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地缝篇)

地缝,全称龙水峡地缝。

从天坑到地缝,需要坐几分钟的旅游大巴才能到达。下了大巴后,还需要走过这样一段幽黑的隧道,有点类似去年在满洲里博物馆体验的地下矿井。

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地缝篇)

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地缝篇)

有趣的是地缝的入口在山上,而出口却在山脚,小五爷猜想地心之旅的美名应该就是这样来的吧。当然,小五爷的首次地心之旅也由此开始了。

穿过隧道后,走出去就衔接到了观光电梯。

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地缝篇)

峡谷崖壁上老树倔强地傲立着。

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地缝篇)


地缝全长4公里,景区游览栈道修建在半山腰悬崖绝壁上,约2公里。置身其中,俯瞰深邃不见底。

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地缝篇)

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地缝篇)

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地缝篇)

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地缝篇)

峡谷谷深200-500米,两边悬崖千仞、岩壁绝险。

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地缝篇)

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地缝篇)

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地缝篇)

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地缝篇)

走在栈道上,时而上坡时而下台阶,时而需要侧身躲避突兀的岩石。地缝极其狭窄,有的路段狭窄到仅可容一人通过。

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地缝篇)

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地缝篇)

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地缝篇)

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地缝篇)

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地缝篇)

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地缝篇)

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地缝篇)

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地缝篇)

栈道一侧植被茂密。

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地缝篇)

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地缝篇)

小五爷没去过黄果树,这地缝内80米高的水帘飞瀑,已震撼到了小五爷。试想丰水期的地缝,这飞瀑得要多壮观?

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地缝篇)

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地缝篇)

这个飞瀑小了些,据说也是拍照的好角度。

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地缝篇)

岩泉挂壁。

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地缝篇)

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地缝篇)

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地缝篇)

导游小吴并未与我们同行,所以,地缝景区都是自由行,不过小吴多次嘱咐我们地缝景区道路湿滑、水流湍急、暗流涌动,深不见底,一定要多加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和财务安全。

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地缝篇)

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地缝篇)

幽深曲折的峡谷内,仰头望天,天光曦微,小五爷有种飘飘然似神仙的感觉。

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地缝篇)

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地缝篇)

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地缝篇)

武隆地质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钟乳密布,怪石峥嵘也就不足为怪了。

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地缝篇)

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地缝篇)

地缝偏幽深,当走到景区出口处,叨姐不由顿生柳暗花明之感。

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地缝篇)

峻岭高山、幽深峡谷、泉瀑飞溅,几乎是把地缝构画成了一幅完美的山水画卷。相比天坑,小五爷个人似乎更钟爱地缝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