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8分,果然是年度最佳治癒系電影!

總有人會愛法國電影。在這個超級英雄當道的時代,華麗的特效,酷炫的造型,這樣的好萊塢電影不知被多少人奉為邪典電影,為之信仰,為之狂熱。而早在1957年的這法國短片《紅氣球》,那單調畫面陰冷色調中一抹鮮豔又激烈的紅,才是我們童年回憶中真正的信仰。

豆瓣8.8分,果然是年度最佳治癒系電影!

這部只有34分鐘短小而清新的小電影《紅氣球》由著名法國導演艾伯特執導。雖然短小樸素,沒有巨星、不賣大場面,甚至連臺詞都幾乎沒有,這部電影卻收穫了許多極高的殊榮,如1957年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項、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特別獎、1956年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最佳短片獎和1956年路易德呂克獎。豆瓣8.8。

豆瓣8.8分,果然是年度最佳治癒系電影!

整部影片以拍攝明信片般地細細對待取景框中的光影流離,變幻的悠揚旋律貫穿始終,為我們講述了一個詼諧和感傷並存的動人故事。 一個小男孩與一隻紅氣球邂逅的故事,短片賦予了氣球擬人化,帶有奇幻色彩,拍攝卻將這種色彩淡沒,提高真實的現實感。

豆瓣8.8分,果然是年度最佳治癒系電影!

紅色本身就是鮮明的,在西方有危險的暗示,而在東方是熱情的顏色。

在灰濛濛的天氣裡,紅氣球格外顯眼。他給小男孩帶來了慰藉的同時也隱約透露暗藏的危險,比如小男孩兒卻也因此遭遇了公交車乘務員的拒載、奶奶的氣球流放、老師的不允甚至校長的停課禁閉、教堂守衛的無情驅趕、大孩子們的圍追堵截和偷竊強搶以至殘暴破壞。

豆瓣8.8分,果然是年度最佳治癒系電影!

男孩牽著一隻紅色的氣球,雪白的線被攥在手心,驕傲地如同攥住一個約定。

他高舉氣球跑過小巷,鞋子啪嗒啪嗒地敲在潮溼的石板路上。

下雨了,他向路人借傘,把氣球小心地攏在傘下避開水滴。

豆瓣8.8分,果然是年度最佳治癒系電影!

他在橋上追逐火車白色的蒸汽,興奮地看著氣球被雲彩似的氣團包圍……他帶著他的氣球,好像並沒有察覺到它與一隻溫順小狗的不同。

氣球跟著男孩上課,跟著男孩回家。氣球看見了鏡子裡的自己。氣球愛上一隻藍色的美麗同類。影片是那麼理所當然地編織了一個童話,反而是質疑的人們不知趣了。那麼何妨心照不宣地做這麼一個奇詭的夢,夢中有一隻乖巧又頑劣的氣球。

豆瓣8.8分,果然是年度最佳治癒系電影!

短片人物的設定合情合理,正是這種合適讓主角的形象深入人心,氣球容易讓人聯想到童真,單純。

也只有對於孩子才可能把一隻氣球當做寶貝,如果讓一個成人珍愛氣球還為它撐傘,故事就失去了真實性。

豆瓣8.8分,果然是年度最佳治癒系電影!

小男孩是孤單的,不起眼的,被欺負的,當他站在女孩畫像前凝視時,他是需要夥伴的,他需要這個紅氣球,也正是這個紅氣球讓他之於別人有特別之處。

紅氣球看見籃氣球的熱切,它調戲男孩捉弄路人,它似乎也就是一個貪玩的孩子。兩者彼此的相互需求讓不同種類成為了命運的共同承擔者。

豆瓣8.8分,果然是年度最佳治癒系電影!

男孩的形象似乎也勾起了我們童年,畢竟大多數人都會有孤單的時刻,不被在乎,幻想自己有一個獨特的朋友。

之所以一個奇幻的故事,讓觀眾產生這可能就是發生在身邊的真實感,是故事"講"的好,導演將故事圓潤地用鏡像語言表現出來。

豆瓣8.8分,果然是年度最佳治癒系電影!

短片攝影並不過多的花哨技巧,鏡頭代替觀影者的眼睛,並沒有刻意製造奇幻的感覺,沒有主觀鏡頭,我們只是看著男孩牽著氣球拉近或跑遠,有時是樓上的校長,有時是街轉角的老人,觀影者就這樣被引入現實……

豆瓣8.8分,果然是年度最佳治癒系電影!

大部分時間影片的基調都是群青沾染一點點銀灰,只有一粒飽滿的正紅彷彿懸浮在昏黯水底的油珠。

就像《辛德勒名單》裡紅衣的小女孩,氣球的出現彷彿是神用手指抹開了沉晦的空氣,洩露出了生命的天真和動情。

豆瓣8.8分,果然是年度最佳治癒系電影!

片尾此處無聲勝有聲長鏡頭令人印象深刻,氣球漏著氣 ,一點點消耗萎縮,皮在慢慢緊縮幹皺,時間似乎在一點點流逝,又好像靜止,突然的一隻腳踩破,宣告了氣球命運的終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