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朋友是真正的好朋友?

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於有幾個有頭腦和地都很正直的朋友。

———— 愛因斯坦

要想有朋友,自己必須先夠朋友。

———— 愛默生
什麼樣的朋友是真正的好朋友?

1、在通過協同合作取得收益之後,對方是否會將收益公平地分配給你。

利益是人與人之間最敏感的問題,也是朋友間出問題的常見原因,由於利益分配不當導致多年的交情受損的例子,實在太多。

真正的朋友,不論協作開始前雙方有無契約,在最終收益分配時都會遵照公平原則,即使做不到完全的公平,也不會相差多少。

而長期的收益分配不公,並不只是友誼真偽那麼簡單,它更直接體現出分配方的為人、處世態度甚至價值觀。

“過河拆橋”和“卸磨殺驢”都不是隻體現在最後一次分配上,在之前的協作和交往中一定早有預兆。

2、協同合作時,在收益可觀且穩定的狀態下,對方是否有長期與你合作的誠意。

這一點跟第一點有點像,可以結合起來使用。

利益是最檢驗人和友誼的東西,特別是在收益可觀和穩定的狀態下。

眼光短淺的人面對穩定收益,常會選擇舍義取利,最終出現“共患難不能共富貴”的結果,從古到今,屢見不鮮,最終選擇利益獨吞和見利忘義的人,都不是真正的朋友。

3、在得知你陷入困境或行事採取賭博式行為時,會不會真正關心你的安危。

在得知你陷入困境或在行事上為了抓住機會進行賭博式的冒險行為時,真正的朋友會擔心你的安危,給予忠告提醒甚至出手相救。

這裡的關心是真正行動上的關心,而不是停留在口頭、書面和通訊工具上的關心。

現在的社會,人的安全感都不太高,都有自己的壓力和負擔,在社交領域,普遍對別人的關注度都不會太高。

但關鍵時刻,真正的朋友都會關心你的安危,給予幫助,而且基本都是真正實質性的幫助。多熱情的噓寒問暖、言辭關切,也比不上一次挺身而出,出手相救。


4、在朋友之間發生非原則性的矛盾之後,責任方是否會採取彌補過失和修復友情的行為。

做到這一點,一方面得有承擔責任的勇氣,一方面還得放下面子,最後還得承擔對方不領情的風險。

但真正的朋友,因為看重彼此之間的友情,會採取彌補過失和修復友情的行為和措施,即使好面子自己不親自出面,往往也會請中間人或其他朋友帶話或搭橋。

能放下面子主動修復友情的人,說明他看重友情,願意在友情上付出,能放下面子,心中還有朋友。

對於真正的朋友,只要誠意足夠,只要另一方不是心胸狹隘之輩,友情都能得到修復。

5、真正的朋友會發自內心尊重朋友在行為和價值觀等方面的差異。

人和人差異很大,而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基礎是平等和尊重。

但朋友之間因為彼此瞭解和熟悉卻常忽視這一點,有時出於好意的無話不談和暢所欲言,會忽略了對別人的行為和價值觀的尊重,因這方面處理不當而出現齟齬甚至友誼破裂也挺多。

真正的好朋友,未必一定要有很多共同點,但雙方的認知水平和價值觀通常會在一個頻道上。

是否在內心深處真正尊重對方的行為和價值觀的差異,是可以被感受到的。

做不到這一點,友誼很難堅持長久。

6、在得知你遇到難題、瓶頸,在對方有這方面的知識或見識時,他會不會主動給你指點和建議。

當局者迷這種情況,不少人都體驗過,人有時候真的就差那一下點撥。

有些時候,我們其實清楚地知道誰能夠幫得上自己,但我們可能不太好意思開口求助。

這時,有能力幫你解決問題的人如果能主動給你指點和建議,那他是你真正的朋友。

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很多難題都是人能否脫穎而出的關口甚至是一生的分水嶺,過去的人,從此豁然開朗;沒過去的,就繼續陷入混沌迷茫。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有些你覺得關係還不錯的朋友,在你遇到困境時卻裝聾作啞,甚至明知道答案也故意不指點你,眼瞅著你陷於疑惑和迷惘之中。

這樣的人要麼本來就不是你的朋友,要麼實際上在心中是把你當成競爭對手,而不是與你共同成長的夥伴。

7、當你被誤解的時候或遭遇不公的時候是否為你挺身而出、仗義執言。

說實話,這樣的朋友在現今的社會確實越來越少了,更多的人會選擇不公開的支持和相助,這種做法可以理解,畢竟,首先考慮自己的安危是人的本性使然。

所以這一點謹供參考,但如果你身邊真有這種具備英雄氣質的朋友,那確實是你的福氣。


8、在幫助對方之後,尤其是在多次幫助之後,對方是否會回饋你。

有些涉事未深的朋友會持有這樣的觀念:“真正的朋友給予的幫助,是不需要回報的”,而有些有心機、想把別人工具化的人也總把這樣的話掛在嘴上。

不是在宣揚社會現實,而是讓你明白:對於朋友的相助,無論是實物還是人情,理論上講都是“債”,都需要提供幫助的人花費自己的時間、精力、物質甚至金錢等成本,所以及時對朋友的相助予以報答或回饋,是一種起碼的感恩意識,是一種情商。

沒有誰會喜歡只知索取和接受,從來不做回饋的人,無論這樣的人是本性吝嗇使然,還是在其心中把朋友當工具,這樣的人都不會受歡迎,只會讓其人生之路越走越窄。

9、當你取得成績的時候,是不是真心為你高興。


在功利主義盛行的年代,太多的人把友善當作社交的面具,表面上對人熱情友好,但內心其實並不希望看到別人超過自己,甚至妒火中燒,尤其是當你取得成績的時候。

很多朋友之間在日常還保持著不錯的關係,但當某一方取得成績之後,友誼卻變淡甚至消失。

有人將之歸結為嫉妒,但可能更深層的原因是其本來與你的友誼就只停留在表層,你沒發現對方其實是視野和心胸不夠的人,沒發現對方在心中是把你當成競爭對手。

10、當你人生落魄陷入低谷時還能對你一如既往的朋友,毫無疑問是你真正的朋友。

這一點可以說是終極考驗。

當人從富有變為窮光蛋的時候,困境會真實地告訴我們哪些人是真正的朋友,而哪些人不是。

但需要提醒的是:那些困境時對你施以援手的朋友,也大多是你從前交下的朋友,其實人都是在用你以前對待他們的方式對待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