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越貧困的地方越喜歡做金融?

貧困地區金融服務調查報告發佈會以“不忘普惠初心,牢記金融使命”為主題,深入探討普惠金融為貧困地區帶來的機遇與發展。

為什麼越貧困的地方越喜歡做金融?

貧困地區金融服務聯盟學術委員會顧問、亞洲金融合作協會秘書長楊再平先生受邀出席會議並發表了主題為《做好貧困地區金融服務須非常之功》的精彩演講。

貧困地區金融服務聯盟學術委員會顧問、亞洲金融合作協會秘書長楊再平表示,做貧困地區的金融服務,須特別的社會責任感,目標函數中沒有特別的社會責任感,沒有特別的愛心,是不會去做貧困地區金融服務的;須特別的金融擔當,即遵循金融的本質屬性或規律,力求借出去的錢能收回本息,從而具有商業可持續性;須特別的瞭解客戶,以確保在恰當的時間把恰當的錢借給恰當的貧困戶;須特別的解決方案,即針對不同貧困戶的特殊融資難題,研發特別有效的金融解決方案。此外,還須特別的細心耐心、特別的包容小散、特別的精打細算、特別的風險管控以及特別的全程跟隨服務等。

演講原文

貧困地區金融服務屬特惠金融,這就決定了其必須非常之功。

一須特別的社會責任感,目標函數中沒有特別的社會責任感,沒有特別的愛心,是不會去做貧困地區金融服務的。

二須特別的金融擔當,即遵循金融的本質屬性或規律,力求借出去的錢能收回本息,從而具有商業可持續性。

三須特別的瞭解客戶,以確保在恰當的時間把恰當的錢借給恰當的貧困戶。

四須特別的解決方案,即針對不同貧困戶的特殊融資難題,研發特別有效的金融解決方案。

五須特別的包容小散,即將特別小微、特別分散貧困戶的金融服務需求納入視野,為之提供有效金融服務,而非因其小散就不重視不理會其金融服務需求。

六須特別的細心耐心,唯有如此,才能服務好貧困地區特別小散的貧困戶。

七須特別的精打細算,以降低相應成本,最大限度緩解貧困地區金融服務天然成本高的難題。

八是特別的風險管控,以降低相應風險,最大限度緩解貧困地區金融服務天然風險高的難題。

九是特別的全程跟進,包括貸前貸中貸後頻繁的走村串戶,與貧困戶同吃同住同工作,與其打成一片,不僅提供貸款資金,而且提供金融智慧,提供經營管理諮詢服務,與貧困客戶共同發展,共生共榮。

“蓋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做好貧困地區金融服務,須非常之功,更須非常之人。

在剛剛看到2017年胡潤富豪榜時,東戈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上榜的中國金融富豪裡,除了葛衛東、裘國根夫婦、蔣錦志三人以外,其餘人員都是做股權投資或一級半市場出身的,他們所擁有的身價基本上都在幾十億至上百億人民幣上下。難道股權投資行業容易出富豪?做股權投資的人就比做二級市場的人更加富有?

為什麼越貧困的地方越喜歡做金融?

帶著這個問題,東戈看了一下2017年的全球福布斯排行榜。在海外的排名形勢完全跟國內不一樣,排名靠前的都是做二級市場股票型基金、對沖基金的,例如全球排名第2的巴菲特,淨資產為756億美元;排名第30的索羅斯,淨資產為252億美元;排名第49的詹姆斯﹒西蒙斯,淨資產為180億美元。在前50名中,沒有做股權投資的富豪。

這其中的原因很簡單,大家可以看一下富豪的年齡,做二級市場的富豪年齡基本在七八十歲。這是因為二級市場投資是一個靠時間積累複利的過程,比如每年賺15%,50年就是1000倍;每年賺20%,50年就是將近10000倍。而做股權投資的投資者,初期在獲得了優質公司的股權後,通過IPO,股權價值在短期內會有數十倍的提升。但股權投資的規模效應是遞減的,在資金規模達到一定數額後(比如100億美元),一兩個優秀公司的上市,為其資產的增厚作用很有限,這就導致了做股權投資的富豪後勁不足。

反觀國內的股票、期貨市場成立時間較晚,上榜的富豪從業經驗不過20年左右,隨著國內股市、期市成交規模的擴大,以及海外投資的放開,這些從事二級市場的富豪們,在未來30年也許會出現資產上百倍的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