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盒變吉他?這想像力,絕了!

電視上帥氣的吉他手正在solo,這對孩子來說簡直狂拽炫酷不過了!“I want to be a rock star!”

粑粑麻麻和寶寶DIY一把酷酷的吉他吧,讓寶寶變身成為帥氣吉他手,徜徉在“自彈自唱”的樂趣中,這也將會成為親子時光的美好回憶

紙盒變吉他?這想像力,絕了!

用簡單的紙盒做出的橡皮筋吉他,還真能彈奏噢!

安全警告:給紙盒挖洞時讓爸爸媽媽幫忙

材料:空紙盒,橡皮筋,瓦楞紙,廚房紙卷、剪刀、白乳膠

小朋友請在家長的陪伴下操作

推薦年齡:4歲+

實驗步驟

1、把紙卷一端剪出等高的花瓣狀,壓平並塗上白乳膠。另一端剪開兩個小口,插上一塊瓦楞紙片,作為吉他的琴頭。

2、紙盒粘牢,在底部中央挖一個大洞。粘上紙卷。把橡皮筋圈上紙盒,擺放均勻。

3、把瓦楞紙片折兩折,墊在橡皮筋下面作為琴碼,為琴絃振動留出空間。▼

紙盒變吉他?這想像力,絕了!

好好裝飾一下吉他,就完工啦。孩子變身帥氣吉他手了▼

紙盒變吉他?這想像力,絕了!

科學原理

小朋友們知道這把吉他發聲的科學原理嗎?

做一個很簡單的小動作,把手放在喉嚨上,然後“啊”大叫幾秒鐘,像這樣

紙盒變吉他?這想像力,絕了!

現在能感覺到喉嚨的振動吧?聲音就是是通過振動產生的。吉他是彈撥類樂器,就是靠琴絃發聲,當琴絃震動時我們就能聽到比較低的聲音。

紙盒變吉他?這想像力,絕了!

一把真正的吉他,發聲原理複雜得多。它還涉及到“共振”的原理。

紙盒變吉他?這想像力,絕了!

兩個相離比較近的物體,當一個物體的振動頻率接近或等於另一個物體的振動頻率時,另一個物體就會跟著一塊震動振動,這就叫共振,頻率越接近共振越強烈。

一些有經驗的歌手能吼碎玻璃杯也是利用了共振。陳奕迅在快本上吼碎玻璃杯

紙盒變吉他?這想像力,絕了!


HandyKid

專注藝術科技啟蒙,介紹兒童喜歡的趣味科學小實驗、科技DIY項目等。

旨在鼓勵父母用科技與藝術交融的動手做項目,寓教於樂,開發孩子的智力,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播下知識的種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