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節目標配到內容創作升級,綜藝後期體系如何玩出新花樣?

2018年以來,國內文創產業如火如荼,影視後期製作無疑是最具代表的文化創意產業之一。

以綜藝為例,隨著《王者出擊》、《國家寶藏》、《機器人爭霸》等新類型綜藝的湧現,後期製作成為綜藝節目“吸睛利器”,腦洞大開的創意對節目情節做相關提示的同時,更增加了趣味性、可看性、記憶點。

從節目標配到內容創作升級,綜藝後期體系如何玩出新花樣?

從節目標配到內容創作,在追求視效、聲效等技術手段的同時,又要保持對內容的敬畏,綜藝後期如何玩好新花樣?創意經濟提速,如何構建影視製作產業鏈生態?

日前,指尖綜藝榜探訪了國內一線影視後期製作公司——星馳傳媒,對話星馳傳媒CEO朱化凱、首席內容官鄧安江,走進綜藝後期製作的“創意魔法”。

從節目標配到內容創作升級,綜藝後期體系如何玩出新花樣?

星馳傳媒CEO朱化凱

創意源源不斷,花樣時時翻新

團隊和經驗是核心競爭力

“在一個收緊的綜藝市場大環境下,我們對於平臺、製作團隊以及節目本身的創新度方面要求越來越高。”朱化凱向指尖綜藝榜介紹,基於此前的積累和沉澱,2017至2018年以來星馳傳媒在綜藝後期製作領域勇於嘗新,出色完成了一些新領域的綜藝後期製作,對於團隊而言,面臨壓力的同時也碰撞出各種創作火花。

比如全球首檔遊戲IP自主研發的實景真人對抗賽《王者出擊》,一期CG量超過以往節目一季。炫目的後期特效遍佈每一個攻防動作和局勢變化,可以稱得上是“5秒一特效”。星馳傳媒在原有的製作流程體系上升級,摸索出一套適用於操作大體量CG綜藝節目的流程管理方法。

從節目標配到內容創作升級,綜藝後期體系如何玩出新花樣?

此外,融合了傳統訪談、小劇場、紀錄片等多種節目形式的《國家寶藏》,後期製作可謂是“錦上添花”,讓傳世“重器”走下神壇,“進入”年輕人的生活。

而在所有的影視拍攝中,孩子和動物最難把控,星馳傳媒迎難而上,從後期製作切入內容自制,與騰訊聯合出品的國內首檔星寵真人秀《萌主來了》,憑藉精良的製作突破9億播放量,在垂直類節目中脫穎而出。目前,《萌主來了》第二季也在籌備當中。

從節目標配到內容創作升級,綜藝後期體系如何玩出新花樣?

隨著後期業務板塊越來越成熟穩定,業務體量逐步增大,星馳目前的後期力量一季度內同時可平行承製3檔大體量節目。除了《奔跑吧》系列,星馳傳媒在2018上半年還承製了推理類真人秀《我是大偵探》,以及“S+級”超級網綜《機器人爭霸》。朱化凱用“忙碌”來形容目前公司高速運轉的狀態。

從節目標配到內容創作升級,綜藝後期體系如何玩出新花樣?

“在後期製作的經驗上面來講,我們積累了大量的製作經驗,這些寶貴的經驗是基於國內最優質的大體量節目上實踐出來的,這種經驗能保證整個項目更安全、更有效的去提升節目的品質和質感。”在朱化凱看來,經驗是綜藝節目後期製作的“秘鑰”,項目積累的經驗可以預判新節目後期製作的整體思路,同時也是公司最核心的市場競爭力。

從節目標配到內容創作升級,綜藝後期體系如何玩出新花樣?

如今的綜藝後期市場已經不是拼剪輯能力、包裝能力、製作水平,而是在拼後期製作團隊對節目的理解、預判、把控,這就是經驗積累的力量,這也是星馳目前最大的優勢。

後期的最高境界是對內容保持敬畏

伴隨著戶外真人秀節目近幾年的勃興,綜藝製作的功能和地位被不斷強化。在接受採訪時,星馳傳媒首席內容官鄧安江提出了一個“叛逆”的看法。

“傳統已經有些固化的後期製作模式,顯然已經無法與現在的觀眾相適配,削減剪輯痕跡,是綜藝後期製作在今後應該著重去考慮的問題。”鄧安江指出,如今後期製作在整體綜藝節目製作中過度被強化,已經有點喧賓奪主。

從節目標配到內容創作升級,綜藝後期體系如何玩出新花樣?

星馳傳媒首席內容官鄧安江

鄧安江又強調,綜藝後期行業是到了該迎來轉變和突破的拐點了,將後期“藏”起來,才是真正對後期製作團隊的考驗。

“真實性是剪輯的前提,諸如拼貼、挪移、重新組合等蒙太奇手法是綜藝剪輯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但一切都是要在保證真實的前提下去完成。如果硬要通過素材去捏造一些情節和人設,觀眾一定不會買賬。”鄧安江說這也是近期藝人手撕剪輯事件頻發的原因。

以《奔跑吧》為例,今年的後期製作依舊由星馳團隊來操刀,連續操作四季,鄧安江表示,今年最大的一個創新之處就是拋棄傳統的炫技思維、套路化的剪輯方式,在故事敘述上對自然流的迴歸。

從節目標配到內容創作升級,綜藝後期體系如何玩出新花樣?

鄧安江進一步指出,所謂的自然流的剪輯方式,就是不讓觀眾感受到太多的剪輯痕跡,進而更好地沉浸到劇情當中去,剪輯師藏得越好,觀眾對故事的感受就越好。

隨著綜藝節目市場環境的改變,星馳傳媒在綜藝後期製作理念上也更新迭代。在鄧安江看來“精品化和風格化一定是未來幾年綜藝節目的發展的必然。在追求視效、聲效等技術手段的同時,也不能放棄對內容的敬畏,剪輯製作技術與內容恰到好處的交融,節目才出彩。”

涉足短視頻、網劇、電影

“我們其實是一個生產內容的公司”

網綜、網絡劇、短視頻等新內容載體已經成為當下熱點,影視產業鏈也已經非常明晰到包括投資、內容創作、執行、製作、傳播等各個環節。

“如果後期是一個百億市值市場的話,內容肯定是一個千億、萬億的市場。”朱化凱視野中的星馳不僅僅只是一家後期製作公司,更是要做視頻內容的“生產者”。

一方面,往前端走市場會更大;另一方面,後期製作本身離內容非常近。“我們一定是要往上游去拓展,只是說節奏不同。”朱化凱說。

“不管是做綜藝節目後期製作,還是節目內容策劃,以及短視頻,其實都是在生產內容,我們其實一個生產內容的公司。”朱化凱向指尖綜藝榜介紹,星馳正在拓展一些新的業務板塊,包括影視劇後期製作,以及內容層面新節目、短視頻、網劇以及電影的研發和推進。

比如星馳正在策劃的一檔語言類網綜,對於這檔節目的差異性和創新點,朱化凱透露,節目以95後互聯網受眾為核心受眾,以新銳話題觀點討論為內核,聚焦95後生活方式,走年輕化風格。朱化凱表示,生產偏年輕化的內容更適合星馳的調性。

從節目標配到內容創作升級,綜藝後期體系如何玩出新花樣?

而在研發新節目星馳有自己的邏輯判斷,即首先內容能不能做出來?往下沉澱的空間有多大?再往下變現的空間有多大?如果這套邏輯行不通,這個節目可能就不動。朱化凱指出,任何一個節目肯定是要按照產業鏈的邏輯推進,不然市場價值就會偏低。

在短視頻領域,星馳將推出《心理黑科技》系列精品短劇;此外還涉足電影、影視投資、影視劇後期製作領域。

對於綜藝後期與影視劇後期的差異性,朱化凱表示,影視劇在專業技能要求方面更強,影視作品的導演意識更強,而綜藝節目更講究團隊意識。

“星馳模式”讓影視後期工業化生產體系標準化

星馳傳媒作為中國綜藝後期產業化和專業化的主要參與者和推動者,一定程度上也不斷定義著中國真人秀節目的後期製作方法和標準。無論從軟硬件配套、技術研發、管理理念、人才輸出上都需要不斷的提升形成一個完整、高效的後期生產工業鏈。

“後期製作技術工種越來越細分。”朱化凱向指尖綜藝榜介紹,根據剪輯師的能力、特長、喜好匹配承接項目,星馳憑藉的是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和團隊分工協作。

比如在剪輯端,有適合做戶外真人秀節目剪輯,也有擅長棚內綜藝的剪輯師;在特效端,有三維動畫師、二維動畫師、手繪師等,包括調色、音頻,行業分工越來越細化,專業化程度也越來越高。

影視後期製作工藝是一個多工種、多環節協作的工業化體系,如何妥善快捷地進行流程管理?如何儘可能提高生產效率,同時又能提供儘可能豐沛的藝術創造力,同樣是影視後期製作體系發展的核心需求。

為此,星馳搭建了科學有效的人才梯隊管理模式,對員工進行一定的職級劃分和晉升空間,通過M級、P級的分級,有清晰晉升渠道的同時,滿足項目的後期生產,人員匹配、管理機制,從上游的創作開始,完成一個環節進入下一個環節,形成體系,不斷匹配專業的團隊,提供專業的製作服務化流程。同時星馳學院也不斷為後期行業培養優質的剪輯師。

從節目標配到內容創作升級,綜藝後期體系如何玩出新花樣?

影視製作所謂的工業化生產,就是專業化、規模化的製造,依靠大規模、精專細的分工構成一條流水線,才能帶動整體效率和品質的提升。而從創意到成片,一部精品作品需要正常的製作週期,影視製作市場也需要細分工種後才能成熟。無疑,經過5年的積累沉澱,星馳的“人才管理模式”與“項目匹配模式”為行業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借鑑。

從節目標配到內容創作升級,綜藝後期體系如何玩出新花樣?

從節目標配到內容創作升級,綜藝後期體系如何玩出新花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