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普吉島翻船事故:驚魂之旅何以成行|新京報快評

文|仲鳴

泰國普吉府5日發生的翻船事故,讓很多國人為之揪心。據中新網今天中午12時許援引泰國媒體的報道稱,翻船事故遇難者人數目前已經上升至17人,普吉府當地警方官員稱,“這些遇難者應該都是中國人”。

而據新華社此前報道,中國駐泰國宋卡總領事館6日清晨說,截至6日凌晨4時,普吉府翻船事故已造成1名中國遊客溺亡,76人獲救,另有53人失蹤,其中50人為中國公民。早前報道稱,當地政府已多次發佈風浪提醒,遊船在有風浪預警的前提下依然出海,具體原因正待查。

兩艘遊船都是“頂風”出海,也都在返島途中傾覆;共載有中國遊客127人;事發地是熱門旅遊目的地普吉島……這些非正常的和貼近性的因素,讓這起發生在異域的突發事件在國內輿論場的關注度不斷升溫。在順著“同胞安全”的命題生成的關聯感下,很多人的神經,也被傷亡情況、事故起因、救災動態等牽動著。

泰國普吉島翻船事故:驚魂之旅何以成行|新京報快評

▲7月5日,在泰國普吉府普吉島,急救人員救治獲救遊客。圖片來源:新華社

祈禱剩下的失聯者安然無恙,希冀救援更加給力,成了人們起於“物傷其類”情感的共同反應。遇難者十多個人、失蹤者也有數十人,這些被曝出的遭逢不測的中國遊客數字,絕非統計學上的冰冷數目,而是對應著有血有肉的生命。當下救援仍在進行中,也仍處在獲救時間窗口內,期望失蹤同胞能安全地生還。

而祈禱與希冀之外,對事故原因的刨根式追問,也不可或缺。這既關涉到事故的責任追究問題,也會涉及境外旅遊安全防範與風險防控層面的教訓汲取問題。

據多方還原,5日白天泰國天氣不錯,但下午暴風雨。“風暴天不宜出海”是安全常識,依照我國的《海上大風預警等級》等標準和各地方相關規定,船舶不得在海上風力超過自身抗風等級和超航區航行;雖然出海船隻風險管理會跟其適航風力等級掛鉤,但有的地方明確,8級以上大風所有漁業船舶不得出海。泰國方面對暴風雨天氣下的船隻出海是怎樣規定的,事發時風力又有多大,以至於造成兩隻船在同一時段接連傾覆,目前還需要查證,但有些安全常識和風險意識無疑是相通的。

泰國普吉島翻船事故:驚魂之旅何以成行|新京報快評

之前的報道講到,泰國當地政府已多次發佈風浪提醒,但涉事遊船依然出海。這裡面,究竟是風浪提醒的預警級別不夠,跟船務公司之間存在信息傳達上的“斷鏈”,還是船務公司或工作人員不守規則、缺乏起碼的風險意識,亟待釐清。

考慮到涉事遊船上的中國遊客大多是自由行散客,當時坐船是進行一日遊出海項目,而暴風雨之類的惡劣天氣又可預測預報,有關方面對遊客方的安全提示是否到位,對旅遊項目又是否應採取臨時關停等應急措施,也是需要回答的疑問。

對遊客來說,安全茲事體大。而保障遊客的旅遊安全,是旅遊地與在線旅遊平臺等多方的責任。遺憾的是,在該事故中,本該由風險意識提前掐滅的“遊船驚魂”場景,最終還是上演,而那些遭遇叵測的中國遊客則成了風險承擔者。對旅遊地而言,也會承擔代價:前端的風控乏力,帶來的往往也是不菲的事後性補救成本——眼下,事發地風高浪急,搜救難度和成本都堪稱巨大。

泰國普吉島翻船事故:驚魂之旅何以成行|新京報快評

▲當地時間2018年7月5日,泰國普吉島,救援人員和醫護人員對獲救的翻船遊船乘客實施救助。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這對國內許多遊客也是提醒:眼下境外遊已成時髦的出遊選擇,但遊玩時也要將安全放在首位,對旅遊地的安全設施與風險管理情況有所瞭解,避免將自身安全寄附給“安全防範黑洞”上。這不是說,境外遊就得把安全弦繃得太緊,遭遇翻船事故只能怪自身不小心,而是說,出門在外在安全方面多長點心,很有必要。

希望這類“頂風”出海的驚魂,今後能被旅遊地、有關企業、遊客等多方用風險意識扼殺於未萌之際;希望類似的旅遊事故,也在對人禍的竭力規避中不再發生。

□仲鳴(媒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