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老股民深度分析:別把大盤看得那麼重

無論是股評家還是想成為股評家的人,無論是股民還是想成為股民的人,似乎都對大盤情有獨鍾。兩個“麻友”見面聊的最多的是打麻將的技巧,兩個“車手”見面聊的最多的是駕車的技巧,兩個家庭主婦見面聊的最多的是買家庭必需品的技巧,而兩個“股友”見面聊的最多的卻不是炒股的技巧,而是大盤。在他們看來,只要大盤漲,自己就能賺錢。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20年老股民深度分析:別把大盤看得那麼重

近來很多人寫股評寫得很神,預測壓力點位不是說5500點,而是而是說5486點;預測支撐點位不是5300點,而是5313點。筆者愚鈍,雖然是證券專業科班出身,但也實在無法弄明白這些點位是通過什麼計算出來的。KDJ、MACD、布林線、傻瓜指標、威廉指標、黃金分割、量能指標、心理指標一個一個試探過去,結果沒一個吻合。想必是有自己一套獨特的分析軟件和分析指標。

我們承認技術分析在某一特定時期和特定股票上面有一定作用,但我們知道,技術分析都有一定的假設和前提條件,如果脫開了這些假設和前提條件,那麼其意義基本等於零。尤其是對於目前處於大牛市的大盤,更加沒有作用。因為我們目前的市場不同於以往任何時期,隨著超級大盤股的日益增多,結構性變化是深層次的,主力想要控制大盤已經不是那麼容易,散戶的增長也一定程度上左右著大盤,再加上敏感位置的敏感政策,用單純的技術分析去判定大盤的頂部,理由顯然不夠充分。

20年老股民深度分析:別把大盤看得那麼重

我們這樣說,不是為了把技術分析一棍子打死,而是為了證明:花過多的筆墨去描述大盤就好比打麻將的人討論怎樣把麻將聲音砸的抨響一樣沒有意義。最簡單不過兩個例子:

第一,5.30開始到現在,有些個股早已翻倍,而有些個股還在水深火熱之中。翻倍的個股中有些繼續在漲,而有些則開始調整。處於水深火熱中的個股有些在補漲,而有些仍然死氣沉沉。大盤還是那個大盤,個股卻未必是那個個股。4335點到5400點,至少也有20%的漲幅吧,即使對於大盤進行了準確判斷,您的收益是否達到了20%以上呢?

第二,從4000點到5000點正好是花一個月(7月23日到8月23日),而從5000點到5500點,也花了一個月(8月23日到9月21日),為什麼那1000個點這麼容易漲,而現在連5500點都衝不過呢?很多股民急了,很多股評人士有用武之地了,於是分析大盤的點位說得頭頭是道,就好像大盤是他操控的一樣。技術分析能夠分析出點位,但必須有基本面及政策面的配合;基本面和政策面則只能算出大體的方向。單純從技術面,如何算出點位?這種事不是神仙還真做不來。即使一不小心神仙附體算出點位來了,有多大用處呢?大盤漲,個股一定全漲嗎?大盤跌,個股一定全跌嗎?

20年老股民深度分析:別把大盤看得那麼重

大盤永遠是個虛擬的東西,而賺錢和虧錢才是實在的事情。筆者認為最重要的是對板塊的選擇和個股買賣點的判斷,這樣的意義或許更大。恕筆者功底有限,雖然一直在嘗試,但仍不能很好地把握板塊和個股的動向,希望有這個能力的朋友不要吝嗇自己的武功,展示幾招出來,我們即使學不到,至少可以開開眼界。而作為最正宗的散戶的我們,大盤是要看的,但不要過於看重,能知道大盤的大體走向就可以,更本沒有必要去追問大盤能漲到多少點。

與其把時間浪費在研究大盤上,不如把時間研究在板塊和個股上,更不如把時間放在操作、選股、心態和理念的研究上面。這就好比與其研究烏龜和兔子誰能贏得比賽,不如去研究烏龜怎樣才能跑贏兔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