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扮醫生引誘患者,成功可獲「人頭費」……網絡醫托套路深

只要把患者帶進了有利益往來的醫院,就不怕查不出病

新華社成都7月10日電 想看病卻不知道哪家醫院好,去網上搜索諮詢,遇到熱情的線上醫護人員,不僅噓寒問暖,還積極推薦專業醫院,協助掛號就醫。你以為遇到了熱心人,卻不知掉入了網絡醫托精心佈置的陷阱。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近來,一些網絡醫托潛滋暗長,有些甚至“升級”為集團化運作,讓患者陷入就醫騙局。

假扮護士引誘患者,花一萬元做了沒必要的手術

近日,湖南長沙市工商部門接到舉報稱,一家名為“湖南男博醫療集團”的公司誘騙患者就醫。

據瞭解,這家公司組建了約400人的新媒體諮詢顧問組,諮詢顧問加患者為微信好友後,誘騙患者到長沙、衡陽、永州等地的相關醫院看病。這家公司還將與其有利益往來醫院的掛號系統鏈接到公司諮詢顧問的電腦,引導患者就診。

假扮医生引诱患者,成功可获“人头费”……网络医托套路深

記者調查發現,為吸引男性患者,諮詢顧問都用美女作為微信頭像,並在聊天中挑逗男性患者,以吸引患者到指定男科醫院看病。“聊天時經常使用一些露骨、曖昧的語言,引誘我去男科醫院治療。”

一位被騙患者說,“美女”諮詢顧問常常對他噓寒問暖。“你去看好病了我們才好繼續發展關係呀。”一些男患者被諮詢顧問這樣的“關心”打動後受騙。

一名曾在這家公司擔任過諮詢顧問的人告訴記者,“與我們有業務往來的醫院大多是民營專科醫院,其中很多是男科醫院,主要分佈在湖南長沙、衡陽、永州等地區。只要把患者帶進了我們介紹的專科醫院,就不怕查不出病。看男科病少則幾千元,多則幾萬元。”

一位患者告訴記者,“我在一名姓劉的諮詢顧問推薦下,去一家男科醫院做了前列腺常規等檢查。醫生說我有包皮炎、睪丸炎和包皮過長,做了包皮環切術、激光除疣和術後抗炎。還要我照紅外線,照一次要一千多元,一共花了一萬多元。後來去正規醫院諮詢才知道,這些手術都是不必要做的,純粹白花錢、活受罪。”

“網絡醫托具有很強的迷惑性和欺騙性,不僅矇騙患者錢財,還對患者造成傷害。有的耽誤病情,有的沒病看出病來,讓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治療。”湖南一家三甲醫院醫生說。

目前,這家公司負責人已經將公司註銷,不知去向,工商部門正在深入調查。

假扮医生引诱患者,成功可获“人头费”……网络医托套路深

資料圖/視覺中國

拉一名患者就有高額提成,醫托套路不斷升級

近來,多地時有查處網絡醫托案件。今年6月27日,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公安分局接到群眾舉報,遵義市歐亞醫院招募大量社會人員,對不特定人員進行添加聊天誘導群眾前往醫院就診,並在就診過程中通過虛構病情、誇大病情、過度治療等方式騙取群眾錢財。

目前,紅花崗公安分局已將歐亞醫院的相關涉案人員傳喚至公安機關接受調查。

2017年9月,北京豐臺工商執法人員發現,一家名為北京東方起點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網絡醫托,利用連環話術,假冒慈善機構人員和醫生身份,矇騙腦癱病患者前往與其合作的指定醫院就診。每成功拉到一人前去住院,公司員工就可獲得1000元提成。

記者調查發現,網絡醫托日益升級,呈現集團化、隱蔽化的特點,並形成完整套路:

在工商部門註冊成立公司,頂著“某某醫療集團”“某某醫療諮詢公司”的頭銜,招攬一批諮詢顧問和業務員,在網絡和微信上誘騙、引導患者到指定的醫療機構就醫,然後從中收取“人頭費”。一旦遭遇舉報或執法部門介入調查,這些所謂的醫療集團就立即註銷公司,一跑了之。

湖南一家民營醫院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有不少公司專門從事網絡問診工作,表面上是為患者“答疑解惑”,實際上是招聘了一批沒有任何專業醫療知識的醫托來“拉客”,誘騙患者到關聯醫院看病。

假扮医生引诱患者,成功可获“人头费”……网络医托套路深

資料圖/視覺中國

“有些公司專門為醫院和患者牽線搭橋,然後向醫院收取人頭費,實際上就是在賣患者。”這位負責人說。

“如果患者消費得多,諮詢顧問的提成就會高,最多可提成上千元一個人。”一位知情人士說。“湖南永州東方男科醫院是我的客戶,我曾把患者介紹到他們醫院。我們收的是小頭,這些醫院才是拿大頭,有患者曾在這家醫院花費數萬元的醫療費用。”曾擔任諮詢顧問的肖女士說。

據記者調查瞭解,跟網絡醫托有勾連的一般是男科、婦科、腦科等一些民營專科醫院。“一些民營專科醫院本身實力不夠,得不到患者的信任,管理也不夠規範,缺乏核心競爭力,為了獲取利益,往往鋌而走險,運用這類‘旁門左道’。”成都一家民營醫院負責人說。

“網絡醫托通常讓患者加微信私下聊天忽悠,或者通過一些社交平臺招攬患者,這類方式非常隱蔽,增加了調查取證難度。”四川省衛生計生委綜合監督處副處長鄧曉玲說。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工商部門管註冊,衛生部門管醫院,實際上對網絡醫托缺乏有效的監管主體和手段。”

目前我國還沒有明確的懲罰網絡醫托的法律,亟待出臺相關法規,讓基層有法可依。同時,衛生、公安等多個部門也需加強聯動,合力打擊網絡醫托和與其有利益關聯的醫院。

假扮医生引诱患者,成功可获“人头费”……网络医托套路深

資料圖/視覺中國

湖南省衛計委醫政處相關負責人認為,隨著信息化技術發展,特別是“互聯網+醫療”興起後,一些真假難辨的信息湧現,百姓難以識別。“應對網絡醫托各個環節加強監管,加大打擊力度。要對與醫托有利益關聯的醫院嚴肅追責,提高他們的違法成本。”

湖南金州律師事務所律師袁小露建議,網絡醫托破壞了正常的醫療秩序,可以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進行治安處罰。如果構成詐騙,應當追究網絡醫托的刑事責任。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等提示,網絡信息魚龍混雜,患者在網上問診需要保持清醒理性的態度,尤其是不要輕易相信網上的各種推薦,有病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董小紅、帥才、李力可)

來源|新華社

題圖|視覺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