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創業明星自殺!趙薇離場後,徒留「一地雞毛」

80後創業明星自殺!趙薇離場後,徒留“一地雞毛”

80後創業明星自殺!趙薇離場後,徒留“一地雞毛”

又一個自殺者,在熱搜和頭條推送裡闖入我們的生活。

80後互聯網創業者、萬家電競CEO茅侃侃在家中開煤氣自殺,終年34歲。

在朋友圈,茅侃侃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是,“嗯,我愛你不後悔,也尊重故事結尾。”

80後創業明星自殺!趙薇離場後,徒留“一地雞毛”

關於如何毀掉一個人,知乎上有個高贊回覆:

無條件給他一直夢想得到的東西,然後短時間內收回。

兩個多月前,他的公司萬家電競融資遇挫正面臨破產清算。這家公司的母公司萬家文化2016年底與女明星趙薇之間的收購“大戲”引發市場極大關注,在監管層的質疑和追問下,收購告吹,萬家文化被浙江祥源控股接盤,更名為祥源文化。

80後創業明星自殺!趙薇離場後,徒留“一地雞毛”

有分析稱,如果當時收購成立,子公司萬家電競將會受到更多資源支持。但最終,茅侃侃希望破滅。

(一)

對茅侃侃的印象,還是曾經媒體給出的標籤“京城IT四少”、“80後第一批創業者”。21世紀初,這個初入創業圈的小夥子,在媒體的關注下,很快得到了創業界、創投圈的廣泛關注。

茅侃侃,1983年出生於北京市,標準的大院子弟,從父親那得到第一個APPLE產品時,就瘋狂的痴迷上了軟件開發設計。為了心中所愛,兩度輟學,自行設計開發軟件,14歲就在《大眾軟件》等雜誌發表數篇文章,而此時中國的IT之風才剛剛刮起來。

僅僅是開發設計,不能傾盡自己的所有才華,很快,在2004年,茅侃侃正式開始創業。兩年後,年僅23歲的他就成為國有控股企業Majoy的CEO,與泡泡網CEO李想、康盛創想CEO戴志康、MyseeCEO高燃一起上了央視的《對話》欄目,四位“80後第一批創業者”瞬間名聲大噪。

80後創業明星自殺!趙薇離場後,徒留“一地雞毛”

2004年1月,Majoy正式落戶石景山雕塑公園,項目總投資 3億元,茅侃侃佔有20%的股份。據此推算,那時他的身家已達到六千萬元

當年的茅侃侃,在接受《財富人生》採訪時,談到“自殺”一詞。茅侃侃說,“壓力很大,但是我覺得這些壓力是我能夠承受的住的”、“沒有勇氣去死去”。

80後創業明星自殺!趙薇離場後,徒留“一地雞毛”

(二)

“京城IT四少”中,茅侃侃似乎最時尚,燙卷的黑髮,休閒西裝,牛仔褲,手機裡還時不時蹦出令人捧腹的鈴聲。2015年接受媒體採訪時茅侃侃透露,自己有逛夜店的愛好,所以他每月的花銷比其他3位似乎要多一些。“不多,兩三萬吧。”彼時的茅侃侃說得很輕鬆。

80後創業明星自殺!趙薇離場後,徒留“一地雞毛”

茅侃侃表面上是個有些玩世不恭的少年,但內心無時無刻不感覺到工作中的壓力。

“壓力是自然的事情,人做事時間越長膽就越小,實際上是因為壓力越大。就像開車,老司機事故見得多了也自然就想得多了。”說到這兒,他又笑了,“其實就算我天天想,把事情安排得再縝密,也總會有一些意外發生。”

大意外真的來臨了!2015年,茅侃侃與萬家文化成立合資公司萬家電競,並出任CEO。當時,萬家文化出資460萬元,認購46%股份;茅侃侃出資340萬元,認購34%股權,而其餘三位股東分別出資50萬元。

因為眾所周知的問題,萬家文化在2017年8月迎來了接盤者——祥源集團。

而在2017年8月新入主萬家文化的祥源控股卻與萬家電競關係緊張,分歧巨大,一面是公司創始人對於股東、員工以及相關利益方的諸多考慮,另一面卻是以萬家電競持續虧損為由,欲以資本運作的方式加速推進電競從萬家文化的剝離。

在茅侃侃看來,這在短時間內不可能實現,至少要在2、3個季度左右時間才能完成。

為了能滿足員工基本五險一金保障以及公司辦公、房租等正常運轉,今年9月底,茅侃侃還曾借到過一筆資金到公司。

10月31日,包括60位萬家電競的員工,到北京市朝陽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由於人太多,仲裁委員會專門給開了個綠色通道,早上9時開始辦理,下午5時30分都沒辦完。

11月份,據媒體報道,萬家電競資金緊張,已經欠薪兩月,打算破產清算。彼時,公司已拖欠員工兩個月薪資大約200萬元,社保也都是由員工自行墊付。當年的創業明星如今散盡身家對此亦無能為力。

外人看來,茅侃侃應該已經被磨得沒脾氣了,卻不曾想過他已經被逼到崩潰邊緣。

而當年一起成名的李想,已經連續成功創立泡泡網、汽車之家,現任車和家創始人及CEO,還參與創辦了最近爆紅的蔚來汽車,擔任公司董事。

80後創業明星自殺!趙薇離場後,徒留“一地雞毛”

高燃,當年創立的視頻網站Mysee已經倒閉,但高燃從創業圈轉入投資圈,成立了風雲資本,投了瓜子二手車等新銳項目。

和李想、高燃等人相比,茅侃侃在創投圈逐漸平淡,幾乎被人相忘於江湖。

《百家講壇》的王立群教授在講述《史記》時,說“一個男人,終其一生,最難的就是證明自己。”

對於一個創業者,真正的致命一擊是眼看著付出所有心血、承載一切希冀的事業毀於一旦。

十年前,是少年英雄;十年後,卻悽風苦雨。如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三)

茅侃侃不是第一個自殺的創業者,更不是第一個選擇從崖邊躍下的人。

2年幹出600家店、大有趕超星巴克之勢、創造業內神話、揚言要在中國開5000家店的咖啡陪你(CaffeBene)創始人姜勳,2017年7月24日下午5點46分在其位於韓國首爾瑞草區的家裡洗手間中自殺,未留遺書。

80後創業明星自殺!趙薇離場後,徒留“一地雞毛”

2017年2月,途牛旅遊網預定中心副總經理李波,因心梗猝死,年僅44歲。

2016年10月,“春雨醫生”的創始人張銳因心梗猝死,年僅44歲。

80後創業明星自殺!趙薇離場後,徒留“一地雞毛”

2016年3月,蘇州金龍總經理吳文文自殺身亡,年僅46歲,長期患有抑鬱症。

2011年,上市僅3天的萬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慶昌墜樓自殺,據瞭解他生前患有嚴重抑鬱症。

創業這種事,今天融資多少,明天又有了多少天使投資,創業者們表面上光鮮亮麗,但他們也需要承受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投資人等回報,員工等工資,還有競爭對手的步步緊逼以及輿論與資本的壓力等等。

曾有人針對242位創業者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其中49%的創業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其中佔比最高的是抑鬱症,其次是注意缺陷障礙以及焦慮症。

作為創業者,他們面臨的壓力比普通的從業者更大,真正地拿命在拼。

他們選擇了一條几乎從一開始就是逆流而行、險阻重重的道路,零星的功成名就難以掩蓋大多數創業者在靜默中被時代和市場悄無聲息地抹去夢想、雄心、尊嚴與年華的殘酷事實。

許多如今的大佬也曾被巨大的壓力所折磨,劉強東一夜白頭,任正非在華為創業維艱期決絕說:“我無力控制,有半年時間都是噩夢,半夜常常哭醒。

2013年,創新工場CEO、原谷歌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罹患淋巴癌,這場大病硬生生把他推到,也開啟了他的智慧,明白了生命該怎麼過才是最圓滿的。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這麼幸運。

每個人都會遇到人生至暗時刻,一個CEO要經歷的,就是那些讓你最想躲起來或乾脆去死的時刻。

生命,才是最大的資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