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米飯比吃饅頭、麵條更容易胖?關於減肥的6個真相

開始科普前,微醫君想先問問大家,你覺得吃麵條、米飯、饅頭哪種更容易胖?

微醫君也問了一下身邊的朋友,選了幾個有代表性的答案:

A:應該是麵條啊,麵條特別容易吃多。

B:米飯吧,都說米飯熱量高。

C:大饅頭呀,太實在了!

D:都差不多吧,反正都是大米做的。我說啊,吃就吃了,還管什麼胖不胖啊,胖點多好啊,圓圓的多可愛......(此處省略100字,她真的很能聊).......

那到底是哪種更容易胖呢?下面我們就來揭曉~不過多於D同學這種胖沒什麼不好的理論,微醫君是不贊同的,胖的危害可不只一點點啊!

長得胖,會對健康帶來哪些危害?

生理、心理雙重影響

肥胖患者由於體重負擔增加,常會感到乏力、疲勞、氣喘、活動困難、關節和下腰疼痛、下肢浮腫

等現象,給日常生活帶來不便;另外,由於形體問題,容易出現自卑、憂鬱、焦慮等心理障礙。

很多常見慢性病的發生概率顯著提高

肥胖對健康的最大危害就是各種併發症。即使沒有任何臨床症狀的輕、中度肥胖者,發生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冠心病、膽囊疾病、痛風、下肢靜脈曲張的幾率都會增加。舉個例子,之前有研究表明,肥胖患者易發糖尿病的幾率為57%、高血壓17%、冠心病17%、膽囊炎30%......並且隨著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升高。

肥胖是致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關於致癌這個點,微醫君特地拿出來單獨說,為的就是想讓大家引起重視!肥胖往往和我們害怕的一些重要疾病聯繫在一起。

有研究證實,肥胖和多達 11 種腫瘤有密切關係,肥胖可顯著增加這些腫瘤的發病率。這 11 種和肥胖高度相關的腫瘤是:食管腫瘤、結腸癌、直腸癌、膽管癌、胰腺癌、子宮內膜癌、多發性骨髓瘤、乳腺癌(婦女)、膽囊癌、胃癌、卵巢癌

。這些癌症其實都屬於相對高發的癌症,配合其原有的發病率,肥胖人群的腫瘤潛在發病率就非常可觀了。

吃米飯比吃饅頭、麵條更容易胖?關於減肥的6個真相

怎麼樣判斷自己胖不胖?

判斷自己胖不胖,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看體重。之前也有用戶問微醫君,明明自己體重沒超標,但是醫生卻建議減肥,這是為什麼?這是因為即使體重沒超標,但是腰圍超標了,這也是肥胖。胖不胖,可不只是體重說了算!

微醫君今天也準備了幾種目前比較常見的用來衡量肥胖的標準,大家可以對照著看看:

BMI(身體質量指數)

BMI是目前最常用的一個指標,相信很多人都比較熟悉。

BMI=體重(kg)÷身高^2(m)

舉例:一個人的身高為1.75米,體重為68千克,他的BMI=68/(1.75*1.75)=22.2(千克/米^2)

傳統的是成人BMI指標應少於30,超過30即為肥胖,但亞洲成人指標被改為27.5。一個BMI達到24的亞洲成年人被認為是超重,而理想指數是18.5至23.9。

腰圍

測腰圍可以直觀地看到自己是否為腹型肥胖。

測量方式:在身體兩側找到肋骨最下端和胯骨最上端兩點,取兩點連線的中點,用皮尺水平圍繞一圈(緊貼而不壓迫皮膚),就能測到腰圍。

按標準,當成年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5cm,就算是肥胖了。

吃米飯比吃饅頭、麵條更容易胖?關於減肥的6個真相

腰臀比

除了腰圍的大小,腰臀比的數值也可以幫助大家對腹型肥胖的判斷。

測量方式:先測量出自己腰圍和臀圍的大小,再通過公式計算得出:

腰臀比(WHR)=腰圍尺寸/臀圍尺寸。

當成年男性WHR>0.9,女性>0.85,即可判斷為肥胖。

頸圍

頸圍顧名思義就是測量我們的脖子圍度。

測量方式:找到喉結所在的地方,女性是喉部最突出的地方就行,用皮尺延喉結下延,水平測量一週。

一般來說,頸圍的達標值,男性<38cm,女性<35cm。

看完這四個指標,相信肯定有人會問:那到底哪個指標超了才算胖呢?微醫君想說的,上面有一項指標超了的話,就應該引起重視了!別讓你的健康敗在肥胖上!

怎麼樣減肥才是最有效的?

減肥應該怎麼減?這是很多朋友都想知道的事情。網上關於減肥的方式有千千萬萬,到底怎麼樣最有效呢?

關於減肥的3個誤區

1、吃米飯比吃麵條、饅頭更容易胖?

有些人減肥不吃米飯而會選擇吃麵食,因為麵食不容易胖?就生的大米和麵粉來說,其實熱量差異是不大的,但是一旦煮熟了,就不一樣了。這裡有一份數據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100克的饅頭,約有 236 千卡

100克的米飯,約 116 千卡

100克的麵條,約 110 千卡

100克的大米粥,約46 千卡

數據還是比較直觀的,如果減肥的話,還是選麵條或者米飯比較合適,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控制量啊!!

吃米飯比吃饅頭、麵條更容易胖?關於減肥的6個真相

2、每天大量出汗就能減脂?

用出汗量來衡量運動減肥效果,是一種非常不科學的做法。

排汗過程在帶走熱量的同時,也帶走了身體的大量水分和一些電解質;出汗前後反映出來的體重差,主要是身體失去的水分重量,並不能代表真實體重。因此,運動減肥的效果,不以出汗多少作參考,主要看

在運動過程中脂肪轉化為熱量的程度。在運動過程中,消耗越多的脂肪供能,燃脂效果就越好。

3、明星推薦的減肥法一定是有效的?

現在很多人特別迷信網上流傳的各種明星減肥法,微醫君在熱搜上也看到過很多次,動輒一個月狂減20斤這些標題吸引眼球,讓人爭相模仿。

但實際上很多明星減肥菜單是非常不合理的。吃得少運動多,這樣下去非常容易導致營養不良,免疫力下降,甚至導致精神性厭食和內臟器官衰竭。減肥不能太急,一般我們認為1個月瘦5斤左右,四五個月1個療程瘦20斤算是比較正常的。走極端往往對身體傷害也很大!

怎樣才能有效減肥?

其實這個問題微醫君也說了不止一遍,減肥就是“管住嘴、邁開腿”!

管住嘴——少吃和必吃要清楚!

為了減肥而少吃的應該是富含油脂和糖分的肥肉、奶油、甜食、動物內臟、油炸食品等高能量密度的食品,而新鮮蔬菜、魚類、蛋清、低脂牛奶、豆類製品等這些富含人體所需營養素的食品不僅不能少,還要保證每日的合理攝入。

微醫君給大家提供一個比例參考:

蔬菜、水果佔到一天食物的1/2,

穀物類佔1/4,

高蛋白質類的食物1/4。

另外,大家還是要學會計算熱量,起碼對食物的熱量有一個概念,現在有很多手機應用軟件都有不同單位的食物的能量和產能營養素的含量,大家可以看看。如果想減肥的話,一般來說大概每天要少吃500千卡,這樣是比較合理的一種方式。

吃米飯比吃饅頭、麵條更容易胖?關於減肥的6個真相

邁開腿——選擇合理正確的運動方式

運動可以選擇進行高強度的有氧運動,建議每週進行 150 分鐘的高強度運動,這個時間可以根據情況進行分配,例如每週運動5次,每次持續30分鐘。

可選擇快速騎車、快速游泳、上坡路跑步等運動,當然如果你很久沒運動了,那應該循序漸進。如果平時工作忙的話,就可以步行上下班。家住得太遠,那可以早幾站下車,再快走回去。

*本文為微醫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圖片來源:123RF正版圖庫。

-------------------------------------

工作太忙,忘記關心身體?

小病小痛,不想排隊掛號?

歡迎關注【微醫】公眾號(weiyi_guahao),一鍵預約專家號,足不出戶在線諮詢醫生,在線購藥方便快捷,還有更多準也的醫學科普內容。身體不適,用微醫就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