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山中珍品紅菌拿來燉土豆?這才是奢侈的美味

雨水落地,又是野生菌上市的季節,好多地方出產的各類野生菌都匯聚到菜市場,成為餐桌上的美味。而勐連大山上的紅菌品質格外好,是一個響噹噹的品牌,在菜市場上卻買不到。勐連山中採摘來的紅菌,每天在當地就被預訂一空,基本不用帶到城裡賣。

把山中珍品紅菌拿來燉土豆?這才是奢侈的美味

有這樣搶手的“香餑餑”,勐連人何樂而不為,只待第一拔紅菌破土而出,採菌人紛紛上山,去採擷大自然贈予的珍品。

生長菌子的山很高,豐沛的雨水把腳下的路浸得又溼又滑,只有攀著旁邊的樹枝或籐條才能一步步爬上山。帶路採菌子的大嫂告訴我們,有一次她跟買菌子的人說,給你兩百塊錢1斤你也找不來。果真是這樣,長菌子的地方坡陡,多是手腳並用。下山的時候,一不小心,腳下一滑,就摔一跤。

把山中珍品紅菌拿來燉土豆?這才是奢侈的美味

一朵朵長在腐殖土中,紅彤彤的很誘人,有的嬌羞地掩映在落葉下。懷著欣喜的心情,輕輕地拔起一朵來細細打量,厚實的菌蓋泛著鮮豔的紅,特別是小一些的骨朵,紅得發紫;白生生的菌柄則泛著淡淡的紅,很硬實。不論開放了的還是如魚籠口一樣的骨朵都很美觀,誰看到都會怦然心動。這便是大自然慷慨無私的贈與,每一個採菌人都心存感激。

也還有一種菌蓋薄一點,顏色淡一點的,當地人稱為薄紅菌,一般不吃,也沒有毒,但是味道苦。

把山中珍品紅菌拿來燉土豆?這才是奢侈的美味

紅菌就是一個紅,在大盆裡清洗,洗過菌子的水都是淡淡的紅色。 多以煮吃為主,洋芋烀紅菌是最流行的吃法。既然流行,必有獨特之處,大家對其烹飪方法也就較為關注。

洗好的紅菌,我們心想要拿到砧板上用菜刀切,做廚的師傅說用手撕就行了。把菌蓋掰開成小塊,用小刀把菌柄劃開,她們說這種整更好吃些。

把山中珍品紅菌拿來燉土豆?這才是奢侈的美味

主料紅菌已準備好。配料洋芋切成厚片,放在油鍋裡炒黃,加入水煮至七八成熟,起鍋,等待匯入紅菌中。

還有吃野生菌必不可少的佐料蒜瓣,將蒜瓣稍稍拍扁,放入油鍋中炒黃,接著把紅菌放入鍋裡翻炒。10多分鐘後,炒過的紅菌變軟,加入雞湯或肉湯,蓋上鍋蓋,小火加工。掌握好火候,適時加入洋芋,使洋芋保持塊狀,熟而不爛。洋芋也被染紅,湯汁當然也是紅色,總之是一鍋紅。整個烀煮的過程共需30分鐘,以確保紅菌熟透。有的人也喜歡放上一點幹醃菜,使之甜中稍微帶酸,有的則喜歡純純的甜。

把山中珍品紅菌拿來燉土豆?這才是奢侈的美味

起鍋了,一大盆洋芋烀紅菌隆重出場,放在餐桌正中。心心念唸的美味就擺在面前,散發著香香甜甜的氣息。難抵誘惑,大家也就不客氣了,各自舀上一碗來吃。又鮮又甜,名不虛傳的勐連大紅菌,山珍美味!想到這紅菌還有補血、養顏的功效,吃得更歡了。最後每人都自豪地播報自己吃了幾碗。洋芋也不能忽略,搛起一塊品嚐,覺得很好吃,忙問是不是當地所產。其實是洋芋與紅菌匯合後,充分汲取了紅菌的鮮甜,顯得味道與眾不同。

當天主廚的師傅富有經驗。她安排的菜譜中有一道菜是檸檬涼拌雞,把雞肉烀熟後撈起來涼拌,雞湯恰好烀紅菌,這樣就最大限度地保證了紅菌的原汁原味。當天的烹飪是在多少人的圍觀中完成,這位大廚在許多長槍短炮的關注下有條不紊完成了所有工序,把20多斤紅菌做出了令大家滿意的口味,她的廚藝發揮到了極致,她自己也當了一次明星廚師。

把山中珍品紅菌拿來燉土豆?這才是奢侈的美味

上勐連社區黨總支書記介紹,每年6月底,勐連紅菌就出了,一撥一撥的出。7月至9月是出紅菌的時段。但每天的出產量也只是50多斤,就是最多的那幾天,出產量也不超過150斤。都是周邊的人來訂購,還有遠處的也慕名來訂。

近年來,勐連紅菌一路走紅,價格上升到每斤50元至55元,但還是供不應求。早幾年,勐連還有烤乾的紅菌,吃的時候先用開水回開後拌上小米辣或者燒熟的綠辣子、蒜泥,幹香,有嚼勁,又下飯,價格又便宜,但現在拿著錢都買不到,鮮貨都供不應求,乾貨肯定要缺。

把山中珍品紅菌拿來燉土豆?這才是奢侈的美味

獲得更多的口碑後,正如大家所說,勐連紅菌,以前是產品,現在是商品。這商品,便大山給予山裡人豐厚的饋贈。

文/楊曉芹

圖/楊曉芹 耳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