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槍管、炮管都是這種鋼管!

常識——槍管、炮管都是這種鋼管!

我軍從創立獨立武裝之初,到抗美援朝,可以說吃夠了武器和火力不足的虧!早在抗戰時期,我們的兵工廠就想自己造槍造炮打鬼子,但卻找不到合格的原料鋼材;能找到的“最硬”的鋼,是破交戰中拆下的鐵軌,費力加工成槍管和迫擊炮管後,打幾下就開裂報廢了!

建國後有了穩定的建設大環境,首先想到的就是軍事工業的全面自給自足!

過去,民間造鳥槍土炮的都知道,槍管一定要用無縫鋼管。現代所有口徑的槍管和炮管,其本身都是無縫鋼管,包括最簡單的迫擊炮!沒有無縫鋼管生產技術,不用說大炮、步槍,就是手槍都造不出來!

無縫鋼管生產線,是當年從蘇聯引進的156

個項目中的首批項目之一。因此我國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就已經可以批量生產大口徑無縫鋼管了。

但槍管和炮管,畢竟不是普通的無縫鋼管,而是經過特殊物理和化學工藝處理後的高強度無縫鋼管!槍管和炮管的強度,比同口徑無縫鋼管要大幾十到幾百倍!

常識——槍管、炮管都是這種鋼管!

當年伊拉克的薩達姆,曾經高價徵召火炮界的一代傳奇布爾博士,準備研發射程達到幾百公里的超級大炮,準備從伊拉克西部直接轟擊某國!而某國之所以能夠提前察覺這個計劃,就是因為伊拉克以購買煉油高壓無縫鋼管的的名義,在國際上招標購買一批大口徑無縫鋼管。但卻比普通煉油管道的強度要求大的多!某些勢力深知後果嚴重,最終暗殺了布爾博士!

有了無縫鋼管技術,僅僅是槍炮生產的基礎。要造大口徑、高膛壓的大炮、坦克炮,還要有鋼渣重融、萬噸水壓身管自緊技術,這才是真正軍工高技術,包括美國都未能完全掌握。

當今世界,能獨立造大炮和坦克的國家有接近十個,但能自己造大口徑坦克炮的國家,只有3

4家!美國的M1A2,法國的勒克萊爾,小日本的90式,韓國的K2等主戰坦克,都用進口自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的成品坦克炮管。

我們的125滑膛坦克炮,口徑雖然學自前蘇聯,但炮膛壓力和炮口動能,卻比蘇俄的同類炮高50%以上!

120高壓滑膛炮技術我們同樣有。在炮口動能、穿甲深度這方面,還真是世界超一流。

常識——槍管、炮管都是這種鋼管!

那麼在造炮技術上,是如何超過當年蘇聯師傅的?因為我們和西歐一些國家,在冷戰高峰年代,都面對前蘇聯

5萬輛坦克的鋼鐵洪流,我們和西歐的反坦克穿甲能力,還真都是被前蘇聯嚇大的——被嚇成了世界前兩名!

我們需要頂級坦克炮造炮技術,而西歐造穿甲彈頭,需要高品質碳化鎢棒。高品質鎢的儲量,某省佔全世界的85%以上,大家互通有無,共同進步嘛。

到今天,印度的制式步槍還要國際招標,這也是他工業基礎能力的真實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