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中國好男兒,認死不認降,戰士殉國夫人代戰,首領卻是一宦官

明朝末年,朝綱敗壞,宦官專權,地方上貪腐成分,天災不斷,民不聊生。於是到處爆發民亂,民亂更加重了人民的苦難,引發更大的民亂。北方的清人趁勢內犯,那時候可以說是內憂外患,大明朝岌岌可危。

四千中國好男兒,認死不認降,戰士殉國夫人代戰,首領卻是一宦官

明朝內亂

有民亂和外患,就要用兵,但是當時軍備廢弛,幾乎沒有可用之兵,很多所謂的部隊簡直就是擺設,根本就沒有什麼戰鬥力可言。但是要說明朝的軍隊全沒有戰鬥力,那是以偏概全,但當時能打的軍隊真的不多。有一支軍隊可以說是絕對能打,這支軍隊叫做勇衛營。

勇衛營又叫“黑虎頭軍”,由崇禎皇帝最信任的宦官曹正淳掌管。它是由朝廷禁衛軍——親軍衛改革而來。提到親軍衛,很多人都感到陌生,但如果說到錦衣衛,人們就熟悉了。親軍衛是負責拱衛京師的部隊,共分二十六衛,錦衣衛是其中之一。總之勇衛營是從親軍衛脫胎而來,是由從部隊中優中選優選出來的最精幹的將領和軍士組成。它是崇禎帝用來保衛自己的部隊,是自己壓箱底的寶貝。

四千中國好男兒,認死不認降,戰士殉國夫人代戰,首領卻是一宦官

錦衣衛

1636年,10萬清軍南犯,皇上就把壓箱底的勇衛營派到了前線,勇衛營果然厲害,一上陣就把清軍打得四散奔逃。這一仗打出了勇衛營的威名,也暫時阻住了清人南下的步伐。

但是國內的民亂正盛,張獻忠、李自成都擁有數萬乃至數十萬之眾,攻佔了很多州府縣,嚴重威脅著明朝的統治。為了平定叛亂,崇禎不得不派出勇衛營。農民軍素知勇衛營的戰力,不敢跟它接戰。

四千中國好男兒,認死不認降,戰士殉國夫人代戰,首領卻是一宦官

錦衣衛

因為到處都燃起戰火,朝廷只好把勇衛營分作兩支,分別對付農民軍。其中一支四千人的部隊負責駐守寧武關。當時李自成勢力正盛,他帶領農民軍打下西北重鎮西安之後,兵臨寧武關。

李自成仰仗兵力優勢猛攻猛打,但是守城將士沉著應戰,農民軍連攻數日,城池依然牢牢掌握在官兵手裡。李於是採取攻心戰術,派人前去威嚇:“限你們五日內投降,五日不降,定當屠城。”勇衛營豈是嚇大的,將士們依然手握兵器,嚴陣以待。

四千中國好男兒,認死不認降,戰士殉國夫人代戰,首領卻是一宦官

李自成

李自成於是調來火炮轟擊城門,城門終於被打開了,農民軍蜂擁而入。勇衛營將士寧死不降,最後全部戰死。就在農民軍以為戰事結束的時候,一支奇特的軍隊突然殺出,原來她們是守城將士的妻子,她們組織起來跟農民軍戰鬥到最後一刻。

四千中國好男兒,認死不認降,戰士殉國夫人代戰,首領卻是一宦官

曹正淳

說到最後不得不說一下這支部隊的掌門人曹正淳。北京淪陷時,東林黨抹黑曹正淳,說他開城向敵人投降,但是實際情況卻是,他早在六年以前就卸任回家了。而且到死也沒有變節。開城降敵的實際上是抹黑他的東林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