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謀士系列之九六:劉曄首次獻策,曹操僅回答了四個字

劉曄剛到曹營,閃光的時刻就來了。

當時,曹操曾短暫停留壽春,廬江境內的陳策,擁兵數萬,拒險而守,對周邊地區造成重大威脅,之前派去討伐將領都鎩羽而歸,有的將領甚至兵敗被殺。曹操諮詢手下的謀士是否繼續派兵征討,很多謀士認為山高險峻,溝谷深隘,地形上易守難攻,不宜討伐。這時,剛剛加入曹營的劉曄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三國謀士系列之九六:劉曄首次獻策,曹操僅回答了四個字

劉曄認為:陳策等人只不過是一群散兵遊勇,之所以能在之前的幾次戰鬥中獲勝,主要依仗的是地形的優勢,並非戰力強勁。曹軍失敗的主要原因在於將領的能力較差,戰略戰術運用都出現了問題。劉曄建議:此次只要先公佈賞賜條件,招募熟悉當地地形的勇士在前衝鋒,然後以主力隨後跟進,敵人自然也就不攻自敗了。劉曄認為,地形不熟,勢必造成戰事不利;戰術不對,自然影響戰績。之前的失敗也就成了必然。這說明沒有找到取勝的捷徑。劉曄的建議著力解決的正是這兩個問題。

三國謀士系列之九六:劉曄首次獻策,曹操僅回答了四個字

對於這位新人的發言,曹操聽的很認真。他在分析、在品味。作為馳騁疆場數年載的曹操而言,這個的問題他曾經多次遇到,如何解決自然早已成竹在胸。只是他沒想到眾多謀士的建議居然如此的離譜,而劉曄這位文弱書生卻分析的如此的透徹,這讓他非常高興。《三國志•劉曄傳》中這樣記載了他的反應:

三國謀士系列之九六:劉曄首次獻策,曹操僅回答了四個字

太祖笑曰:“卿言近之!”

對於屬下的正確提議,曹操是一向不吝讚美的。因此,他開心的笑了,他的回答是對劉曄建議的讚許。劉曄的建議自然也就被曹操採納了。而戰鬥的結果也正如劉曄事先預料的那樣,曹操以猛將率領勇士在前衝鋒,以主力在後壓陣,陳策等人很快便被擊潰。

三國謀士系列之九六:劉曄首次獻策,曹操僅回答了四個字

這是一次規模很小的戰鬥,卻對劉曄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由於劉曄的正確建議,曹操對這位新人的表現非常滿意,認為這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謀謨之臣。因此,他很快便任命劉曄為司空倉曹掾。儘管這只是一個主管倉庫修建及糧食儲存的低級官吏,官秩也僅有四百石或比六百石,但卻是劉曄來到曹營之後的第一份正式職位,而且是在曹操的司空府,這就等於是在曹操的身邊工作,隨時都有直接與曹操進行面對面交流的機會。這對於劉曄日後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更為廣闊的空間。

三國謀士系列之九六:劉曄首次獻策,曹操僅回答了四個字

對於曹操而言,司空倉曹掾的任命只不過是暫時性的,他已經看出了劉曄身上閃爍的智慧之光,他需要這樣的人才留在自己的身邊,對其進行更加全面的瞭解。

事實證明,曹操對劉曄之間的互動是非常頻繁的。在擔任司空倉曹掾的日子裡,曹操除了讓劉曄完成其本職工作之外,每次外出征戰遇到疑難問題,總不忘寫信詢問劉曄,最多時一夜竟有數十次之多。能以小小的司空倉曹掾的身份,參與到重大戰略戰術的討論之中,這既說明曹操對劉曄的重視,同時也體現出劉曄的能力的確不同凡響。

三國謀士系列之九六:劉曄首次獻策,曹操僅回答了四個字

獻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三月,曹操率部征討盤踞漢中的割據勢力張魯。此時的他已經對劉曄的才能有了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不滿足於通過寫信與劉曄進行溝通,希望劉曄能隨自己一起出徵漢中,在戰場上體現其才能。因此,曹操任命劉曄為主薄並隨軍出征。

這一次,劉曄的又有哪些具體的表現呢?他的建議能否再次得到曹操的採納呢?

參考書籍:《三國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