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選擇買 iPad 的用戶,Surface Go 或許也不會選擇你

正如之前爆料的,微軟在短暫賣了個關子之後,正式發佈了小尺寸的 Surface 產品——Surface Go。這款售價 399 美元起的平板電腦,是微軟目前推出的尺寸最小、也是我們能買到最實惠的全新 Surface 了。

那些选择买 iPad 的用户,Surface Go 或许也不会选择你

它的出現,不僅僅是讓 Surface 系列產品更加平民這麼簡單,更不是單純的 Surface 3 繼任者。在後者暫停更新的時間裡,微軟將精力集中在了更大型的設備研發上,如 Surface Pro、Surface Book。而如今微軟再次發力小型平板電腦,引發了一番爭論。

青出於藍者

相較於三年前定位小型平板電腦 Surface 3,Surface Go 更青出於藍。它擁有 10 英寸顯示屏,243.8x175.3x8.38mm 的三圍,整體更小了一圈。外觀上看似乎沒有太大變化,但細究則第一時間能分辨二者的區別。Surface Go 的重量約為 522g,比 Surface 3 輕了約 100g。採用雙核四線程 Intel Pentium Gold 4415Y 處理器,相比 Surface 3 上的 Atom 處理器快了 30%。這顆處理器是微軟與英特爾合作,精心調校之後的成果。雖然是奔騰處理器,但也算好馬配好鞍了。

此外 Surface Go 售價 399 美元起(約合 2636 人民幣),可選 4GB/8GB RAM,儲存空間為 64GB eMMC/128GB SSD,之後還會推出 LTE 版本和 256GB SSD 版本。

在外形上,Surface Go 保持了家族的一貫作風。比鋁合金更輕便的鎂合金外殼;依舊的 3:2 顯示比例屏幕,並採用了大猩猩玻璃;標誌性的背部支架,可開合 165 度;還有那顆 500W 前置攝像頭。可惜的是,Surface Go 把粗大的邊框也“繼承”了下來,這與 2018 年同期的許多二合一平板電腦格格不入,有種復古的感覺。

那些选择买 iPad 的用户,Surface Go 或许也不会选择你

不過最讓人驚喜的,莫過於 Surface Go 用上了一向被好評的 Surface Connect 磁吸充電接口,同時也有支持數據傳輸和充電的 USB 3.1 Type-C 接口和 micro SD 卡口。微軟 Surface 首席產品主管 Panos Panay 直到現在都對 Surface 3 的充電接口感到遺憾,如今 Surface Go 像是為此在彌補。不得不說,另一家也採用了類似磁吸電源接口的蘋果,兩年前卻將這項極為用戶體驗著想的設計取消掉,傷了不少果粉的心。

那些选择买 iPad 的用户,Surface Go 或许也不会选择你

磁吸電源接口這個好的傳統,值得一直傳承下去。

對標 iPad?非也

這個話題始終逃不過,似乎談到小尺寸平板電腦就得與 iPad 一較高下。但 Surface Go 和 iPad 根本就是兩個品類,又何談對標呢?

對於我來說,在戶外工作,最需要的就是便攜的生產力工具。因此我能看見同行、商務人士用 MacBook Air、MacBook Pro、Surface Pro、Surface Laptop,甚至 ThinkPad 等等移動辦公電腦,卻很少看到有人在外拿 iPad 來記錄會議,或者寫一篇稿件。

那些选择买 iPad 的用户,Surface Go 或许也不会选择你

我的一位摯友甚至為了追求便攜,把屏幕要求設定在了 7 英寸。但他並沒有選擇尺寸相近的 iPad mini,而買了一臺搭載 Windows 系統的雜牌機——結果可想而知,糟糕的鍵盤和屏幕顯示效果,雖然能應急寫點東西,但根本談不上“生產力”。

Surface Go 與前輩們的內核同樣,本身是一款二合一平板電腦,用二合一移動辦公電腦描述更加合適。它搭載的是 Windows 10 S 系統(可切換至標準版 Windows 10),雖然在觸摸應用軟件方面還顯稚嫩,但 PC 軟件資源已經十分健全。除了常用的 office 套件,多任務的處理是家常便飯。在用戶的面前,它更多的扮演的是便攜式 PC 的角色。

那些选择买 iPad 的用户,Surface Go 或许也不会选择你

先彆著急嘲諷“生產力工具”的定義和它的奔騰處理器。需要強大 CPU 的使用場景無非圖片處理、視頻剪輯,以及遊戲,需要這些的用戶一定不會選擇 10 英寸的屏幕吧。

當然,你得自行購買價值 99 美元的鍵盤,Alcantara 版本為 129 美元——鍵盤為了輕薄和小尺寸,設計上重新來過,最大程度保留了之前的使用體驗。還有 34.99 美元的 Surface Mobile 鼠標和 90 美元的 Surface 筆。簡單算下來,全套需要花費 622.99 美元,約合 4123.5 元人民幣。即便如此,這也是最便宜的 Surface 了。

那些选择买 iPad 的用户,Surface Go 或许也不会选择你

然而 iPad 對於用戶來說,充當娛樂影音提供者的角色成分更多。純粹的平板電腦當做“生產力工具”是一個偽命題,這一個品類裡,如今除了蘋果,還有誰在堅持呢?黑莓、三星早已沒了音信,只有小米和華為還在默默發新品。

iPad 成了平板電腦裡的一棵獨苗。最新的 2565 元 iPad 還不足以談得上生產力工具,而真正有資格談生產力的 iPad Pro,最低需要 5143 元人民幣。除了機身,你還得花 1276 元買一個配套鍵盤。配件僅僅加到這裡,就已經比 Surface Go 還要貴了。

那些选择买 iPad 的用户,Surface Go 或许也不会选择你

但我並不願意這麼比較。真正把 iPad Pro 當做生產力工具的用戶,背後有蘋果整個生態做支撐,價格並不足以說服他們改變操作習慣;而 Surface 的用戶更不會因為 iOS 豐富的觸屏 app 而更換生產力工具。

Where will Surface Go next?

Surface Go 如此平民的價格,無疑是想吸引更多的用戶。Surface 系列產品從上市以來,都頂著叫好不叫座的印象。相對於其它 PC 廠商,高昂的價格讓不少消費者心中多了幾分憂慮,如此一來,Surface 為用戶考慮的優質體驗全都被“隔離”了,更不用談口碑相傳。對於微軟來說,這不是一件好事。

那些选择买 iPad 的用户,Surface Go 或许也不会选择你

很高興的是現在微軟再次聚焦在了入門級市場。理論上來說,會有更多人開始願意嘗試 Surface 的體驗,在二合一電腦市場,不只有聯想和惠普;教育市場,也不只有 Chromebook 和 iPad。Surface Go 給了消費者多一個選擇。

至於微軟自身,他們當然更希望這款全新的 Surface 能打入教育市場,也讓更多 PC 領域的消費者知道 Surface 能帶來的便利。但是如何讓二合一平板電腦這一個獨特的品類長久地保持競爭力,是擺在微軟面前的一個大難題。

微軟從來就不缺創新力,他向來都是被模仿的對象。Surface 如此,Surface Studio 也是如此,甚至瞄準高端商務的 Surface Hub,也有跟隨者。微軟還聯手高通、聯想、華碩、電信等一系列產業鏈夥伴,一同發佈 always connected PC。隨身攜帶,隨時上網的移動電腦,指日可待。

那些选择买 iPad 的用户,Surface Go 或许也不会选择你

如今的 Surface 家族更加豐富。Surface Hub、Surface Studio、Surface Book、Surface Laptop、Surface Pro、Surface Go......就看微軟如何打這一手好牌了。

題圖及部分配圖來自 Engadget、WIRED、The Verg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