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執行力體系下的不安人生

美國詩人艾略特說,春天是一個殘酷的季節。

對不少企業家來說,這個春夏之交的日子,或許更令人難以忘懷。

今天打開新聞,各大媒體顯目的標題吸引了小編的注意力,先是萬達茂總經理徐毓於6月6日被發現在附近一處在建工地墜亡,接著,剛參加工作的22歲暖通工人小賈的遺體也於10日上午在萬達茂樓頂被發現。

高執行力體系下的不安人生

第一位徐毓,是一位擁有豐厚經歷的項目操盤手,而作為其職業生活最後一站的萬達茂,六一才剛才開業,總投資150億元,總體量120萬方。起初傳出來的是這位萬達女高管墜樓身亡,是因不堪工作壓力而自殺,但直到目前,具體死亡原因仍在調查之中。

第二位機電工:小賈,22歲。於2018年6月9日至6月10日之間與外界失去聯繫,遺體被發現於南京萬達茂樓頂空調外機附近,已確認無生命跡象。

此外,有些網上流傳著小賈是工程信息部的,負責監控視頻的,還說與萬達茂總經理徐女士死亡的事情有著連帶關係,這些都是謠言。小賈的父親稱,小賈僅僅從事空調暖通工作,不負責監控視頻。網上眾說紛紜,至今不知道這位小夥是什麼崗位。

為什麼萬達會在兩天內連續出現死亡事件?難道是。。。。。。

萬達員工墜樓事件發酵,一時間萬達商業的整體運營狀況和管理體系備受關注。

高週轉,是房地產企業經營一個公開的秘密。其要義,就是一個“快”字:快拿地,快蓋房,快出售,然後再趕緊拿地......以快貫之,循環往復

值得注意的是,萬達集團一直是一個高週轉的企業,高週轉速度遠遠大於其他同業者,其資產負債率也不低,高週轉是指必須快速拿地、快速銷售、快速回收、快速拓展新項目,就是因為萬達利潤率低,所以其才需要通過高週轉來快速回籠資金。比如18個月建成一個萬達廣場,萬達系要依靠快速建成,快速租售來高速回籠資金,然後再投入到新項目中,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循環。

高週轉不僅僅體現在18個月建設一個萬達廣場,同時還體現在相關的其他業務板塊。比如對於萬達電商的佈局要跟上商業聯動的步伐,對於萬達“飛凡”App裝機率和合作夥伴的開發等也有高要求。

“萬達是目標完成型的企業,尤其是在商業項目板塊,一般採取‘銷項法則’即完成一件事就核銷一件,然後做下一件,且每件事情都有具體的完成時間和指標。大家都看到業績壓力和盈利壓力,高週轉之下自然壓力巨大。為了達標,萬達內部執行力非常強,比如執行力三要素是時間節點、責任人、完成情況。甚至可以細化到計劃分解,費用分解,指標分解。以建設一個萬達廣場來說,所有細節都是這樣拆分,每個團隊和負責人都有具體的指標,如果到點沒有執行好,就會有綠燈、黃燈和紅燈制度來一步步警示你。所以整個體系運作都非常高效且壓力巨大。”一位在萬達內部工作多年的人士透露。其實2016年的萬達年會,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就說:“我好幾次給萬達商業建議,你們是不是在2017年底或2018年把地產改去得了,別再當地產商了。” 面對如今房產政策的多變與不間斷調控。王老闆也是不由感嘆!

高執行力體系下的不安人生

說到這裡小編不由想起一句話:生不進恆大,死不進萬科,生死不進碧桂園。與高薪相伴的,往往是高壓。

我記得馬雲說過這樣一段話:“今天很殘酷,明天很殘酷,後天很美好,可是,很多人卻死在了明天的夜裡!

祝願:天堂沒有壓力,天堂沒有KP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