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黃命理學——第一章八字命理基礎——第三節干支曆法

第一章八字命理基礎

炎黃命理學——第一章八字命理基礎——第三節干支曆法

第三節 干支曆法

中華民族的祖先以六十干支來記錄時間,此曆法稱為干支曆法。干支曆法是以“干支”兩個字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歷法,分為“干支紀年、干支紀月、干支紀日、干支紀時”四部分。

干支曆法是中華民族自己的歷法,是現今歷史上歷史最悠久的歷法,有據可靠的干支紀日在古代的夏朝就已經使用,根據《春秋》記載的日食的研究,魯隱公三年二月己巳日(公元前720年2月10日)已經使用干支紀日。干支曆法是目前使用歷史最悠久的歷法。

中國古代紀錄時間不用公曆,常使用“干支曆法”、“農曆”、“年號”三者。比如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鑑》第二百二十三卷:“唐紀三十九……廣德元年秋七月壬寅,君臣上尊號曰寶應元聖文武孝皇帝。壬子,赦天下,改元。”其中的“唐紀三十九、廣德元年”,是使用兩個皇帝年號紀年。“七月”,是以農曆紀月。“壬寅、壬子”,是以干支曆法紀日。我們常聽說的戊戌變法、甲午戰爭,是以干支曆法的紀年。

一、干支紀年

干支紀年,是以六十干支的順序輪轉來紀年。比如甲子年對應公曆1984年,則順位乙丑年就對應1985年,如此六十干支循環排列地往下輪轉。由於是60干支,所以紀年的循環也是以60為單位而重複循環,比如1924年為甲子年,1984年又是甲子年,相同的干支紀年,相差60年。所以當我們知道1958年是戊戌年,就可推出戊戌變法是1898年,因為戊戌年每60年輪換一次。同理,當我們知道1971年是辛亥年,就可推出辛亥革命是發生在1911年。

二、干支紀月

干支紀月,即是以六十干支的順序輪轉來紀月。比如公曆2005年的10月20日所在的這個月,為“丙戌”月,則下一個月為60干支順位的下一個,即“丁亥”月。

干支紀月中,由於一年恰好為十二個月,這和十二地支恰好對應,所以每年的十二個月的地支是固定不變的,均以寅月為首,丑月收尾。

六十干支每年紀十二個月,所以恰好5年完成一個60干支的循環。從第六年開始,月份的干支組合,和第一年的干支組合是一致的,所以天干五合之年的月份相同,比如甲年和己年,均以丙寅為首,餘類推。

1、由年上起月表查月幹

每年的月幹是循環變化的,十天干在五年中循環使用六次。我們可以由《年上起月表》直接查閱每年的月份天干。

炎黃命理學——第一章八字命理基礎——第三節干支曆法

此表查法:凡遇到甲年或己年,寅月為丙寅,卯月為丁卯,餘類推。

2、由五虎遁推月幹

月幹也可依據年幹由“五虎遁”口訣推出,口訣如下: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年戊為頭。丙辛之歲尋庚上,丁壬壬寅順水流。若問戊癸何處起,甲寅之上好追求。

五虎遁口訣用法:甲年己年的寅月天干為丙,乙年庚年的寅月天干為戊,丙年辛年的寅月天干為庚,丁年壬年的寅月天干為為壬,戊年癸年的寅月天干為甲。其餘月份依據六十干支順序順推。比如寅月為丙寅,則卯月為丁卯,餘類推。

寅為虎,故推算寅月天干之法,稱為虎遁。由於寅月天干有五種不同配置,故稱五虎遁。

三、干支紀日

干支紀日,是以六十干支的順序輪轉來紀日。60干支可以紀60天,一年基本為了六個循環。比如公曆時間2005年10月19日,就是乙酉年丙戌月丙子日,則10月20日即順位為丁丑日,餘類推。

上文《資治通鑑》提到的“七月壬寅,君臣上尊號曰寶應元聖文武孝皇帝。壬子,赦天下,改元。”那麼“壬寅”和“壬子”相差多少天? 看一下六十干支的排列順序就可知道其中相差10日。如果不瞭解干支曆法,對了解歷史也有影響。

四、干支紀時

干支紀時,是以六十干支的順序輪轉來紀時。我們常聽到的“夜半子時”、“午時三刻”等等詞句,均是干支計時的概念。

在古代沒有當今的24小時概念,人們只有把一天劃分為12時辰。和干支紀月類似,由於一天恰好為十二時辰,所以每天十二時辰的地支是固定不變的,均以子時為首,亥時收尾。

1、古今時辰換算

干支曆法時辰和現代北京時間的換算關係如下:

炎黃命理學——第一章八字命理基礎——第三節干支曆法

干支曆法和北京時間屬於兩個計時系統,所以不要以今混古,不能以24:00作為一日的分割線。

古代為了更加精確劃分時間,還有“刻”這個概念,把一晝夜十二時辰分為一百刻,一刻相當於今天的14.4分鐘。

弟子榮高問:老師,干支曆法換算為何以北京時間為依據?

炎黃曰:干支曆法時間可以用各地的時間進行換算,沒有規定使用北京時間進行換算。比如英國時間,你可以用北京時間換算英國時間,也可以用德國時間換算英國時間。但中國人常用北京時間,自然用北京時間換算英國時間。

那麼甲子曆法時間也是如此,中國人常用北京時間,所以用北京時間的換算干支曆法時間。如果在英國,不會直接用英國時間換算干支曆法時間,那就先把英國時間換算成北京時間,再換算成干支曆法時間。

干支曆法時辰和現代英國時間的換算關係如下:

炎黃命理學——第一章八字命理基礎——第三節干支曆法

弟子蓉問:為何午時是英國時間的3:00至5:00前,午時不是正當午嗎?

炎黃曰:午時是正當午,是在中國觀察到的現象,就像中國觀察到北京時間12點是正當午一樣,在美國就觀察不到北京時間12點是正當午。干支曆法作為一個獨立的歷法,其時辰不會隨著地域變化而變化。

2、由日上起時表查時幹

如同月柱一樣,每日時柱的地支是固定不變的,而每日天干在循環變化,我們可以由《日上起時表》直接查詢每日時辰的天干。

炎黃命理學——第一章八字命理基礎——第三節干支曆法

3、由五鼠遁推時幹

時幹也可依據日干由“五鼠遁”口訣推出,口訣如下:

甲己還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從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發,壬子是真途。

五鼠遁口訣的用法:甲日己日的子時為甲子,乙日庚日的子時為丙子。丙日辛日的子時為戊子,丁日壬日的子時為庚子,戊日癸日的子時是壬子。其餘時辰則依據子時干支按照六十干支順序排列。比如子時為甲子,則丑時為乙丑,餘類推。

子為鼠,此口訣推子時之天干,子時有五種天干可以排列,故稱為五鼠遁。

4、由逢龍即化訣推月乾和時幹

還有一個“逢龍即化訣”,既可推算月幹也可推算時幹,口訣如下:

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口訣用法:推算的是辰月或辰時的天干。甲年或己年,甲己合化土,故辰的天干為土,土天干有戊己兩種,辰為陽支只能配陽幹,故配戊,辰干支為戊辰。乙年或庚年,乙庚合化金,辰天干為金,故為庚辰,餘類推。其他月或時的干支,依據辰月或辰時干支按照六十干支順序向前推或向後推即可。比如推出戊辰月,則前一月為丁卯月,後一月為己巳月。

辰為龍,“化”指兩年天干合化出的五行陽幹,故稱為逢龍即化訣。

炎黃曰:生辰八字,即以干支曆法來紀錄出生之時的年月日時,由於紀錄需要使用八個字,所以稱為生辰八字。

五、節氣

弟子胡瑩問:老師,干支曆法的新年是從農曆的正月初一開始?月的劃分也是農曆的每月初一?

炎黃曰:干支曆法和和農曆是完全獨立兩種曆法,所以年月的劃分和農曆無關,是以節氣來劃分年月,下面我說下節氣。

1、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的名稱: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黃道經度0度為“春分”,前進15度為下一個節氣清明,再前進15度為又下一個節氣穀雨,360度合計24個節氣。

由於一年分為十二個月,所以每個月包含有兩個節氣。比如寅月包含立春和雨水,卯月包含驚蟄和春分。

24節氣又可分為“節”和“氣”,或稱為“節氣”和“中氣”。

十二節(節氣)為: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

十二氣(中氣)為: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2、十二節劃分月

干支曆法以十二節作為十二個月的分界線,干支紀月的十二月和節氣的關係是:

炎黃命理學——第一章八字命理基礎——第三節干支曆法


3、立春劃分年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是丑月和寅月的分界點,也是年和年之間的分界線。

需要強調說明的是:節氣是一個時間點,而不是一整天,目前一般都計算到“分”為止。比如1998年戊寅年的“立春”,是公曆1998年2月4日8時53分,在此之前一分鐘8時52分為丁丑年癸丑月,在此之後一分鐘8時54分為戊寅年甲寅月,年柱干支和月柱干支完全不同。節氣這個時間點是否準確,關係天文測量儀器和人為計算的準確性。

節氣是劃分年月之氣的節點,故日時干支不以節氣改變而改變的。比如陽曆1998年2月4日8點52分,干支曆法記錄為:丁丑年癸丑月壬午日甲辰時。陽曆1998年2月4日8點54分,干支曆法記錄為:戊寅年甲寅月壬午日甲辰時。兩者日時干支則相同。

炎黃曰:“節氣”的含義,我理解為“氣的節點”。干支曆本身是記錄“天時之氣”不同類型的歷法,而節氣主要用於分割區別不同類型的“月氣”和“年氣”。即一旦遇到節氣,氣的類型馬上發生了改變,比如遇到清明節,則由卯氣換到辰氣,餘類推。此可以詳參《神機》章。

六、生肖和曆法

1、幾種常見曆法

弟子陳申子問:老師,陽曆和公曆是一種曆法嗎?農曆和陰曆是一種曆法嗎?

炎黃曰:我大致講一下我們日常使用的幾種曆法。

陽曆即太陽曆,這是天文學意義上的歷法,以計算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週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歷法,以地球繞太陽一週為一個迴歸年為一年,所以一年不是365或366天,比如2004年一年為365日5時37分47秒。

公曆即格里高利曆,是以陽曆為基礎制定,但和陽曆有區別,一個是天文學概念,一個是日常生活工作所用。公曆以耶穌誕生之年作為紀年的開始,平年365天,閏年366天,每四年一閏,是1528年羅馬教皇制定的。中國元代的郭守敬和王恂在公元1218年編制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歷法《授時歷》,求得的迴歸年週期為36.2425日,合365天5時49分12秒,與300多年後羅馬教皇改革的歷法格里高利曆,一秒不差。與現代科學推算的迴歸年期相比,《授時歷》也僅差26秒。

陰曆是以月亮的月相週期來制定的歷法,也是天文學意義上的歷法,以月球繞行地球一週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為確定歷月的基礎。

農曆是用於日常生活工作之用,是陰陽合曆。農曆採納了二十四節氣來指導農業生產活動,故稱農曆。

2、生肖和干支曆法

弟子於炎問:老師,人的生肖是以農曆正月初一作為區分嗎?

炎黃曰:要清楚這個問題,首先得理解生肖的出處。

農曆初一十五的概念屬於農曆月份劃分的概念,農曆月份以月相為依據,月相決定了農曆的月份,故農曆的月份來源於月亮繞地球運轉,故和“年”的劃分沒有任何關係。而生肖是一個“年”的概念,“年”的概念來自於地球繞太陽運轉,故生肖和農曆正月初一沒有任何關係。

生肖本身出自於十二地支,故以干支曆法為依據,“立春”是區分干支曆法“年”的依據,故而生肖也是以“立春”作為區分。雖然農曆也採納了二十四節氣,但二十四節氣只是指導農作生產,而和農曆月份的劃分無關,也和農曆年份的劃分無關。

比如1984甲子年的“立春”是農曆正月初三晚上23:19分,那麼正月初二出生的人,因為干支曆法紀年為“癸亥”年,所以生肖自然屬豬,正月初四出生的人,干支曆法紀年為“甲子”年,生肖才屬鼠。同樣正月初三出生,晚上23:19之前出生的生肖是豬,23:19分之後出生的生肖是鼠。由於很多人不明白生肖的本源來自年支,造成很多人甚至包括一些專業天文人士,不清楚生肖的劃分界線。

弟子黃琳琅問:老師,八字本是干支曆法記錄出生的時間,為何具有預測的功能?

炎黃曰:這是中國古人的大智慧,古人參悟“時”和“氣”的關係,認為不同時空狀態下,氣場是不同的,所以干支曆法表面上是記錄時間,實際內涵是記錄天時之氣。古人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認為人出生那一刻的天時之氣,孕育了人本身的生命密碼,此生命密碼可以通過記錄天時之氣四柱干支的陰陽五行等知識來解讀。此詳見後文《神機》章。干支曆法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種具有預測功能的歷法,具備觀察認識世界萬事萬物的功能。

以人“出生的時間”作為研究預測的對象,從而對人的命運進行分析解讀的知識,稱為八字命理學。

炎黃命理學——第一章八字命理基礎——第三節干支曆法

炎黃易學院:

普及分享八字命理、易經八卦、面相手相、地理風水等知識,也會分享《老子》和古代心理學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