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发出香港定居签证,为了抢人才,港府也是拼了

两周发出香港定居签证,为了抢人才,港府也是拼了

据香港文汇报讯,现届港府锐意发展创科产业,为积极配合创科业界聘请人才的需要,近日推出为期三年的科技人才入境计划,为科技园公司及数码港的租户和培育公司开设“特快通道”,将申请科技人才入境所需时间缩减至两周,首年名额最多1,000人。科技园公司及数码港均表示欢迎,指计划有助缩短招聘海外人才的时间,带动创科发展。

创新科技也是香港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推动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及生物科技等范畴发展,但其中最大的障碍之一是人才。

两周发出香港定居签证,为了抢人才,港府也是拼了

两周发出香港定居签证,为了抢人才,港府也是拼了

科技界求才若渴,鉴于香港本地创科人才短期内难满足市场需求,港府终于出手加快引进全球科技专才,加入“抢人大战”!

两周发出香港定居签证,为了抢人才,港府也是拼了

创新及科技局长杨伟雄表示:

“ 发展创科,人才是致胜关键,计划将大幅简化申请科技人才入境的手续及减省所需的时间,对推动创科发展作用重大。”

两周发出香港定居签证,为了抢人才,港府也是拼了

香港缺科技人才,需追赶

有人才招聘公司最新调查发现,超过90%的香港受访CIO认为,现在比5年前更难物色合资格的IT专业人员,尤其是资讯科技保安、软件/应用开发、数据/数据库管理的培训与需求,受到关注。

除了IT人才短缺,不少生物科技都是尖端创新,本地很少有人接触,更别提足够经验了。

两周发出香港定居签证,为了抢人才,港府也是拼了

许多发达国家都有推出针对科技人才的签证计划,希望吸引更多海外人才。

内地创新科技发展一日千里,人才济济;而欧美国家在生物科技领域经验丰富,所以这个计划有望吸纳来自内地和国际的优秀专才。

两周发出香港定居签证,为了抢人才,港府也是拼了

香港本地人饭碗不保?多虑了

保护本地人就业这一点,港府比你想得还多。目前暂时首批可以申请的机构,限制在香港科技园及数码港从事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机械人技术、数据分析、金融科技及材料科学的租户和培育公司。

申请机构必须向创新科技署证明本港缺乏或不能轻易觅得具备相关技能、知识或经验的人才,创新科技署会在考虑其意见后,向成功申请的公司及机构每年发出不多于100人的配额。

两周发出香港定居签证,为了抢人才,港府也是拼了

哪类人才可申请工作签证/进入许可证?

条件如下:

(1) 由申请的科技公司/机构聘请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工作的全职雇员;

(2) 主要从事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机械人技术、数据分析、金融科技或材料科学的研发工作;

(3)持有具特别认受性的大学所颁授的科学、科技、工程或数学(STEM)学科学位。具特别认受性的大学指“QS世界大学排名榜”“伦敦时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榜”及“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又称“上海排名”)最新公布与STEM相关的排行榜上首100间大学。持有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无需工作经验,而持有学士学位者则须具备最少一年在相关科技范畴的工作经验;

(4)其薪酬应与本港类似职位现时的市场薪酬水平大致相若。

注意:不符合上文(3)段的学历要求,但在特定范畴上具备良好技术资格、经证明的专业能力及/或有关经验和成就的科技人才,若备有文件证明,仍可基于充分的理据按个别情况予以考虑。

人才到港有何好处?

根据现行“一般就业政策”“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及“输入内地人才计划”输入的人才,只要签注到期前去入境处续签,居住香港直到满七年都可申请永久居民身份证,享受香港的多项社会福利。

根据入境处资料,由2013年至2017年,透过上述原有三个计划来港而取得居留权的人数,已超过2.5万人。

香港为何如此积极?

两周发出香港定居签证,为了抢人才,港府也是拼了

两周发出香港定居签证,为了抢人才,港府也是拼了

虽然香港有着引以为傲的家底,但面对内地许多一线城市崛起的挑战,上至政府高层,下至民间舆论,都为香港的竞争力和前途操碎了心。

面对竞争,香港特首林郑月娥也旗帜鲜明地表示,香港不可以再“食老本”和“等运到”。

两周发出香港定居签证,为了抢人才,港府也是拼了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

在港府最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中,创新科技预算开支大增至500亿港元,另向创新及科技基金注资100亿港元,继续透过基金下不同资助计划,支援本地应用研发工作及创科项目。其中5亿港元将落实科技专才培育计划。

两周发出香港定居签证,为了抢人才,港府也是拼了

保诚出国猫小鹰特意作了一份总结,以便您迅速了解该计划。

科技人才入境计划简介

计划年期3年。

适用范围

在科技园公司及数码港管理的场地从事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机械人技术、数据分析、金融科技及材料科学的租户和培育公司。

申请名额

首年最多1,000名,每间公司或机构最多100人。

两周发出香港定居签证,为了抢人才,港府也是拼了

接受申请时间

预计2018年6月,具体日期将另行公布。

申请流程

申请者须向创新科技署证明本港缺乏或不能轻易觅得具备相关技能、知识或经验的人才。

创科署考虑科技园公司/数码港意见后,决定是否发出配额,目标在两周内完成审批。

获发配额的公司/机构觅得人选后,可向入境事务处申请工作签证/进入许可证,需时约两周。

当然,如果不是STEM(科学、科技、工程或数学)专业的科技人才,仍然可以考虑选择优秀人才入境计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