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產業思考:台灣省產業分析存儲器Vs消費級晶圓前端Vs後端

儲器營收同比增速和產能釋放的關係。這兩者的關係落在產業,那就是,2017年產業採取的是“配銷模式+惜售漲價”,2018年又採取的是“預付款”制度。

圖:NOR Flash存儲器當月營收收入同比增速Vs月度產能釋放增速

半導體產業思考:臺灣省產業分析存儲器Vs消費級晶圓前端Vs後端

旺宏電子Vs兆易創新。我們再對比臺灣省之龍頭旺宏電子Vs大陸龍頭公司兆易創新,季度收入同比和環比增速的比較。

圖:旺宏電子Vs兆易創新,季度收入,同比增速

半導體產業思考:臺灣省產業分析存儲器Vs消費級晶圓前端Vs後端

圖:旺宏電子Vs兆易創新,季度收入,環比增速

半導體產業思考:臺灣省產業分析存儲器Vs消費級晶圓前端Vs後端

旺宏電子,產品線豐富,擁有DRAM、NAND、NOR等完整的產品線,同時在高端、中低端市場的結構比例均衡,並且在非消費級市場,也就是第四次硅含量提升週期——汽車、工業、物聯網、5G等領域均有佈局,最為重要的是,旺宏電子是一個IDM,具有自主的晶圓生產線,產能掌握在自己手裡。

兆易創新,目前產品結構中,主要是NOR為主,只是一家芯片設計公司,並不具有獨立自主的生產線。雖然在產品線結構、市場和客戶結構等方面,和海外大廠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作為中國大陸本土最大的存儲器芯片設計公司,在第四次硅含量提升週期之方向——汽車、工業和物聯網等領域的開拓,GD公司依舊努力走在最前沿。

無論是收入規模,還是市場份額,或是技術創新等方面,三星、海力士、鎂光科技、旺宏電子等海外大廠在全球的領先地位和優勢,我們並不諱言,中國大陸在半導體集成電路芯片領域的不足,也清楚和正視自身仍需要提高和努力的地方,同樣也因為不足,更加需要補短板,這也就是中國半導體人在“第二次大投入”中所應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特別是2018年,這一特殊的年份,在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中國夢的關鍵時刻,種花家人建立完整的、具有獨立自主核心技術的新中國半導體工業體系、存儲器芯片戰略進程唯有更快前行。

自2017年3月正式發佈《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思考——隨筆》系列報告以來,我們鮮明的提出了

“剪刀差”和“硅週期”兩個核心邏輯,並在這兩個核心邏輯的基礎上,我們進一步提出了產業景氣路徑之“傳導圖”——買入存儲器、設備以及配套、晶圓前端製造、易耗品;迴避消費級。特別警惕降階搶奪、注重需求閉環。而通過對中國臺灣省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的分析,反過來又更進一步佐證了我們隨筆的核心邏輯的生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