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記憶二:虔誠的伊斯蘭教徒

馬來西亞屬熱帶氣候,太陽毒的很熱烈,就像他們對伊斯蘭教的虔誠一樣。

馬來西亞是個多宗教並存的國家,伊斯蘭教是其國教,也到處可見宗教的痕跡。酒店廣場抑或車上的收音機,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聽見一段聽不懂音樂,像極了禱告詞;日常大街上的穿著打扮,女人幾乎清一色罩袍頭巾;男人則黑黝皮膚,穿著相對隨意;而美麗的清真寺則是伊斯蘭教不可或缺的標誌。

我不是宗教徒,但並不排斥。無論哪種宗教,信仰哪位神靈,教徒對於信仰的信仰,均有著執著的追求和無盡的執念,我內心對執念一直有著尊重和敬畏。因此,每到達一個有宗教的地方,定會到勝地去體驗感受。

前兩天在輿論圈流轉著一個事件,兩位中國年輕女士在馬來水上清真寺門口的臺階上穿著熱褲跳海草舞,在馬來引起不小風波。水上清真寺也因此緊急停止對外遊客開放。傳到國內後,瞬間網上各種聲音口誅筆伐。

我想兩位姑娘本並非刻意冒犯,也許是他們從未生活在宗教包裹的土壤上,所以不懂宗教的神聖。但古人云:愛之惜之,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對事物心懷尊重,是生存的基本要義。我們的旅行發生在事件之前,故有幸得一睹水上清真寺芳容。

馬來記憶二:虔誠的伊斯蘭教徒

水上清真寺其實對於穿著有著非常明確的規定。女士要穿著罩衫,頭巾要包裹住頭髮;男士要穿著長袍,頭帶原帽。進入殿堂需拖鞋方可入。

清真寺著落在馬來西亞亞庇,由祈禱大廳、大尖塔和陵墓三部分組成。其造型優美,大廳的屋頂外觀似一把撐開的大傘,後面有陵墓,只安葬伊斯蘭教的“國家英雄”。我們的參觀其實也只能停留在祈禱大廳的外圍,非伊斯蘭教徒不得入內堂。

寺內很安靜,人也並非想象那麼多。行程很短暫,我沒有辦法進行深入參悟,僅置身其中赤腳接觸著冰涼的地板,環顧周圍的壁畫,看著教徒虔誠禱告,儘可能去感受。

這裡有強大的磁場,聯繫著世界各地的人們。聽說,世界各地的教徒,有機會的都有會來到這裡禱告。宗教無國界,他們也許會說著不同的口語,無法通過言語直接進行交流。但是意識思想對信仰的一致,可以讓他們穿越空間和言語隔閡,到達同一個地方,做同一件事。我想那一刻,彼此心靈相通的。

寺門口的孩子是無意間拍到的。

馬來記憶二:虔誠的伊斯蘭教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