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电影音乐叫韦斯·安德森

「影乐志」ID:SoundtrackM

和我们一起,关注电影音乐一百年

文 / 孙新恺

法国作曲家亚历山大·德普拉(Alexandre Desplat)与美国导演韦斯·安德森(Wes Anderson)也许是近年主流电影里最为人称道的导演+作曲黄金搭档。

安德森早期的作品,是由新浪潮乐队DEVO的主唱与键盘手马克·马瑟斯鲍夫(Mark Mothersbaugh)配乐的。但是从《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起,到今年的《犬之岛》,作曲一席交付给了德普拉。在这四部作品中,两人完美的音画搭配一步步把安德森奇思妙想推向新的领域。

有一种电影音乐叫韦斯·安德森

《犬之岛》剧照 ©️ Fox Searchlight Pictures

色:画上的颜色,乐中的音色

每一部韦斯·安德森的电影,都是一场极致缤纷的“色”泽大观。作曲家德普拉把这个独一无二的映像世界称为“韦斯世界”。忧郁、喧闹、即逝的喜悦、童真,对德普拉而言,这些都是“韦斯世界”中的色彩。

色也指的是显色,是《穿越大吉岭》的蔚蓝,是《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的橘红,是《月升王国》的淡绿,是《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嫩粉。

色还指外色,是我们能通过五感认知的无尽细节。在他的考究的场景设计中,一包香烟、一盒果汁、一顶军帽、一幅油画乃至一袋垃圾,背后都都饱含安德森的思考与情趣。

为了塑造这种精致的色泽,德普拉在创作上有着贯穿每一部安德森电影的固定手法。

有一种电影音乐叫韦斯·安德森

作曲家Alexandre Desplat ©️ 网络来源

首先,为了体现每一部作品中独到的世界,为每部作品建立一套专属的乐器搭配,以呈现相符的声音景观。安德森往往会用选取现成的音乐为他提供灵感,不难发现,德普拉每一次都把握得十分精准。

在《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里,一首乔治·布恩斯(George Burns)于50年代为迪士尼节目创作的《The Ballad of Davy Crockett》便奠定了配乐里美国民谣的气质,班卓琴、吉他、低音提琴、小提琴立即呈现出田纳西州的田野生活。

有一种电影音乐叫韦斯·安德森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剧照 ©️ Fox Searchlight Pictures

在《布达佩斯大饭店》里,维瓦尔第(Vivaldi)的《鲁特琴与拨弦乐器协奏曲》奠定了这部作品中弹拨乐器的主导地位,德普拉使用了大量的曼托林、匈牙利扬琴、吉他等民间色彩强烈的音色,构建出这部欧洲衰落史的音乐景观。

而早坂文雄在《黑武士》配乐中使用的男低音吟唱、低音萨克斯管、篠笛以及太鼓直接成为了《犬之岛》的音乐色块。

有一种电影音乐叫韦斯·安德森

《布达佩斯大饭店》剧照 ©️ Fox Searchlight Pictures

除了按照韦斯·安德森的构思去为影片用乐器着色,德普拉还有一个在四部作品中都有体现的考究——小编制乐队。安德森那细微精致的布景与大编制的交响乐团的演奏从来都是格格不入的,因此德普拉尽量缩小乐团编制,在声音上符合这种细节尽显的风格。

除了上面所提的乐器皆为独奏外,他也会尽量删去传统交响乐团中的乐器。在《月升王国》的闭幕曲中,他与安德森模仿了一把片头使用的本杰明·布里顿(Benjamin Britten)的《青少年交响乐队指南》,随着音乐的演奏,旁白介绍每一种出现的乐器。

有一种电影音乐叫韦斯·安德森

《月升王国》剧照 ©️ Focus Features

若留心聆听,会发现每种音色都仅仅是一把乐器的独奏。传统管弦乐团中的弦乐组是乐器量上重复得最多的一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各十余把,很大程度上提供了管弦乐的厚重感。

因此,在四部德普拉为安德森创作的配乐里,他都完全移除了管弦乐团的弦乐组,以此保持小格局的音乐听感。

气:画上的空间,乐中的时间

韦斯·安德森自成一派的镜头语言,让他的电影有着十分个人化的气质。这种气质体现在他对轴对称的极致追求,只要有机会一定让构图五五对开;这种气质也体现在他平移的运镜轨迹,让立体的空间呈现出平面感。这种气质还体现在他抛弃反打拍摄,采用正面镜头记录的对话,宛如打破演员与观众之间的第四堵墙。

这些贯穿安德森电影的手法,体现出的导演对结构工整与节奏行进的强烈掌控。而音乐无疑对结构工整与节奏行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一种电影音乐叫韦斯·安德森

《布达佩斯大饭店》剧照 ©️ Fox Searchlight Pictures

作曲家伯纳德·赫尔曼(Bernard Herrmann)以及卡尔·施塔林(Carl Stalling)的影响,在安德森的电影中随处可见。前者为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 )创作了一部部经典的悬疑片配乐,而后者则让兔八哥、达菲鸭等《乐一通》(The Looney Tunes)的喜剧动画永垂不朽。安德森曾多次表示这两位作曲家对他使用音乐的方式有着莫大的启发。

赫尔曼在考虑电影大局时,对何时该加入配乐有着一套标准。比如,在对话进行时尽量不用音乐打岔,在镜头内容缺乏足够动能时则让音乐助一臂之力。在希区柯克的电影中,音乐的用量往往节制,但一旦出现,则大放其彩,毫不掩饰其始与终。

与很多现代电影尝试让音乐淡入淡出不同,德普拉为安德森影片配乐时,蓄意参照了赫尔曼的方式,起始之时往往能立马捕捉到观众的注意力,而常常采用的戛然而止手法,也起到了再次强调音乐存在的效果,还能立马吊起观众胃口。这种音乐上强烈的起于止,以及乐段与乐段间的空隙,起到了在大跨度上驾驭影片节奏的作用。

有一种电影音乐叫韦斯·安德森

Alfred Hitchcock与Bernard Herrmann ©️ 网络来源

而另一位前辈——施塔林,则是“米老鼠式配乐”(Mickey-Mousing)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旋律写作、配器、节奏都能与画面上复杂的动作保持一致,时而刻画、时而拟声。这样的手法在分秒之间的微观上,让音乐牢牢掌控着影片节奏。

节奏本身的定义,可以说是在时间上的特定分隔点。然而,从生理上而言,人的双眼能较好把握空间的节奏,在掌握时间上的节奏时,却不如双耳来得灵敏。因此,镜头与镜头间的切换节奏,往往就会被画面上繁多的内容所掩盖。这时候,音乐便起到了突出镜头节奏的作用。

有一种电影音乐叫韦斯·安德森

《乐一通》经典形象与音乐 ©️ Warner Bro.

回溯德普拉为安德森创作的配乐,不难发现,虽没有直接照搬“米老鼠式”配乐,但很多曲目中都少不了节奏感突出的声音,若不是打击乐,便是音色清脆的乐器提供源源不断的节拍点: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中,四处都铺垫着爵士鼓;《月升王国》中,一个由八分音符组成的竖琴固定音型宛如节拍器般贯穿了配乐。在《布达佩斯大饭店》里,节奏的呈现更是精彩纷呈,爵士鼓的刷子、铃鼓、军鼓、定音鼓、三角铁、扬琴固定音型、低音提琴拨弦乃至拍手,都在一丝不苟地为镜头提供着强烈的节奏感。在最新上映的《犬之岛》中,德普拉更是利用日本文化的背景,用太鼓作为配乐的主体,构造出一部由隆隆鼓声构建而成的听觉盛宴。

这样强烈的节奏内核,还起到了另一个作用。安德森侧拍、正拍、平移的镜头,很大程度上把立体空间压缩成了舞台式的平面。一组组这样的镜头剪辑到一起,呈现出的视觉叙事缺乏了我们平时习惯的流淌性,而节奏感强烈的音乐宛如胶合剂,把它们串联到一起,填补了这种流淌性的空缺。

有一种电影音乐叫韦斯·安德森

导演Wes Anderson ©️ Andrew Eccles

德普拉与安德森之间其相互提升的合作,在当今的导演与作曲家搭档中是十分罕见的。

没有安德森在每一部作品中为他提供各种灵感诠释,德普拉怕是难以抓准安德森影像的核心。没有德普拉在音乐音色与节奏上精妙的拿捏,安德森的电影怕是会暗淡三分。

但两人在一次次创作中都实现了音乐与画面完美契合,塑造出一个个令人过目、过耳不忘的色气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