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七星壇借東風,其實是跟她借的

千古風流人物早已被大浪淘盡,後人偶爾臨風憑弔,卻多了幾分時過境遷之後的綺思旖念。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的這兩句詩,不知是緬懷周公瑾赤壁之戰時的雄姿英發,還是惋惜曹阿瞞終於美夢成空?也許他心中暗想,假若玉體生香、天資國色的二喬在美輪美奐的銅雀臺上翩然起舞,柔歌輕嫋,“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曹阿瞞的靈魂該陶醉到直上重霄九了,而陳思王的《銅雀臺賦》,又該是一篇怎樣的纏綿華章!可是,他哪裡知道,如果沒有了“曲有誤,周郎顧”的周瑜周公瑾,小喬便有萬種風情,更與何人訴?

諸葛亮七星壇借東風,其實是跟她借的

風流儒雅周公瑾

縱觀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廣攬天下豪傑,人才輩出,各領一時之風騷,然而細數過去,如周瑜般聰明秀出、膽力過人的英雄人物又有幾何?

“馬中赤兔,人中呂布”的溫侯呂布,的確是武藝超越群倫,卻不過是戀妻貪色怕死的鄙夫,而萬人之敵的關羽、張飛,一個剛愎自用,殞命誤國,一個暴而無恩,身首異處。若此三人,可謂之匹馬單劍,氣凌三軍的猛將,而非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大將之材。

周瑜則不然,下馬擘籌,上馬衝鋒,十四歲起即扶助孫策,二十餘歲時便智賺袁術,取道居巢,前往江東與孫策匯合,合力擊敗劉勳、黃祖。建安五年,孫策死,孫權繼位,江東人士一時間“以安危去就為意,未有君臣之固。”周瑜從坐鎮之巴丘提兵趕回,與張昭通力合作,才算是穩住了局面。並且還挽留了一直未獲重用,準備北上的魯肅,將之推薦給孫權,於此可見周瑜的知人之明。

建安十三年,曹操攜戰勝餘威,統兵南下,百勝之鋒,使得江東一眾文臣武將膽戰心驚,迎降之聲甚囂塵上。又是周瑜,條分縷析,明辨時勢,力排眾議,扛起拒曹重任。赤壁鏖兵,一把火燒光了曹操一統天下的美夢,難怪明人馮夢龍在《智囊》一書中說:遲魏之帝者周瑜也!

赤壁之戰,周瑜之功實居第一,全不似《三國演義》中那樣被諸葛亮耍得團團轉,而且在元朝的《三國志平話》中,草船借箭的並非諸葛孔明,卻是周瑜!(其實草船借箭的真正始創者是孫權,建安十八年他在濡須與曹操對峙之時,曾導演如此一場好戲!)赤壁之戰後,周瑜又上書吳主,建議困厄劉備,說他是梟雄之姿,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終非池中物,反對資以土地。孫權因抗曹的戰略需要,沒有聽從。

此後的周瑜志在荊、益二州,心心念念要開疆拓土,正當他的計劃獲得孫權首肯,一步步付諸行動之時,突然病困巴陵,一代將星瞬間殞滅,時年三十六歲!孫權對他的評價是:“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邈焉寡儔。”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豈獨諸葛孔明乎?

諸葛亮七星壇借東風,其實是跟她借的

赤壁之戰

青史雖在,遐思難託,後人懷想,杳渺難及,便生出無限傳說。周瑜智略不亞孔明,武藝不輸關張,風流更在呂布之上;他妙擅音律,按劍起舞,引吭高歌,雄視四海之氣概亦與曹操相捋。

“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狂吟!”高歌猶在耳,倜儻豪邁之姿如在目前,他手中那把劍,凜若寒水,映在亮甲銀盔之上,似波紋起伏,攝人魂魄,此劍據說乃吳主孫權所賜,漢淮陰侯韓信舊物。此劍在周瑜之手,猶如赤兔馬在關羽馭下,物與人相得益彰,兩不相負。

既有寶劍在握,豈無美人相隨?公瑾之妻小喬,江南國色,是周瑜隨孫策攻陷皖城後,禮聘所致。喬公二女,長女大喬嫁與孫策,幼女小喬嫁與周瑜,孫策曾戲謂周瑜:“喬公二女雖流離,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躊躇滿志之情溢於言表。正史之中對於小喬的記載寥寥無幾,美人似乎永遠只能是英雄的附屬,但是民間總算流傳著星星一樣閃爍著的美麗傳說,使我們可以閉上眼,沉醉其中。

據說赤壁之戰前夕,周瑜為無破曹良策而憂心忡忡,負手踱步,一籌莫展。卻見夫人小喬身穿綠襖,坐在銅爐旁,擺弄一隻只紙糊的小船。周瑜知道,夫人也在為如何破曹而殫精竭慮,籌思對策。此時一陣冷風襲入門簾,吹向小喬,小喬為風所寒,微微一顫。周瑜見狀不禁憐惜之情油然而生,忙解下披風,想替夫人蓋在肩上,裹住她嬌柔的身子。就在此時,銅爐旁的紙船被風所吹,突然落入爐中,小喬輕呼一聲,驚喜道:“有了!”周瑜一怔,旋即恍然大悟,望著銅爐中燃燒著的紙船,心情豁然開朗:“對,火攻!”赤壁之戰火攻之策即是如此應運而生,小喬功不可沒!

俗話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有了火攻之策,沒有東風也是枉然。諸葛亮借東風,也少不了小喬之助。傳說諸葛亮在七星壇作法借東風,卻怎麼也借不來,眼看作戰的最佳時機稍縱即逝,孫劉聯軍個個憂心如焚。小喬在都督府也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將近二更天才恍惚睡去。這一睡,夢中騰雲駕霧,彷彿就來到七星壇,長袖輕拂,東風浩蕩,直燒得曹軍哭爹喊娘。等到睡醒之時,果見美夢成真。所以老百姓說,諸葛亮七星壇借東風,其實是跟小喬借的。

諸葛亮七星壇借東風,其實是跟她借的

周瑜小喬劇照

傳說是如此美麗,而現實又是如此殘酷。

周瑜故去之時,小喬只有三十三歲,在為周瑜守墓十四年後,她也乘風歸去,終年四十七歲。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不知小喬香銷之時,滿頭青絲是否已為周郎而白?

小喬終於解脫相思之苦,一縷香魂葬於廬江縣城西門外真武觀西百步,墳頭朝東,與周瑜墓遙遙相對,風雨迷朦之中穿過歷史相互守望,正是:悽悽兩冢依城廓,一為周郎一小喬。

本文為本號特約撰稿人【物虛生:得過且過日子,半通不通秀才】原創,未經允許,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