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家權威媒體走進國家基因庫,華大回應多起熱點話題

三十多家權威媒體走進國家基因庫,華大回應多起熱點話題

走進國家基因庫 媒體溝通會

7月10日,華大集團於深圳國家基因庫舉辦了媒體OPEN-DAY活動。本次媒體開放日中,國家基因庫向來自全國30多家媒體揭開面紗。在活動現場,除了參觀國家基因庫,華大方面還向各媒體詳細介紹了華大的發展歷程,展示了華大最新技術研究成果,並就外界關注的相關話題與媒體進行了面對面深入交流。

華大成立於1999年,是全球領先的基因組學研發機構。華大通過遍佈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分支機構與產業鏈各方建立廣泛的合作,將前沿的多組學科研成果應用於醫學健康、農業育種、資源保存、司法服務等領域,堅持走“自我實踐、民生切入、科研拓展、產業放大、人才成長”五環聯動的新型發展道路,循序遞進,切實推動了基因科技成果的轉化。

據瞭解,此次開放日活動舉辦地——深圳國家基因庫——坐落於風景秀麗的大鵬半島,是中國首個、全球第四個國家級基因庫。2011年獲批籌建,2016年正式運營。作為國家基因庫的組建和運營單位,為維持國家基因庫的正常運行並持續對外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華大集團每年為國家基因庫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在參觀環節,媒體記者不僅見到了那尊標誌性的古銅色猛獁象雕塑,也在華大集團執行副總裁朱巖梅和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青年科學家金鑫的介紹下,近距離了解了血液、組織、體液、種子、微生物等多種類生物資源樣本和基因信息。隨後,大家還參觀了華大最新的測序儀。就在上月底,華大於去年10月發佈的兩款基因測序儀通過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CFDA)的審查,獲得了醫療器械註冊證。

下午2點,深圳國家基因庫501會議室,媒體面對面提問環節準時開始,華大集團首席執行官徐訊、華大集團執行副總裁朱巖梅、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青年科學家金鑫等華大集團領導和科學家出席並答記者問。問答現場氣氛熱烈,“為何選址深圳”“使命願景是什麼”“科研計劃”“‘100+’健康計劃具體是指什麼”“與南京昌健譽嘉的糾紛是怎麼回事”等業界、公眾關注的問題得到解答。

三十多家權威媒體走進國家基因庫,華大回應多起熱點話題

華大的人才戰略

三十多家權威媒體走進國家基因庫,華大回應多起熱點話題

朱巖梅副總裁講解國家基因庫概況

華大集團取得的科研成就,來自於華大科研隊伍的高效產出。20年來,華大逐步形成了一支經驗豐富且兼具科研、技術和產業的精英隊伍。目前,華大凝聚了一支超過2000人的科研團隊,華大員工平均年齡30歲,其中包括一批具備生物信息能力、尖端生物儀器研發、基因實驗室管理、基因產業推廣應用的核心人才。例如,劉心、劉健、金鑫等青年科學家。這首先得益於政府的人才政策支持,其次也得益於華大創業一代的開拓垂範作用。

在人才的聯合培養方面,華大學院碩果累累。截止至今年3月,已累計培養本科創新班學生590人,與國內外高校合作培養碩士442人、博士151人,學生在Nature、Science等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了198篇高水平文章,成功申請390項專利發明,享有102項軟件著作權。

三十多家權威媒體走進國家基因庫,華大回應多起熱點話題

金鑫博士展示華大測序儀核心研發成果

近年來,華大吸引了一批具有國際化視野和良好科研素質的老中青人才,他們產學研兼備,組成了一支各專業交叉、多領域互補的骨幹人才隊伍,既充滿科技創新精神,又具備產業開拓能力。截至2018年5月,華大集團正式在職的高層次人才為616人,其中,傑出人才1人,國家領軍人才18人,地方領軍人才6人,後備人才14人,孔雀計劃引進人才97人,千人計劃人才2人,獲博士後工作站獨立招生資格人才38人。

華大的人才團隊新老結合,以年輕人為主,充滿活力,具備國際視野。且絕大部分人既在國際一流期刊上發表過大量高水平論文,又具備一定的現代企業管理技能。

三十多家權威媒體走進國家基因庫,華大回應多起熱點話題

正面回應南京昌健譽嘉風波

在現場提問環節,華大集團領導並未迴避敏感問題,當被問及華大近日捲入的一場與南京昌健譽嘉的糾紛風波時,徐訊對事件的來龍去脈做了詳盡的說明。據徐訊介紹,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原“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簡稱”,簡稱“研究院”)作為深圳國家基因庫運營方,自2015年12月起至2017年6月止,在探索細胞存儲業務及服務的過程中,前後合計與11家第三方合作方簽訂了技術服務合同。在協議存續期內,一些合作方出現了多起違規、違約行為,對行業秩序、國家基因庫的正常運營造成了嚴重滋擾,客觀上對公眾造成了誤導。

而研究院的運營團隊主要以科研和技術能力為主,早期並沒有太多側重於商業運營,在對業務合作伙伴選擇和管理上不夠嚴謹,導致這些合作方違約情況未能得到有效的預防。

為此,華大集團在進行內部審視及檢討後,為維護深圳國家基因庫和研究院的品牌形象,同時考慮到業務的延續性,華大集團單獨成立了從事細胞存儲業務的服務機構,並著手安排與第三方合作方改簽技術服務協議。研究院不再直接從事商業運營。南京昌健譽嘉的舉報事宜就因此背景而產生。

徐訊表示,華大集團歡迎合作方通過積極正面的溝通來一同解決問題,但堅決反對惡意歪曲事實的誹謗行為。此前,華大集團方面已發佈聲明,澄清了相關事實,並已尋求法律途徑追究誹謗方的法律責任。

三十多家權威媒體走進國家基因庫,華大回應多起熱點話題

承諾“永遠不做商業地產”

三十多家權威媒體走進國家基因庫,華大回應多起熱點話題

華大集團媒體溝通會

在與南京昌健譽嘉的這場糾紛中,華大也因參與建設蘇州 " 生命健康小鎮 " 也引起輿論關注,質疑其借小鎮模式搞房地產。

對此,6 月 27 日,華大在官方微博回應稱,華大並未在江蘇參與任何房地產項目,也未曾獲得土地資源。

7 月 10 日,在此次媒體開放日當天,徐訊表示,華大集團及其控股子公司主要參與蘇州生命健康小鎮整體規劃、產業部分項目運營管理及提供相關科研支撐,並未參與小鎮的產業載體建設或商業地塊開發。" 這些年,華大始終堅持要走的路就是基因科技,房地產不會成為我們的主營業務和盈利點。" 徐訊說。

對此,華大集團執行副總裁朱巖梅表示,華大的初衷是想要推動產學研一體化,將創新元素的積聚在一起,打造屬於中國的生命科學硅谷,形成規模化的基因產業集聚區,創造利於思想火花碰撞的環境,促進學術與產業的廣泛交流合作,致力於人類 " 生優病少、健康長壽、溫飽不愁、環境友好 ",最終實現 " 基因科技造福人類 " 的使命願景。

" 我們可以承諾,我們永遠不會做商業房地產。" 朱巖梅表示,這是華大發展的使命和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