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情·報紙緣」張玉發:菊花爲媒,讓我和《開封日報》結下不解之緣

「开封情·报纸缘」张玉发:菊花为媒,让我和《开封日报》结下不解之缘

「开封情·报纸缘」张玉发:菊花为媒,让我和《开封日报》结下不解之缘
「开封情·报纸缘」张玉发:菊花为媒,让我和《开封日报》结下不解之缘「开封情·报纸缘」张玉发:菊花为媒,让我和《开封日报》结下不解之缘
「开封情·报纸缘」张玉发:菊花为媒,让我和《开封日报》结下不解之缘

菊花為媒,讓我和《開封日報》 結下不解之緣

「开封情·报纸缘」张玉发:菊花为媒,让我和《开封日报》结下不解之缘

張玉發

1983年我參與了首屆開封菊花花會的布展工作,當時我是不惑之年,分工負責配合新聞記者做好宣傳報道工作,因此和《開封日報》的記者們結下不解之緣。到2017年我已邁向杖朝之年,開封菊花文化節會已成功舉辦了35屆,由市級節會上升到國家級節會,開封市也榮獲全國唯一的“中國菊花名城”稱號。開封菊花文化節會的影響力轟動國內外,已成為宣傳開封的黃金名片。這些成績的取得,和《開封日報》的大力宣傳密不可分。

「开封情·报纸缘」张玉发:菊花为媒,让我和《开封日报》结下不解之缘

2017年《開封日報》10月27日版面

菊花花會給我提供機會,讓我能近距離地接觸我崇拜的報社記者們。每屆菊會,從景點設計、施工布展、菊會開幕、菊會活動、經貿洽談到總結表彰都有記者們的身影。他們全方位、多角度宣傳報道開封菊花花會;他們的敬業精神、業務能力讓我敬佩;他們對新聞資料的收集、整理、保存等工作方法啟發了我。我就利用攝影的專長,從1983年第一屆菊會開始拍攝菊會資料,35年來從沒間斷,現保存35年曆屆菊會膠片、數碼照片近2萬張以及前20屆菊會的文字資料,為開封菊會保留下珍貴的資料。

當年我調到市園林處任副處長後,分工負責宣傳報道工作,和報社記者們接觸的機會更多。記者們為開封園林事業發展搖旗吶喊,使開封園林事業長足發展。多年的工作關係讓我也成為《開封日報》的忠實讀者。每天除閱讀時政要聞外,我最關注的是接地氣的《開封日報》的《名城開封》等版面和欄目,這些版面和欄目主要是宣傳普及開封歷史文化知識的平臺。我也先後藉此平臺發表了《大宋皇家園林——艮嶽》《宋都菊香》等文章弘揚開封歷史文化。

「开封情·报纸缘」张玉发:菊花为媒,让我和《开封日报》结下不解之缘

開封解放時我剛剛5歲,《開封日報》創刊和開封解放是同齡人,今年共同迎來70歲的生日。70年來,我親身經歷開封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我也親眼看到開封日報社成長為擁有《開封日報》《汴梁晚報》、開封網、掌上開封、開封手機報等多個媒體的報業集團。多年來,《開封日報》服務於社會、服務於開封,宣傳黨的政經要聞,關懷開封民生,傳播開封歷史文化特色,深受開封人民歡迎,已成為開封人民的精神食糧。就連我90多歲的老母親都是《開封日報》《汴梁晚報》的鐵桿粉絲。

在今年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開封日報》開設《改革記憶——開封改革開放40年百人口述史》欄目,用整版篇幅刊發《我們見證菊花文化節成長》的文章。我把文章轉發到微信朋友圈後,關注菊花節會的朋友們紛紛點贊。朋友們高興地說:“改革開放的雨露滋潤菊花茁壯成長、菊花產業快速發展,開封由原有幾家菊企發展到現有註冊的51家菊企,把開封菊花銷到全國各地。這些成績的取得,是《開封日報》的朋友們大力宣傳取得的成果。”在紀念《開封日報》創刊70週年之際,祝願《開封日報》越辦越精美,越來越富有營養價值。

(張玉發,1943年12月出生在開封,先後在開封市龍亭鐵塔公園管理處、市園林處工作,歷任公園副主任、副處長等職。現任開封市菊花文化產業發展協會顧問等。)

開封日報 ID:kfrbwx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