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淺悟:好員工是「夸」出來的還是「罵」出來的?

說好員工是“誇”出來的很多,但在實踐中也有“罵”出來的好員工的例子!


1、“罵”出來的能耐!

先講個自己的親身經歷:

記得20多年前,我剛入職參加工作的時候,領導安排我寫一份材料,我熬夜查資料、反覆修改,自己覺得非常滿意,就交給了領導。領導看了,一臉不屑:將材料撕個粉碎:拍著桌子嚷到:這寫的什麼?你也入職幾個月了,怎麼一點長進沒有?寫出來的東西一股子學生腔,還能不能幹點事了?你要不能幹,我換個人幹!

我心裡一陣緊縮,臉漲得通紅,滿頭是汗,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覺得自己怎麼就那麼笨?對得起土裡刨食供我上學的父母嗎?嘴上只能說:對不起領導,我以後一定努力,您說問題在那兒,我保證準時改好!然後恭恭敬敬拿起紙筆,記錄領導交代的細節,然後熬了一個通宵,不厭其煩的修改完善。第二天上班後,小心翼翼的遞給領導!非常萬幸,過關了!

後來,這位領導調任更高職務,有幾次見到他都會說到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的事,他總是引以為豪的說:小X啊,你還記得當年不?我撕你的材料、扔你的稿子多少回?吵你多少回?要不你怎麼能成才呢?你的本事是我給你吵出來的!

其實,誰知道我那些年是怎麼過來的,誰知道我內心經受了怎樣的掙扎和折磨!誰知道內心一萬隻羊駝奔騰不息的感受是怎樣的?

2、“誇”的作用實在是有限

有句比較流行的話“好孩子是誇出來的”,意思是在孩子的教育中要進行讚美式教育,多誇孩子的優點,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我還是認同的。但應用到工作環境,語境不同,我就不能認同“好員工”是誇出來的這個觀點。

“誇”員工肯定有積極正面的作用,但屬於錦上添花式的,能夠起到暫時的鼓舞作用,但不能從根本上提高員工的業務技能和抗壓能力,特別是獨當一面幹大事的能力。對於自制力強強的員工還好,如果是一些只能誇不能批的“順毛驢”員工,你的誇獎和讚美反而會適得其反,讓他更覺得自己了不起。還有一些“玻璃心”的員工,連一點批評都接受不了,怎麼去扛事、怎麼去幹事?

整體上,我還是偏向於贊同“罵”的作用更大一些,尤其是對一些基礎好、自制力欠缺的員工,要用好這個武器,倒逼他迅速成長,對他個人也是大有益處。當然,這個“罵”並不是猶如人格尊嚴的“辱罵”,而是嚴厲的批評和施加壓力!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種獎懲嚴明的制度機制,好的不僅要“誇”還要獎,不好的不僅要“罵”還要罰!

好員工是誇出來的還是罵出來的? (單選)
0
0%
誇出來的,讚美才能出人才!
0
0%
罵出來的,有壓力才能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