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罰者》:漫威的音樂野心

「影樂志」ID:SoundtrackM

和我們一起,關注電影音樂一百年

文 | zephyrus

漫改影視作品,除了《雷神3》與《正義聯盟》這兩部電影以外,討論最多的漫畫改編題材影視肯定是網飛製作、迪士尼漫威出品的電視劇《懲罰者》(Punisher)。

《懲罰者》:漫威的音樂野心

《懲罰者》海報 ©️ Netflix

《懲罰者》電視劇直到播映前半個月才確定日期,從懲罰者角色在《夜魔俠》第二季裡亮相、到宣佈立項拍攝以來,一直在和觀眾與粉絲玩解密的遊戲。而宣傳期的最大一個煙霧彈,莫過於預告片中的插曲,Metallica的《One》。

其實仔細聽,除了後程音樂風格的不一樣以外,歌詞和前奏還是很符合這部劇裡罰叔天煞孤星的形象。

觀眾都認為《懲罰者》會像預告描繪的那樣,是一部充滿血腥暴力動作場面的爽片。而網飛這次居然劍走偏鋒,用紮實的劇情片手法講述了懲罰者的復仇之路,雖然劇中動作場面依然精彩,只是這並不是本劇的重點了。這種製作安排其實挺像去年的電影《金剛狼3:殊死一戰》(Logan),一位在觀眾眼裡同樣能和暴力劃等號的角色,成片卻是以感人的劇情為主,動作場面只是這個角色形象描寫的一部分了。

多年多部電影經歷的金剛狼Logan,謝幕演出這麼走心當然能夠贏得觀眾喝彩,而懲罰者 / Frank的個人劇集一上來就用這種敘事手法,方式卻顯得簡單粗暴。相比首次出現在《夜魔俠》第二季裡彷彿潛伏的野獸,時刻等待出擊撕裂敵人的懲罰者,單人劇裡的他拿起了吉他、講起了笑話,打造鐵漢柔情的人設的意圖過於明顯了。

而吉他,就順理成章的成為《懲罰者》劇中音樂的主要元素。不論是片頭片尾還是整劇的音樂,甚至沒出現過預告中那樣的金屬搖滾,而是平緩的民謠和鄉村音樂。電視劇一開始就是他和女兒彈吉他,然後緊接著一段蒙太奇展示了罰叔的復仇之旅(也迅速交代了一下從DD2到本劇之前這段時間他在幹什麼),這段配樂從木吉他變成了電吉他,Frank的復仇也到了最高潮。這種音畫的結合會給人很強烈的觸動,但十幾集的體量,長時間用這種方式顯得濫用。

但在某些場景,音樂風格的變化恰到好處。劇中罰叔一遍遍地做著噩夢,而最極端的就是第六集開始這裡,Frank和Liberman兩家人其樂融融的場景,伴隨著哀傷舒緩的音樂像摔壞的八音盒一樣扭曲,無聲的嘶吼是配合這時候音樂最有感染力的畫面。

除了Frank和Lieberman這兩位苦命的人外,其餘角色相關的音樂就顯得傳統許多,像Madani和Stein的辦案劇情,聽起來就像是《國土防線》一類的政治驚悚劇。

而在這些角色中,編劇最花心思的應該是Lewis Walcott這個角色,從退伍歸國後的迷茫到走上不歸路後的決絕,他和Frank算是背道而馳。關於他的配樂,從《Dig Deep》延續到了《Lewis Gets the Boot》,也象徵他從渾渾噩噩的尋找自己想要的答案,到制定的瘋狂計劃有條不紊的展開。

對於Billy Russo的處理就更像一個傳統反派,在預料到的反轉之後,通過扭曲、尖銳的音樂來提醒觀眾,是時候將仇恨轉移到他身上了。

關於罰叔本人的旋律,本劇中出現的次數比較少,最貼切的應該是《Head Will Roll》這一首,將軍樂隊元素與本片主題曲融合,不斷強調他的的起源出身,和他在個人劇集裡到底和《夜魔俠》第二季裡有什麼不一樣。英雄之所以是英雄,多數時候不在於有超能力、多有錢或是超級士兵血清,而是他/她是否能在關鍵時候做出英雄之舉。

Frank不論在漫畫時代還是到今天,都被人稱為反英雄的代表,這並不意味著他不是一個英雄角色,而是他過往的“骯髒行徑”和行俠仗義的方式實在特殊。而關於vigilantes(義警、法外私刑執行者)的討論,網飛/漫威的幾部劇已經講的很多了,到了《懲罰者》這裡,很多橋段省去創作糾結的心理過程,而是通過執行手段來表達罰叔的決絕。在當代社會,尤其是很多讓人義憤填膺的新聞曝光出來的時候,懲罰者的形象在觀眾心裡是不是會更高大呢。

《懲罰者》:漫威的音樂野心

電視劇《懲罰者》劇照 ©️ Netflix

劇中有幾首插曲的引用,Tom Waits的《Hell Broke Luce》和The White Buffalo的《I Wish It Was True》,這兩首雖然曲風是兩個極端,歌詞的意思卻極其相似,都在講述為國效力的老兵回到家鄉卻得不到應有的尊重,且完全跟不上、回不到當今的社會。前者出現的時機,是第一集的結尾罰叔重出江湖,使出了以暴制暴的拿手好戲;後者出現在第三集,算是再一次對比了Frank和Lewis的殊途。而第三首則是出現在最後一集瑪麗蓮曼森的《The Mephistopheles of Los Angeles》,相對於全劇悲催壓抑的基調,這首畫風不太一樣的歌在最終大戰之前吊足了觀眾的胃口,期待一場如預告中一樣的血戰。

懲罰者插曲《Hell Broke Luce》 歌詞:

“Now I’m home and I’m blind and I’m broke, what is next?”我已返回故鄉,我已破敗不堪,我不知路在何方

懲罰者插曲《I Wish It Was True》歌詞:

“Country now I’m just a stranger to you, a number a name it’s true, throw me away when you’re through.”我的國家,我對你而言已經是個陌路人,我沒有任何供你榨取的價值,我對你而言只是一個編碼和代號

而《The Mephistopheles of Los Angeles》裡的歌詞則是:

“Are we fated, faithful, fatal, I feel stoned and alone like a heretic, and I’m ready to meet my maker.”我們是命中註定的信徒還是遲早滅亡的犧牲品,我感覺自己迷茫無助孤獨像個異教徒,我已準備好去見造物主

至於配樂,《懲罰者》的作曲是Tyler Bates,此君創作漫畫改編動作影視作品可謂駕輕就熟,雖然像《守望者》、《銀河護衛隊》這幾部配樂都被電影中的插曲引用給蓋過了風頭,但他自身對黑暗系題材的鐘愛和經驗,來給《懲罰者》寫原聲真的合適。

其實我對《懲罰者》電視劇的一部分期待也來源於他,但實際看完電視劇後,實際聽到的音樂和我想聽到的並不太一樣。大概出於和作品本身基調相符的要求,Tyler並沒有用之前給Zack Snyder、James Gunn這些“反主流”電影人配樂的思路,也並非《疾速追殺》(John Wick,2014)這類當下最流行的霓虹電子風格去給動作場景增加心意,而是用純樸的配樂方式給懲罰者這個角色更多人性描寫。

劇終時候的音樂《No More War to Fight》,像是一部老西部電影的結尾,槍手解決了匪徒,獨自向著夕陽離去。其實這樣的配樂和整部劇的基調非常對味,若不是開頭有漫威的logo,普通觀眾就當作一部懸疑犯罪劇看下去也完全不影響,可以不讓漫威/迪士尼的條條框框限制創作自由,這大概也就是網飛劇獨有的魅力。

《懲罰者》:漫威的音樂野心

作曲Tyler Bates ©️ 網絡來源

但不論這幾部劇的質量參差不齊,總算是完成了小熒幕上組建英雄團隊的這個壯舉。戲外,由著名設計公司Mondo給這幾部劇創作的藝術封面黑膠唱片,組成了一整部紐約音樂劇。

《懲罰者》:漫威的音樂野心

Mondo設計的黑膠封面 ©️ mondotee.com

由於電視劇本身的創作環境和體裁要比電影更寬鬆,未來不論是網飛的續集還是Hulu的《離家童盟》(Runaways)、Freeform的《斗篷與匕首》(Cloak and Dagger),都值得更多期待。

其實,對漫威系列影視作品配樂的關注和吐槽,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近十年來伴隨漫威/迪斯尼版圖的擴張,觀眾意識到這些漫畫角色,已經是超越了星戰系列、哈利波特系列和007,成為當今世界最響亮的文化符號,從而引發了更多討論。

我們所期待的轉變其實自2014年就已經開始。漫威影業進入了第二階段,將不同類型再融合推出了一系列大受歡迎的影片,諜戰片《美國隊長2》、喜劇片《銀河護衛隊》和劫案片《蟻人》,甚至到最近的異域奇幻《奇異博士》、校園喜劇《蜘蛛俠》和宇宙公路片《雷神3》,這些雖然還是動作冒險電影但相比傳統影片增加了太多新元素,不僅僅在畫面表達上可以放開手腳去創作,配樂也可以不再侷限於傳統的管絃交響,甚至有機會去發展一下音樂的連續性。

雖然短時間內好萊塢不會捨棄傳統配樂方式,但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會有更多元、更讓人記得住、更有原創活力的電影音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