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報導|鄭紅丹到梅子鎮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

政务报道|郑红丹到梅子镇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

7月9日,縣委副書記、縣長鄭紅丹來到梅子鎮南昌村和生鳳村,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

政务报道|郑红丹到梅子镇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

在南昌村和生鳳村,鄭紅丹翻閱脫貧攻堅資料,核對交叉檢查反饋問題整改情況;進村入戶,瞭解產業發展、經濟收入、安全住房及扶貧政策落實情況;查看乾田梁、寇家灣安置點和筒大路、生風跨河大橋等項目建設,瞭解安置點水電入戶、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工程項目實施情況;與鎮村幹部座談,對標深究細查,分析解決問題,以解剖麻雀的形式指導鎮村幹部進一步做好脫貧攻堅各項工作。

政务报道|郑红丹到梅子镇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

鄭紅丹指出,脫貧攻堅既是責任、壓力、挑戰,也是機遇、發展。相關部門、鎮村幹部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開闊視野、抓住機遇,立足於鎮、村實際和長遠發展來舉旗定向、謀篇佈局,規劃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路子。一是要走實脫貧攻堅的路子。梅子鎮安坪村、南昌村、生鳳村,三個村三種形態,處於脫貧攻堅不同階段,要互相借鑑,用已脫貧村積累的經驗指導今年和明年要脫貧的村,不斷總結,提前謀劃,走實路子,夯實脫貧根基,確保全鎮各村如期脫貧。二是要找準產業發展的路子。發展中長線產業、實現穩定增收,是精準扶貧的根本舉措。相關部門、鎮村幹部要理清思路,聚焦重點,帶領群眾大力發展支撐產業。要堅持“一村一品、一戶一法”,因地制宜,突出主導產業,久久為功,形成特色和亮點,做實品牌,打造名片,不斷提高產品的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增加群眾的收入。要以園區、合作社等組織形式來聚集發展要素,統籌整合土地、林地、人力和財產資源,利用“三變”改革,將群眾尤其是貧困戶牢牢嵌入產業發展鏈條,激發群眾內生動力,鼓勵和引導群眾發展產業,增加收入,脫貧致富。三是要布好未來發展的路子。三河口水庫和生鳳跨庫大橋竣工後,生鳳村將是一片湖光山色,風景如畫。相關部門、鎮村幹部要超前謀劃,著眼未來,提前規劃好旅遊及其他特色產業,擔當盡責,埋頭苦幹,齊心協力把生鳳村抓成深度貧困村脫貧的典型和樣板。

調研期間,鄭紅丹還查看了筒大路方家嶺滑坡點,同相關部門一起研究、落實治理方案。

縣政府副縣長鬍學軍、劉昌志一同參加了調研。 (向徵陽)

精彩回顧

政务报道|郑红丹到梅子镇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