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分文化意識

很久沒寫過拆分盤的文章了,今天感覺這個標題有點大,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闡述清楚,只是希望能和各位朋友做下探討。

我記得初涉拆分盤的時候看到過黃總09年在香港的培訓視頻,裡面特意強調了SMI的目的是扶平,而不是扶貧。培訓中有個案例,就是說有2個人,甲和乙。甲身價過億,但每天忙的跟孫子似的,每天都沒時間陪父母吃飯、每週都沒時間陪愛人逛街、每晚都沒時間陪孩子入睡,甚至沒時間生病,沒時間關心一下自己的靈魂和心靈;而乙每月只有幾千錢的收入,沒什麼太大的慾望,小日子過的安穩,每天安安穩穩的在家過著小日子,與世無爭。

問:甲和乙,哪個是富人?哪個是窮人?哪個人需要來理財呢?其實,這個答案不難回答:甲缺的是時間和自由;乙缺的是安全和保障。所以,拆分盤是一個扶平計劃,而不是扶貧計劃。那麼拆分盤文化應該就是扶平的使命感。拆分盤的理念、文化和精神應該圍繞著這點來展開。

什麼樣的文化就會決定什麼樣的企業。雖然文化很難用實物來做準確的衡量,但文化是一種心理契約,是一種氛圍,它具備鮮明的個性。拆分盤的文化絕對不是虛無飄渺的東西,對於一家好的拆分盤來說,文化是長久生命力的決定性因素。

拆分文化意識

拆分盤的定位應該是春種秋收,是一堂教人理財的課程,我們需要給每一個玩家去普及、去傳承到底什麼才是理財。不把理財二字弄明白,我們作為參與者,我們有沒有足夠的耐心?我們有沒有足夠時間?我們把錢放進來,把賬戶管好,該買的時候就買,該賣的時候去賣就ok了;拆分盤應該堅持用事實和數據來證明,它不能因為玩家的焦躁而去迎合任何一個參與者,也不能因為玩家的不屑而改變其初心。

最近這段時間在區塊的趨勢下,總是聽到有人在說,不要把拆分盤做成信仰了。其實我是這樣理解的,在一生中能遇到能成為一種信仰的平臺,應該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沒有信仰何談信念,沒有信念何談信心,連信心都沒有,什麼都不用談了。

能把好的拆分盤做成一種信仰,那是福氣,這個福並不是說能賺多少錢,而是內心有了歸屬感,是一種心靈的滋養,只有這樣才能去守靜,只有這樣才能不被錢牽著鼻子跑。中國人是窮怕了的民族,我們生活真正有意義的事情似乎都必須要跟賺錢有關才行,如果是整天干跟錢無關的事兒,那自我就會感覺是在浪費時間,我們都離不開錢。但,我們更應該擁抱的是自由的生活,這就是現金流收益的真正意義;而理財最難的是前期的累積初級規模期,這個時期其實就是克服急速暴富心態的時期,重新的認識和理解財富,找回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去追求真正的財富。

有時候我們真應該需要去考慮一下,到底是拆分盤慢了,還是我們的心太浮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