品” 在不斷挑戰人與人之間 “相互理解” 的邊界。比如像這樣的作品:

“美顏” 流行了十年:愛美不是任何錯誤,但是自欺欺人是

▲ 變形的 iPhone、多邊形輪胎、違反人體構造的事業線…… 圖片來自:@ CHRISON 作勢

但在這個過程中,除了 “照片本人” 喪心病狂的修圖行為讓人無法理解,觀眾們的審美標準似乎也被養大了胃口——他們已經無法接受一個人 “長得不像美顏後的她”。

前不久,在抖音上走紅的 17 歲女生 “溫婉” 在微博上直播,公開回應網絡上關於她的一些傳言。比如有人說她被包養,有人說她整容,有人說她輟學。“溫婉” 都一一解釋,但真正關心她說了什麼的人幾乎沒有。

“溫婉” 被網友們在直播中截出一大堆的 “醜照”,流傳在社交媒體上,供人檢視、取笑,甚至是羞辱和攻擊。

“美顏” 流行了十年:愛美不是任何錯誤,但是自欺欺人是

▲ 以上分別是抖音短視頻、美顏直播、關美顏直播中的 “溫婉”

因為有美顏和濾鏡的修飾,再加上拍攝角度的 “細心挑選”,抖音上的 “溫婉” 的確和直播中有些不一樣——她的鼻影有些重了,皮膚狀態看起來有些糟糕,臉也大了一圈。

你可以說是 “溫婉” 被罵是她作繭自縛,用 “美顏功能” 以更好的形象欺騙了粉絲。但必須承認,“美顏” 讓人越來越無法接受真實了,無論是對自己還是他人。

面對 “美顏”,我們需要多一點兒清醒

2014 年,美國 ABC 推出了一部名為《再造淑女》的喜劇,居中的女主角取材於 1964 年奧黛麗赫本主演《窈窕淑女》——一個賣花女被語言學教授改造成優雅貴婦的故事。

《再造淑女》主角也叫艾麗莎,這也是關於一個女孩被 “改造” 的故事。

“美顏” 流行了十年:愛美不是任何錯誤,但是自欺欺人是

▲ 艾麗莎, 圖片來自:《再造淑女》

艾麗莎是一個現代社會中熱愛自拍的女孩,通過精心修飾過的照片和社交網絡,她成為了虛擬世界中的紅人。但在網絡上的 “成名” 逐漸讓艾麗莎的現實生活中失控,她被同事討厭、無法真實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脫離了人群。

艾麗莎糟糕的狀態並非只存在與編劇的大腦中,現實生活中,有多少女孩能在艾麗莎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呢?

故事的後半段,亨利的出現開啟了艾麗莎的 “改造” 之路,她開始學習放下手機、真正地開始關心身邊的人、以及如何識別真心。

或許我們也應該向艾麗莎一樣,在面對 “美顏自拍” 的時候,多一點兒清醒。

另一個需要扭轉的觀念是,誰說只有膚白貌美才配得上 “好看” 的評價呢?

好在,還有不少人在鼓勵我們呈現自然和真實的自己。如果要證明這個觀點的話,可以看看這兩個互聯網時代最偉大的產品——iPhone 和微信。

在各大手機比拼美顏功能的這個時代,iPhone 依然在堅持 “拒絕磨皮美顏”。

“美顏” 流行了十年:愛美不是任何錯誤,但是自欺欺人是

▲ 自拍圖像選擇的模特兒也不是大眾所認為的 “美”,圖片來自:蘋果官網

iPhone 一直在對它的攝像頭進行升級,在 iPhone X 上,用戶們擁有了擁有比以往尺寸更大、速度更快的 1200 萬像素感光元件。但這些 “升級” 裡不包括 “磨皮美顏”。

iPhone 一直在用產品去鼓勵用戶展示真實自我的魅力,微信也有著相同的觀念。Keso 曾經在一篇文章中提到:

早期的微信朋友圈,發照片是有濾鏡的,後來的版本就去掉了濾鏡。

原因並不是因為這套濾鏡沒能讓張小龍滿意。事實上,這套濾鏡做得不錯,騰訊其他部門甚至還把代碼拿去打包成了一個獨立應用。

但張小龍堅持認為,朋友圈應該呈現每個人的真實生活狀態,即使要加濾鏡,用戶自己找工具即可,微信不應該助長這種美化。

有人曾經說過——“美顏” 不是任何錯誤,但是自欺欺人是。畢竟,活在現實中的我們沒有辦法 “自帶美顏”,想要好身材就得控制碳水的攝入量,要想皮膚光滑就好好化妝認真護膚。美顏自拍,隨便看看就好,千萬別太當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